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大秘密(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东海。  

日寇海军“大井号”轻型鱼雷巡洋舰。  

该巡洋舰曾经参加过一二八上海事变,是侵华急先锋。长期在东海附近游弋,监视华夏沿海。  

通讯室。  

一个日寇海军少尉拿起电报纸,急匆匆的来报告自己的长官。  

他的长官是一名海军中尉。接过电报纸,脸色顿时变得难看。  

电报纸上面的内容,赫然就是张庸发出去的假电报:海军马鹿间谍紫罗兰疑似暴露。  

就是担心暴露这个茶水铺的秘密。  

等不及了。  

这是极限了。  

显示是一艘小船的轮廓。从西北面过来。朝茶水铺靠近。  

搓手。  

奇怪,这个内奸来这里做什么?是和日谍会面吗?  

果然,内奸进入茶水铺,装作喝茶的样子。茶水铺老板过来,和他说了一句话,然后又分开了。  

即使发现日谍,只要对方没有武装,那也是采取最原始的方式抓捕。  

他们也是在茶水铺的后面靠岸,然后搬下来一些箱子。箱子搬到其他的小船上。然后人离开。  

这都是他最喜欢的。  

眼看已经将整个栖霞寺笼罩在内,依然没有发现红点。  

一群不学无术的农夫!  

换言之,就是这个日谍的背后,确实是有大秘密。问题是,这个秘密,好像不在栖霞寺?  

想起之前栖霞寺被盗的纯金佛首。又觉得栖霞寺肯定有问题。  

奇怪…  

全部都是白点…  

有黄金标志。  

但是,同样愚蠢。真的。  

判断那三个日谍,可能是将财货送来这边交接?  

找到供奉的高僧。  

这个码头又俗称栖霞码头。主要就是给栖霞寺服务的。从江北来栖霞寺上香的,基本上都是在这里上岸。这样就不需要经过金陵城区。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也没有繁文缛节的检查。  

愚蠢是因为,这个茶水铺,一下子联系到了太多的日谍。  

一声巨响。  

第一个红点,似乎也是个挑夫?  

没错,的确是挑夫。  

海军少尉将其他两份电报呈上。  

咦?这边有日谍?  

顿时宽心。  

他们要钨砂有什么用?  

虽然,他的确是非常重要。可是,张庸也不愿意让自己的手下牺牲。现在还没到以命换命的地步。  

直到天黑,依然没有任何发现。  

两个挑夫供述,他们到来栖霞寺的时候,扁担都是沉甸甸的。  

担心茶水铺老板也有毒药。所以,陆克明等人动作都是极快。主打一个迅雷不及掩耳。  

去打探这个贾老板的身份。然后去他家。  

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搓手。  

奇怪…  

死去的日谍,还有两个挑夫,都被带到了隐蔽处。  

供奉的师父,也都是有名有姓的。都是栖霞寺的高僧。  

所以,果断自杀。  

“系!”  

挥挥手。静悄悄的停车。藏好。然后举起望远镜观察。  

所以…  

又一个?  

两个日谍?码头?  

古怪…  

这就厉害了。  

又是夜间。他们那么多人出现,肯定会引起日谍的怀疑。  

否则,枪一响,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上!”  

在码头旁边,开了一家茶水铺。供来往的行人喝茶。  

张庸带着队伍,静悄悄的靠近茶水铺。  

“报告!这是陆军马鹿的电台发出的。密码被我们破译了。”  

部署完毕。  

“拿来。”  

张庸暗叫糟糕。  

不是刘真真。  

不是王升平。  

这是…  

别人在他的牙齿里面隐藏毒药,显然也是担心他会泄露机密。  

但是…  

张庸想要看看,这个茶水铺,到底在做些什么勾当。  

西北面,就是长江的上游。可能是从江北那边过来的。不知道他们到来这里是要做什么?  

有武器标志。  

“八嘎!这是哪里发出来的?”  

能打伤最好。实在不行,直接击毙。  

船上下来三个日谍,提着一些江鱼,然后搬出来几个麻袋。  

是日谍吗?  

自动送上门?  

拿出照相机。  

静悄悄的拍照。将证据钉死。  

那个贾老板,很有可能是这个环节上的。  

“黑佬。”  

还是白点…  

“轰!”  

当然,如果你有钱。花上几个铜板,来一碗白酒,也是可以的。  

不过,扁担里面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清楚。  

两個挑夫都是在码头被雇佣的。但不是下关码头。  

尽可能的利用日谍的死角。尽可能的靠近。最后成功的靠近到三十多米内。  

除了张庸这样的,检查站惹不起的,否则…  

确定是没有?  

或者,是外出,短时间不会回来?  

又或者,隐藏在这里的,其实不是日谍,而是汉奸?是华夏人?  

因为是汉奸,所以,地图不会显示?  

黄金!  

准备行动。  

等啊等…  

两个小时以后,地图再次提示,又有一艘小船到来。  

如果不是内部人作案,外人又怎么可能轻易的盗走纯金佛首?  

矛盾…  

等啊等…  

这算是怎么回事?没道理啊!  

等等…  

胡思乱想。一塌糊涂。  

搓手。  

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