第1439章,被坑了(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铜陵越来越近。  

雷达地图显示,前面有武装白点。  

判断是国军。但是不知道哪部分。  

于是派人上去联系。  

很快,就带着一个少校军官回来。穿的是川军的灰蓝色土布军装。  

“报告!”  

“你们是哪部分的?”  

“报告专员大人,我们是145师的。”  

“145师?饶国华的部队?”  

“我们饶师长已经不幸殉国。现在是屈原山副师长代理师长。”  

“你们师的任务是…”  

“驻守铜陵。”  

“那就正好。带我去见你们屈师长。”  

“请。”  

少校军官在前面引路。  

同时派人去通知代理师长屈原山。  

对于张庸这位督察专员,145师上下,都略有印象。  

因为145师在金陵下关码头上岸的时候,是得到了张庸的一批武器弹药支援的。  

就是依靠着这批武器弹药,145师在战场上的表现还不错。  

只可惜,在广德一战中,师长饶国华不幸殉国。随后,145师就按照命令撤退到铜陵休整。  

在地方派系部队里面,145师的待遇还不错,可以撤退到铜陵休整、补充。主要是有战功。  

继续前进。  

陆陆续续有川军部队出现。  

他们很警惕。在铜陵的东面三十公里外,就安排了警戒部队。  

在一些细节上,张庸就能判断,这个145师,还是有能人的。  

或许就是副师长屈原山。  

奇怪,为什么是代理?不立刻转正的吗?  

须知道,目前是战时啊!战时没有长期代理的说法。会误事的。  

除非是有人针对屈原山。或者是屈原山有什么“黑历史”。被上面的某人针对了。才无法转正。  

到达铜陵城外。  

副师长屈原山带人出来迎接。  

张庸很意外的发现,屈原山的军衔,居然是上校!  

有点纳闷。  

国军地方派系的军衔,其实非常混乱。  

师长一般都是中将。旅长是少将。团长是上校。副师长怎么还是上校?  

更奇怪的是,屈原山的身边,没有其他将官。  

是没有出现?还是没有?  

“专员大人!”  

“屈师长。你好。”  

张庸伸手。和对方握手。  

又看看四周。确信没有任何将官。  

“吴军长。”  

“屈师长,你好。”  

屈原山又向吴克仁敬礼。吴克仁是军长。  

铨叙军衔不知道是什么。反正,目前的领章,还是两颗金色三角星。  

第67军的名头,屈原山当然是知道的。  

“专员大人,请。”  

“你们退回。我和屈师长说些话。”  

张庸摆摆手。  

周围的人立刻退开。  

吴克仁带人首先入城,确保安全。  

“屈师长。”  

“专员大人,卑职是副师长,目前暂时代理。”  

“我就想问问,你们145师的高级军官呢?怎么只有校官?将官都到哪里去了?”  

“他们…都殉国了。”  

“啊?”  

张庸愕然。  

没想到居然是这样。  

一个师的将官居然全部殉国了?  

看来,广德一战,真的非常惨烈。145师的牺牲很大。  

也说明145师的高级军官,还是非常勇猛的。都冲在了第一线。否则,也不会全部壮烈。  

“那你们为什么没有递升?”  

“卑职不清楚。”  

“那你们又是怎么调防铜陵的?”  

“是文白将军安排的。”  

“哦…”  

张庸隐约明白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本。  

屈原山有很多话不敢说出来。  

肯定是被军政部针对了。否则,不会如此怪异。  

文白将军在统帅部那边,也管一个摊子。是他给了145师一个点福利。  

将其调防铜陵,暂时远离前线。算是松口气。  

“那你们休整补充如何?”  

“文白将军给我们安排了部分新兵。但是其他的就没有了。”  

“我知道了。”  

张庸点点头。基本明白了。  

还是文白将军是好人啊!照顾了一下杂牌军。  

否则,这个145师,有可能在前线继续消耗。然后被打光。然后换人。  

番号虽然没有取消。但是,人员可能都换过了。以后就是嫡系部队了。  

这样的操作,算是比较高级的换血。  

大部队的粤军,就是这样变成嫡系的。番号还是之前的番号,人员都换过了。  

现在,川军派系大佬刘湘病逝。  

他的麾下,没有谁可以再团结整个派系的川军。肯定会分崩离析的。  

好像王魁远等人,都必须寻找新的东家。  

屈原山当然也需要。  

“进去吧!”  

“专员大人…”  

“有话直说。”  

“你能帮帮我们吗?”  

“是你想要当师长?”  

“不是。不是。是帮助我们补充部分弹药。之前你援助我们的弹药都打光了。”  

“你想不想当师长?”  

“不想。”  

“那算了。”  

“啊?”  

“想要补充弹药,你首先要当上师长。并且晋衔。”  

“我…”  

“你对自己打仗的本事怎么评价?”  

“打鬼子,我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