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败家仔(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是很难得的。  

至于那位专员大人,显然有点清高。从来不和士兵打成一片。  

但是吧,专员大人神通广大,能打胜仗。能带来各种资源。大家也就无视他的缺陷了。  

此时此刻,能打胜仗,能杀日寇,比一切都重要。  

哪怕是专员大人跑去吃喝嫖赌,他们也愿意在外面站岗。  

能杀日寇就是最大的本事。没有之一。  

“快!”  

“架炮!”  

“架炮!”  

很快,野战炮部署完毕。  

此时此刻,在4500米开外,日寇的野战炮也在放列。  

可能时间就差一点点。  

如果是让日寇首先开炮,被摧毁的可能就是自己了。  

先发现。  

先摧毁。  

后世的军事理论果然是没错的。  

辅助瞄准。  

报告参数。  

调整。  

射击!  

三分钟急促射!  

“嘭!”  

“嘭!”  

野战炮开始发射。  

一枚枚的炮弹迸射而出,向日寇炮兵阵地落下。  

瞬间,日寇炮兵阵地变成一片火海。  

片刻之后,就有三个火炮标志消失。  

不错。  

开局干掉三门。  

先发制人就是爽!日寇吃饱了。  

继续!  

“嘭!”  

“嘭!”  

炮兵埋头发射。  

按照张庸的要求,以最快速度发射。  

在三分钟的时间,尽可能的打出最多的炮弹。给日寇最充分的问候。  

“糟糕…”  

张庸忽然后知后觉。  

好像自己的判断错误了。有点浪费了。  

其实,根本不需要三分钟。  

75毫米野战炮的发射速度也是很快的。  

专业的炮手,一分钟内,能打出至少15发炮弹。甚至20发。  

摧毁日寇的野战炮,一分钟就足够了。  

可是,命令已经下达。他懒得修改了。  

浪费就浪费了。  

不在乎。  

持续不断地爆炸。  

火光在黑暗中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  

苏州河对岸的列强军事观察员,再次表示惊讶。华夏人炮火这么充足?  

还以为华夏人已经支撑不住,要失败了呢!  

没想到,还能反击。  

连续的猛烈炮击,估计日本人的伤亡不会小。  

甚至战场态势可能出现逆转。  

有几个军事观察员互相对望一眼,都是默默的点点头。  

如果华夏人溃败了,显然没有帮扶的价值。因为无法对日本人造成压力。但是,如果战场焦灼,有来有往的话…  

暗中帮助华夏人一把,给日本人造成一点麻烦,也不是不可以…  

他们都不愿意看到日本人崛起。  

尤其是法国人。  

今天的法国人有点暴躁。  

日本人的炮弹连续落在了法租界里。  

警告一次。没用。  

警告二次。没用。  

搞的法国人都不敢轻易警告第三次了。  

事不过三。  

如果警告三次都没用,面子就丢大了。  

说明别人根本就没有将你放在眼里。当你的话是透明的。完全不鸟你。  

国联老大呢,说话如同放屁,焉能接受?  

“八嘎!”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那边,日寇师团参谋长傻眼了。  

命令炮兵抵近射击,是他的命令。同时也是上级的要求。  

什么上级?  

就是派遣军司令部。司令官是松井石根大将!  

派遣军司令部接到了外务省转来的抗议。是法国人提出来的。说是有炮弹落在了法租界。  

松井石根于是提醒第六师团,不要再出现类似的事件。不过,他没有说第六师团犯错误。  

不是错误。  

只是意外。  

这就是松井石根的态度。  

日寇陆军马鹿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军官。对欧美人非常抵触。  

当年美国人用炮火敲开幕府的大门,松井石根现在还记得的。  

必须报仇。  

必须开战。  

必须和欧美人开战!  

必须将所有欧美人的力量全部从亚洲清除!  

拿下华夏,只是第一步。  

租界,迟早也会落入他松井石根的手里!  

爆炸声持续不断。  

两分钟…  

所有的火炮标志已经消失。  

换言之,就是日寇这个炮兵大队,已经被全部消灭。  

但是,炮击继续。  

继续打吧。还有残存的日寇炮兵。  

不但是要将日寇火炮摧毁,那些熟练的炮兵也得全部干掉。  

炮兵是技术兵种。  

技术高超的炮兵,是需要时间培养的。  

将日寇的熟练炮兵炸死,日寇就得花费时间和精力和培养新的炮兵。  

从长远来看,捡便宜的还是美丽国啊!  

华夏人将日寇的老兵都消耗掉了,剩下新兵蛋子,哪里是美丽国大兵的对手?  

不行…  

咱们华夏人不能白白消耗。  

得想办法从受益人身上获取一点什么。美丽国现在有什么…  

“撤!”  

“撤!”  

三分钟时间到。  

张庸立刻下令停止炮击。然后撤退。  

主要是担心日寇的105毫米重加农炮会投入战场。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战斗啊!  

“快!”  

“快!”  

孙元良亲自指挥。  

张庸忽然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