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迟早大用(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谷正伦走了。  

李士珍走了。  

大佬都走了。剩下的都是小兵小卒。  

能走的人也走了。伤员也被抬走了。但是乱七八糟的尸体还没处理。  

感慨…  

这就是现实啊!  

战斗结束了。战死了。就这样了。  

大佬们都不看一眼的。  

他们就是耗材。  

死多少都没有人关心。  

战斗的时候逼迫你向前,战死了没人管。  

“他们…”  

林楠生欲言又止。  

其他人也都是心情沉重。兔死狐悲。  

如果刚才上阵的是他们,被打死了,别人会怎么处理呢?  

不知道…  

死了都死了…  

可是,情绪很快低落下去…  

刚才战斗的时候没觉得。战斗结束以后才感觉可怕。  

躺在地上…  

支离破碎…  

没有人能准确的描述自己内心到底是什么感觉。  

“你,过来!”  

张庸指着一个宪兵少尉。  

一个很年轻的少尉。脸上还带着稚气。  

他被留下来,负责指挥民政署的人收尸。后事都交给民政署处理。  

张庸之所以叫住对方,是因为对方在地图上,是黄点显示。刚才人多,很难注意到对方。但是现在,人少了,对方就显得很突出了。新人。菜鸟。在那边也是。  

“你叫什么名字?”  

“报告长官,我叫董瑞阳。”  

“哪里毕业的?”  

“武汉分校。”  

“入伍多久了?”  

“九个月了。”  

“哦。九个月。”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地下党这是要走长线啊!  

现在是少尉,十年以后,如果没有意外,应该是少校以上。或许中校。  

当然,如果是有意外,那就没得说。是烈士。  

“伱们伤亡大不大?”  

沉默。  

张庸于是没再问。  

估计是很大。可能有上百人。  

甚至更多。  

九个日寇,居然造成如此惨重的损失。的确令人沉默。  

宪兵司令部自从成立以后,估计都没有遭受过如此惨重的损失吧。一次就损失上百人。  

然而,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明年,往后,会有更惨重的损失。  

对了,还有年底…  

但是年底的事情,张庸是绝对不可能提及的。讳莫如深。  

“董瑞阳。”  

“到。”  

“家里有兄弟姐妹吗?”  

“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  

“家在哪里?”  

“常德。湖南那边的。”  

“我知道。常德啊…”  

张庸默默点点头。  

还好。日寇暂时打不到常德。暂时安全。  

等日寇打到常德,那边会出一个余程万。那是相当的能打。  

日寇虽然最终占领常德。但是不敢多呆,马上又撤走了。所以,常德沦陷的时间就是那么几天。  

但作为常德会战的英雄,余程万却被判死刑…  

老蒋的骚操作,呵呵。  

“你们忙吧!”  

张庸没有和董瑞阳过多纠缠。  

不要妨碍到别人。  

每次想起顾墨斋,他都有点内疚。  

是他妨碍了顾墨斋,导致顾墨斋和其他人都切断了联系。  

顾墨斋孤立了自己。使得自己没办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后,他宁愿牺牲自己,也要将叛徒引诱出来。  

如果…  

来到黄金标志所在。  

发现这里还有很多人。都是民政署的人。  

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战死的宪兵。还没来得及清理。一片惨烈。一片狼藉。  

“黄楚!”  

“到!”  

“带人统计一下死者的中枪部位。”  

“是。”  

黄楚答应着去了。  

不久以后,第一波报告上来。  

令人吃惊。  

中枪的部位,基本都在胸口,或者头部。  

大部分的死者,都是一枪致命。  

最多两枪。没有三枪的。  

都是手枪。勃朗宁。口径7.65毫米。  

不是最新款。是旧款。威力没有新款大。但是击中的都是致命部位。  

众人都是越看越心惊。  

刚才还以为自己依靠人数优势,能够击毙日寇。但是现在看来,在击毙日寇之前,自己多半也挂了。  

开枪的绝对是高手。  

可能还是身经百战的高手。枪枪都命中要害。  

“黑佬!”张庸叫陆克明。  

“到…”陆克明的回答有点心虚。  

主要是想到之前的态度。  

他之前的确没有将日寇放在眼里。以为人多,肯定能吃掉对方。  

没想到日寇这么厉害。枪法这么准。  

基本上都是一枪致命啊!  

幸好,日寇使用的都是手枪。如果是步枪…  

但是!  

他沮丧片刻,又很快重新振作。  

却是想起了最后四个日谍的命运。张庸带着他们成功的伏击了日寇。  

四个日寇,可能很厉害吧,毕竟能活到最后。可是,他们全部进入了张庸设计的伏击圈。然后一顿乱枪,全部打死了。自己这边,一个伤亡都没有。日寇根本没开枪机会。  

所以…  

不是他们不行。是长官指挥的不行。  

如果是换张庸来指挥,消灭九个日寇,根本不费吹灰之力的。全部打死。自身零伤亡。  

所以…  

只要紧跟着张庸,绝对无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