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跳伞(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下。  

这样一来,20毫米高射炮的机会也来了。  

确实,所有20毫米高炮都在开火。  

它们的命中率,其实很低。几乎是无限趋于零。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作用。  

它们的作用,就是扰乱日寇的判断。扰乱它们的飞行轨迹。  

同时,也是在分散日寇飞机的攻击火力。  

它们可能是炮灰。但是,只有炮灰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别人才有机会成为英雄。  

冲锋路上,如果没有倒下的战士吸引敌人火力,那么,剩下的人也不可能成功。  

有日寇飞机在高空扫射。  

都是7.7毫米的机枪子弹。试图驱逐地面目标。  

子弹掠过地面。  

造成人员伤亡。  

居高临下,优势实在是太多了。  

“伤员抬走。”  

“死者留下。”  

之前,张庸给了担架队明确的指示。  

能救的,抬走。送到后面去抢救。已经战死的,或者重伤没救的,留下。  

今晚战斗结束以后,他会亲自主持安葬。  

就葬在中山陵四周。  

让他们永远陪伴国父先生。  

什么?  

异议?  

这是我张庸发布的命令,谁反对?站出来。  

他直接跳上桌,扇对方耳光。  

一串串子弹掠过。有更多的人员伤亡。  

日寇飞机开始俯冲。高度急促降低。很多都已经降低到1500米左右。  

来得好!  

最喜欢俯冲的飞机了。  

你想要杀我。我也想要杀你。就看谁速度快。  

直线。  

飞行轨迹稳定。  

容易瞄准。  

“高度63!”  

“方向288!”  

系统再次锁定目标。  

十秒…  

五秒…  

“放!”  

猛烈的火焰再次爆发。  

十四个炮口,全部打光弹药。清空弹匣。  

每个弹匣都是20发炮弹。总共280发炮弹。全部疯狂的刺向目标。  

没动静…  

似乎没打中。  

直到…  

飞机冒出黑烟。  

黑烟越拉越长。然后冒出火苗。  

整个紫金山似乎都发出了怒吼。  

有更多的67军官兵从战壕里面跳出来。站在外面仰头看着天空。  

此时此刻,他们都相信自己是安全的。  

因为,日寇飞机完全顾不上他们。正忙着地面高射炮。  

就好像是饥肠辘辘的饿死鬼,看到了满桌美味佳肴,眼睛里面不可能还有其他。  

“又打中了?”  

“好像是第四架了…”  

“真神啊!”“就是啊!”  

“好像是那个什么专员大人亲自指挥…”  

“真厉害啊!”  

“是啊!”  

随着四架日寇飞机被击落,整个金陵都被惊动了。  

其他防线上的国军官兵,也是纷纷探头出来观战。也有人大着胆子爬出了战壕。  

他们的长官,当然也是第一时间看到了。  

“八嘎!”  

果然,日寇大尉发出作战命令。  

必须摧毁地面的防空火力。否则,继续下去,飞机的损失会更大。  

始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防空火力如此高效。  

这么快就损失第四架战机了。  

可恶…  

“散开!”  

“俯冲!”  

“扫射!”  

“低于五百米高度投弹!”  

命令层层下达。  

日寇飞机于是各种盘旋、翻飞。  

然后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着地面的清晰目标发起攻击。  

更多的子弹掠过。  

更多的人员伤亡。  

“当!”  

“当!”  

断断续续的声响传来。  

这是日寇飞机子弹打在高射炮炮架上的声音。  

很沉闷。  

很残酷。  

因为这个声音,往往伴随着死亡。  

机枪子弹既然都打到炮架上面来了。那炮架周围的人,自然不可能幸免。  

鲜血,滴落,飞溅,流淌,逐渐染红周围的土地…  

“上!”  

“上!”  

伤员被抬走。  

死者被挪开。  

生力军补充上来,继续开炮。  

“上!”  

“上!”  

最忙碌的搬运炮弹的战士。  

他们冒着日寇飞机的扫射,从隐蔽物向炮位输送弹药。  

那么多的弹药,当然不能放在开阔地。必须隐蔽起来。  

“高度85!”  

“方向306!”  

系统又锁定了目标。  

炮口几乎是直直的指向了天空。  

张庸昂头。看着来袭的敌机。好像就在自己头顶上。  

非常狡猾的日寇。试图偷袭。  

但是…  

我更快!  

没有人比我更快!  

“放!”  

炮口疯狂喷射烈焰。  

一串串的炮弹,几乎是笔直的射向天空。  

打中了吗?  

不清楚。没看到。  

太笔直了。几乎是垂直下来。  

玛德…  

张庸感觉事情可能要糟糕了。  

日寇飞机这个角度,完全就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哪怕是撞也要撞下来。  

狗日的,要不要这么狂热…  

想跑。  

毕竟不想死。  

但是,只是脑海里想想。  

并没有跑。  

而是继续盯着日寇飞机。  

终于,看到日寇飞机旁边,拉出了黑烟。  

没有看到火光。但是黑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