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定心丸(2/3)
的。全部自动代理。包括对方名字等等。
于是,在场的国军官兵,都被张庸全部叫出名字来。一时间,大家的心情就更加激动了。
专员大人居然记得自己的名字!
不是知道。
是记得!
隔那么久,专员大人都能准确的记得自己叫什么。
有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无上的荣光。
终于…
逐渐安静下来。
这时候才有机场的工作人员上来。
“专员大人。”
“帮我加油。”
“专员大人,我们没有汽油。”
“安排人到码头去运输。马上就会有运输船送来。”
“是。”
工作人员转身去安排。
张庸发现,安庆机场很少人。可能才十几个。
也没有完善的设备设施。与其说是机场,不如说是只有一条跑道。仅此而已。
67军进驻安庆以后,干脆将机场当做了训练场。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日寇的空降。
嗯,就是空降。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居然懂得反空降了。
于是,张庸一降落就被围住。
其实,日寇目前,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空降部队。
哪怕是几年以后,日寇有空降兵了,也是垃圾的要死。不足为虑。
“专员!”
“吴军长!”
说话间,吴克仁来了。
自己来的。没有师长在身边。三个师长都在阵地。
确切的来说,是在江边视察。防止日寇顺着长江逆流而上。从江面发起攻击。
“情况如何?”
“情报不明。”
吴克仁直白的回答。
他们刚刚到安庆,还没接到敌情通报。
日寇什么时候会发起攻击,会从哪里发起攻击。会出动多少部队…
什么都不知道。
只能盲人摸象,自己一边猜测,一边部署防卫。
“统帅部目前也不知道。”
“呃…”
吴克仁沉默。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靠自己了。
来到67军军部。
在一个地主大院里面。
地主一家已经全部转移到汉口。
了解67军的情况。
撤出金陵以后,67军经过滁州,向西转移。
路上,他们陆陆续续的收拢了一些其他部队的溃散士兵,补充到自己的部队。
沿途又招收了部分逃难的百姓壮丁。补充战损。
后方输送来的新兵,也陆陆续续到达了一部分。
“现在,全军有三万三千余人。”
“很好。”
张庸满意的表示赞许。
吴克仁提供的数据,和系统显示的数字差不多。
系统显示的67军兵力是35244人。比吴克仁说的还多一点。可能是有些还没统计到。
“乱。到处都很乱。很多保安团都乱跑。”
“怎么说?”
“无为、枞阳这些地方,日寇根本还没到来,地方保安团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哦?”
“庐江、桐城等地,也是闻风而逃。根本就是一片白地。”
“哦。”
张庸倒是不意外。
现在的确是最混乱的时期。
大别山东南麓,本来就没有正规军驻扎的。
要等待徐州会战失败,第五战区的部队撤退,大别山周围才会有正规编制的国军。
然而,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地方,编制国军是无法企及的。
同时,日寇自身兵力也不足。无法撒胡椒面。
这些白地,没有军队驻守的,会有一支新部队填补。那就是新四军。
“有新四军的部队在附近吗?”
“新四军?”
“对。听说过吗?”
“没有。”
吴克仁摇头。
他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
张庸的雷达地图,也没有发现太多的黄点。就零星几个。
说明在安庆附近,是没有新四军的建制部队的。可能还没展开。
这个时间段,可能刚刚改编完?
算了,还是等新四军先理顺自己的内部关系先吧。好像挺复杂的。也是后来某某事变的祸根。
安排输送武器弹药。
67军是自己的心头肉,当然得优先保证。
不但有轻武器,还有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37毫米博福斯双管高射炮。
一如既往,炮弹管够。
可以用来防空。或者用来打击坚固目标。
尤其是用来平射,对付日寇的坦克,效果非常好。对付日寇小汽艇也行。
在日寇溯江而上的进攻当中,很多小汽艇充当了急先锋。
那些小汽艇的上面安装有7.7毫米重机枪。杀伤力还挺大。
一般的国军,不舍得用炮弹对付这样的小汽艇。又或者是没有直射炮。只能机枪对射。
那些打前锋的日寇,都是非常狂热的。彪悍。不怕死。几番较量,沿岸国军就崩溃了。
但是!
这一切,在67军,不存在!
只要日寇小汽艇敢出现,20毫米机关炮绝对会教它做人。
都不需要用到3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专员,有野战炮吗?”
“没有。”
张庸摇头。
75毫米野战炮,现在是紧俏货。
苏联人没有75毫米山炮。只有76毫米的。据说也在援助清单里面。
不过,到
于是,在场的国军官兵,都被张庸全部叫出名字来。一时间,大家的心情就更加激动了。
专员大人居然记得自己的名字!
