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炸炸炸(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撤吧!”  

“是。”  

又有信号弹升起。  

隐藏在岸边的苏罗通机关炮,迅速撤退。  

“释放水雷!”  

“是。”  

码头下游,一颗颗水雷被释放出去。  

都是磁性水雷。算是比较高级的产品。需要遇到比较大体积的钢铁舰船才会引爆。  

如果是一般的小火轮,或者是木船的话,是不会被引爆的。  

针对的就是日寇的军舰。但是效果…  

不好说。  

因为都是死物。  

无法操控。无法定时。  

只能随波逐流。炸到谁就是谁。  

足足释放了三十枚。  

希望可以炸到一艘日寇军舰。希望吧。  

从黄山炮台下来。  

进入要塞指挥部。  

“接海军留守处。”  

“是。”  

“我找唐守义。”  

“报告专员,唐长官…”  

“做什么?”  

“唐长官…”  

“说。唐守义在哪里?”  

“报告专员,驾驶快艇的就是唐长官…”  

“什么?”  

张庸一愣。  

唐守义?他驾驶快艇?  

不是…  

怎么会是他?  

他不是…  

沉默。  

海军的荣耀…  

男人的尊严…  

良久。  

“我知道了。”  

张庸用力的握着话筒。  

唐守义…  

记住这个名字了。  

片刻。  

抖擞精神。  

逝者已矣,生者还需继续战斗。  

还有八年…  

还需要无数个唐守义…  

就是他们浇筑了华夏民族的坚硬脊梁!  

战斗!  

不屈!  

“你们现在谁是最高指挥官?”  

“报告专员,是我。”  

“你叫什么名字?”  

“庄毅。”  

“好。庄毅,现在,你传达我的命令,你们海军的所有人员和物资,全部撤退到镇江。”  

“专员,我们还有两艘改装的快艇…”  

“日寇不会给我们第二次机会了。未来还有很多残酷的战斗等着你们,撤吧!”  

“是。”  

“庄毅,你听清楚我的命令。到达镇江以后,一定要想办法从扬州等地筹集更多的船只。必要的时候,可以快速抵达金陵下关码头。明白吗?”  

“明白。”  

“好。执行命令吧!”  

“是。”  

庄毅肃然答应。  

张庸放下话筒。  

杜松岳缓缓上来,“唐守义…”  

“牺牲了。”张庸语调平静,“一条命换一艘日寇驱逐舰。值了。”  

“真没想到是他。平时都没有看出来…”  

“我们暂时打不过日寇。但是,我们可以将它们拖入烂泥潭里面,然后慢慢的和它们耗…”  

忽然收住话头。  

却是远处有炮声传来。很沉闷。  

似乎不是一般的炮声。  

杜松岳也察觉到了。眉头紧锁。  

“是十五榴。”  

“对…”  

张庸走出指挥部。  

迅速来到外面的制高点。举起望远镜。  

炮声是从南面传来的。那里是100军的防区。看来,日寇是在进攻。  

夜战。  

重炮。  

非常罕见。  

从炮声来判断,应该是日寇的150毫米重炮。  

不是105毫米。是150毫米。  

说明日寇的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已经到达。并且投入战场。  

这是非常致命的武器。  

哪怕是江阴要塞,也经受不起反复的炮轰。偏偏是江阴要塞没有可以反制的武器。那些要塞炮,只能射击江面。  

有参谋急匆匆的赶来。  

“报告!”  

“说。”  

“专员大人,100军报告,日寇向116师阵地发动猛攻。出动了大口径榴弹炮。”  

“知道了。”  

张庸转身就走。准备去前线。  

日寇居然连夜发起攻击。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之前,日寇沉寂了足足五天的时间,肯定是在调兵遣将,储备弹药。  

最重要的是那些150毫米榴弹炮到位。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开始猛攻了。  

“报告!”  

“专员大人,67军从紫金山来电,说遭受到日寇猛攻。日寇出动了重炮。”  

又有参谋到来。  

张庸停下脚步。  

开始了。  

日寇开始进攻了。  

同时向江阴要塞,还有金陵发动进攻。  

从现在开始,未来的数天时间,将决定着金陵的生死存亡。  

南面的炮声越来越激烈。  

张庸放下对金陵的关注。迅速赶往前线。  

来到100军军部。发现龙慕韩不在。已经赶去116师察看情况去了。  

“铃铃铃…”  

“铃铃铃…”  

军部电话响个不停。  

都是前沿阵地在报告当面敌情。  

很快,一个参谋来到张庸面前。  

“报告专员大人,我军116、117、118三个师正面,全部发现大量日寇。并且有重炮掩护。”  

“知道了。命令前线部队,实行弹性防御。尽可能避开日寇重炮。积极实施反冲锋夺回阵地。”  

“是。”  

参谋转身去传令。  

张庸察看雷达地图。只有零星日寇。  

说明日寇主力,还没进入半径五公里范围。战线还在较远处。  

雷达地图显示,蓝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