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高手乍现(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个人,五十把枪,也问题不大。  

只要能够清除各种隐患,武器弹药绝对不是问题。步枪和子弹,他们有大量储备。  

大英帝国在自己的海外殖民地,都是存储有大量武器弹药的。重武器可能不够。但是轻武器却完全不是问题。轻武器又不值钱。  

“张!”  

“张!”  

忽然,外面有人兴奋的大喊大叫。  

张庸听出来是狄更斯的声音。哦。这个家伙回来矿区了。  

话说,这个家伙的胆子真是大啊!居然敢贩卖意大利炮!英国人骨子里的冒险血统,倒是没有全部丢荒…  

果然,狄更斯风风火火的进来了。其他人也不觉得突兀。  

毕竟,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家伙的老爹是英国上议院的议员,很牛掰的,叔叔是东印度公司的高管。  

用膝盖都能想到,这个家伙的意大利炮,绝对是从东印度公司搞来的。  

这个东印度公司规模太庞大了,什么生意都做。也贩卖军火。75毫米山炮也在他们的经营项目当中。  

“张,你来了就太好了。”狄更斯表现得十分热情。  

除了救人之恩,还有臭味相投。  

狄更斯想要做的事,张庸都没有反对。狄更斯觉得,这才是真朋友。  

“我还以为你在外面游荡呢!”张庸和狄更斯拥抱。  

这个家伙,养尊处优,不知道外面的危险。哪怕是被绑架了一次,好像也没受到多大的伤害。  

毕竟,在正式翻脸之前,日本人也不敢在明面上刺激英国人的大佬。日寇又不是真蠢。暗地里搞些动作可以。明面打英国人的脸,英国人是真的会翻脸。此时此刻的英国人,还没有将日本人放在眼里。注意力不在日本人身上。  

找几个女人,日夜“折磨”狄更斯,也算是奇葩的办法…  

估计狄更斯现在对女人都有心理阴影了。担心。可千万别走另外一个极端啊。  

纷乱。说些闲话。最后转入正题。  

“张,我申请去你的办事处。”狄更斯大声说道。  

其实是对着皮尔逊说的。  

这个家伙也有点富二代、官二代的脾性。任性。想做就做什么。  

皮尔逊倒是见怪不怪了。点头。“我这里没有问题。”  

“那就这么说定了。”狄更斯对张庸说道。  

“不是…”张庸沉吟片刻,“跟着我,很危险的。你会用枪吗?”  

“什么?你小觑我?来,我给你演练!”狄更斯顿时就着急了,拉着张庸出来。直接上手就要表演自己的才华。  

张庸:…  

日,你大爷。这么着急。  

我咖啡都没喝完…  

可是,没办法,别人是英国大佬的儿子啊!  

那么着急的想要跟着你混。你好意思拒绝?  

只好跟着出来。  

来到附近一个煤渣场。到处都是山一样的煤渣。  

一座煤堆就是一座山。半径都在几十米以上。步枪子弹肯定打不透。可能意大利炮都无法全部轰开。  

这些长年累月堆砌到一起的煤渣,其实是非常结实的。  

只看到狄更斯拔出一把左轮,  

张庸斜眼看了看。好像是英国人最喜欢用的韦伯利左轮?  

口径好像是0.455?也就是11.7毫米。六发子弹。威力比较大。比0.38口径的厉害。  

“啪!”  

“啪!”  

狄更斯连续射击。  

还别说,三十米外,煤堆被打出一个洞。  

六发子弹,几乎都是挨着的。  

事实证明,这个狄更斯的枪法确实不错。  

“给我!”  

随后,狄更斯又拿来一把英七七步枪。  

熟练的装弹上膛。然后拉枪栓。射击。  

“啪啪啪…”  

“啪啪啪…”  

枪声密集。射击速度非常快。  

远处的煤堆上,又出现了一个洞。十发子弹,基本上都是挨着的。  

张庸计算一下距离,大约八十米左右。  

对于正规军人来说,这样的射击成绩,算是入门水平。不过,考虑到狄更斯的身份,确实不错啦!  

至少,差不多可以和他张庸齐平了。  

在八十米距离上,张庸自问也能全部上靶。十发子弹打60环没问题。  

不过,拉枪栓的速度肯定没有狄更斯快就是了。  

而英七七最大的优势,就是射速超快。在所有栓动步枪里面,妥妥的排名第一。只有半自动步枪才能胜过它。  

“那行。你来吧!”张庸于是没有拒绝,“但是要注意安全。”  

其实,搞个官二代来做手下挺好的。  

不要求他们有什么本事,只要能帮忙跑关系就行。  

你看罗一鸣,和淞沪警备司令部那边就非常的密切。有什么事直接让他出面。  

都不用打电话。淞沪警备司令部那边,就安排的妥妥帖帖的。  

还有杨智也是。和杨善夫关系密切。很多便利。  

有没有才华不重要。只要有背景。  

于是敲定此事。  

“你挑选十个人。”  

“好!”  

狄更斯马上选人。  

最后选出了三十个。看起来都非常彪悍。  

张庸:???  

不是十个吗?  

怎么三十个?  

看皮尔逊。发现他没反对。  

哦,官二代做事,只要不是很离谱,外国人似乎也默认。  

谁说只有中国才是人情社会?  

英国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