不是知道。
是记得!
隔那么久,专员大人都能准确的记得自己叫什么。
有那么一瞬间,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无上的荣光。
终于…
逐渐安静下来。
这时候才有机场的工作人员上来。
“专员大人。”
“帮我加油。”
“专员大人,我们没有汽油。”
“安排人到码头去运输。马上就会有运输船送来。”
“是。”
工作人员转身去安排。
张庸发现,安庆机场很少人。可能才十几个。
也没有完善的设备设施。与其说是机场,不如说是只有一条跑道。仅此而已。
67军进驻安庆以后,干脆将机场当做了训练场。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日寇的空降。
嗯,就是空降。也不知道是从哪里得到的情报。居然懂得反空降了。
于是,张庸一降落就被围住。
其实,日寇目前,根本就没有专业的空降部队。
哪怕是几年以后,日寇有空降兵了,也是垃圾的要死。不足为虑。
“专员!”
“吴军长!”
说话间,吴克仁来了。
自己来的。没有师长在身边。三个师长都在阵地。
确切的来说,是在江边视察。防止日寇顺着长江逆流而上。从江面发起攻击。
“情况如何?”
“情报不明。”
吴克仁直白的回答。
他们刚刚到安庆,还没接到敌情通报。
日寇什么时候会发起攻击,会从哪里发起攻击。会出动多少部队…
什么都不知道。
只能盲人摸象,自己一边猜测,一边部署防卫。
“统帅部目前也不知道。”
“呃…”
吴克仁沉默。
那就没办法了。只能靠自己了。
来到67军军部。
在一个地主大院里面。
地主一家已经全部转移到汉口。
了解67军的情况。
撤出金陵以后,67军经过滁州,向西转移。
路上,他们陆陆续续的收拢了一些其他部队的溃散士兵,补充到自己的部队。
沿途又招收了部分逃难的百姓壮丁。补充战损。
后方输送来的新兵,也陆陆续续到达了一部分。
“现在,全军有三万三千余人。”
“很好。”
张庸满意的表示赞许。
吴克仁提供的数据,和系统显示的数字差不多。
系统显示的67军兵力是35244人。比吴克仁说的还多一点。可能是有些还没统计到。
“乱。到处都很乱。很多保安团都乱跑。”
“怎么说?”
“无为、枞阳这些地方,日寇根本还没到来,地方保安团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哦?”
“庐江、桐城等地,也是闻风而逃。根本就是一片白地。”
“哦。”
张庸倒是不意外。
现在的确是最混乱的时期。
大别山东南麓,本来就没有正规军驻扎的。
要等待徐州会战失败,第五战区的部队撤退,大别山周围才会有正规编制的国军。
然而,即使如此,依然有很多地方,编制国军是无法企及的。
同时,日寇自身兵力也不足。无法撒胡椒面。
这些白地,没有军队驻守的,会有一支新部队填补。那就是新四军。
“有新四军的部队在附近吗?”
“新四军?”
“对。听说过吗?”
“没有。”
吴克仁摇头。
他没有收到相关的消息。
张庸的雷达地图,也没有发现太多的黄点。就零星几个。
说明在安庆附近,是没有新四军的建制部队的。可能还没展开。
这个时间段,可能刚刚改编完?
算了,还是等新四军先理顺自己的内部关系先吧。好像挺复杂的。也是后来某某事变的祸根。
安排输送武器弹药。
67军是自己的心头肉,当然得优先保证。
不但有轻武器,还有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37毫米博福斯双管高射炮。
一如既往,炮弹管够。
可以用来防空。或者用来打击坚固目标。
尤其是用来平射,对付日寇的坦克,效果非常好。对付日寇小汽艇也行。
在日寇溯江而上的进攻当中,很多小汽艇充当了急先锋。
那些小汽艇的上面安装有7.7毫米重机枪。杀伤力还挺大。
一般的国军,不舍得用炮弹对付这样的小汽艇。又或者是没有直射炮。只能机枪对射。
那些打前锋的日寇,都是非常狂热的。彪悍。不怕死。几番较量,沿岸国军就崩溃了。
但是!
这一切,在67军,不存在!
只要日寇小汽艇敢出现,20毫米机关炮绝对会教它做人。
都不需要用到37毫米双联装高射炮。
“专员,有野战炮吗?”
“没有。”
张庸摇头。
75毫米野战炮,现在是紧俏货。
苏联人没有75毫米山炮。只有76毫米的。据说也在援助清单里面。
不过,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