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押款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欢迎。  

宁愿去抢银元。都不抢纸币。  

但是现在不同。张庸怀疑,押款车上面装的,可能是最新发行的法币。  

从去年11月开始,法币开始大量推行。上海滩应该也差不多展开了。应该有相当数量的法币推行下去了。  

同时,开始收缴民间的银元。开始禁止民间使用银元。  

银行强制用银元兑换法币。银元只进不出。回收的银元,也全部送回去总行。  

所以…  

押款车上面,可能有法币,有银元。  

但肯定没有黄金。因为地图没显示。  

日寇估计是缺钱了。想要做一票大的。采取这么冒险的行动。  

不过,如果是法币的话,这么满满一车,估计有几十万的。加上银元,可能也有十几万的样子,也难怪日寇疯狂。可能日寇也是严重缺钱了。豁出去了。  

等到上海沦陷以后,如果日寇也敢这样运输货币的话,张庸也敢抢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几十万,值得了。  

果然,押款车停住了。  

两个日寇示意检查。然后用枪指着里面的人。  

然后,两个日寇上车,和里面的人挤在一起。  

押款车里面只有两个人。  

就俩!  

哪里是日寇的对手?  

估计也根本没想到,有人胆子这么大,敢抢押款车的。  

显然,日寇已经将这个漏洞琢磨透了。  

前后衔接,非常流畅。  

一分钟以后,押款车开始向旁边的街道行驶。  

张庸皱眉。  

这些日寇怎么不直接开回去虹口?  

哦,不行。那边是有保安队检查的。说是保安队,其实都是国军的正规军。  

想要开着押款车进入虹口日战区,那是不可能的。  

押款车的目标太大,太引人瞩目。绝对会被拦截的。然后肯定会露馅。  

怎么可能有银行的押款车进入日战区?  

所以,日寇需要倒手。需要将钱财全部转移到其他的车辆。  

又或者,是暂时转移到安全屋…  

对,安全屋。  

“周海!”  

“到!”  

“朝押款车附近打两枪。”  

“什么?”  

周海一愣。  

开枪?  

现在?  

可是,他只有驳壳枪啊!  

他现在距离押款车超过两百米。用驳壳枪朝押款车开枪?  

有用吗?  

“朝押款车附近打两枪。”  

“是。”  

周海明白了。  

当即举起驳壳枪。对着押款车开枪。  

“啪!”  

“啪!”  

枪响了。  

子弹朝着押款车飞过去。  

黑暗中,到底有没有打中。不清楚。弹头应该能飞两百米。但是可能中途落地了。  

枪一响,其他人都是迷惑不已。  

这么远的距离开枪。除了惊扰目标,毫无作用。  

事实上,张庸的目的,就是惊扰目标。  

他要让这些伪装成警察的日谍,觉得自己已经暴露了。需要赶紧采取措施。  

回去虹口是不可能了。  

枪响了。路上肯定很多拦截。押款车不可能回去虹口。  

只能是临时找地方卸货。然后隐藏。  

他们需要将身上的步枪也全部藏好。然后脱下警服。然后化妆成普通的中国人。  

毫无疑问,他们都会有合适的身份伪装。可以避过检查。然后各自隐藏。他们短期内肯定不会回去虹口。以免遭受盘查。反而容易暴露。  

张庸要的就是这样。  

只要日谍将钱,还有武器留下来就行。  

不动声色的甩几个标注,将所有的日谍都全部标记起来。然后默默的监控。  

看时间…  

一分钟…  

所有假冒的警察全部分散撤离。  

他们逐渐和武器标志分开。显然是手中的步枪已经被隐藏在了附近。  

两分钟…  

还没有巡逻的真警察到来。  

显然,负责这一片区域的警察头目,得到了日谍的吩咐,要求拖延时间。  

正好利用这个漏洞。  

“走!”  

张庸下令出发。  

上车。  

跟在押款车的后面。  

但是没有跟的太近。而是一直保持两三百米的距离。  

地图显示,押款车忽然停车,两个白点离开押款车。  

这是日谍将押款车上面的人放下来了?  

继续前进。  

果然,看到两个押解员,惊恐的站在路边。  

他们没有被日谍杀害。判断日谍是要用他们误导调查视线。为自己隐藏争取更多的时间。  

张庸装作没看到这两人,继续跟在后面。  

不久以后,押款车停下来了。日谍反复的移动。估计是在搬运货物。  

他们将身上的武器也存在了这里。  

记住地方。  

不久以后,押款车继续移动,向其他地方驶去。  

张庸没有继续追。  

不用追了。没价值了。车上肯定没东西了。  

在将财货转移以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迷惑追兵。然后找机会弃车逃跑。然后潜藏起来。  

今晚,估计有人要忙活了。  

首先就是上海警署。呵呵。今晚别想有人睡觉。  

但是…  

这些,都和他张庸无关。  

按理,他是最后出场的。  

先回去026后勤仓库。等接到别人的报告再说。  

回到。  

睡觉。  

一夜无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