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打了就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发现日寇没跟上。  

他们跑着跑着,红点居然落在了地图外面。  

“等等!”  

张庸急忙叫住大家。  

日寇居然没追上来?  

怎么回事?  

难道是日寇要撤退了?  

哪怕是自己有人被偷袭,也不管了?  

“怎么啦?”  

“日寇没有追上来。”  

“是吗?”  

余乐醒举起望远镜。  

他也有一个。不过是单筒的。口径也小。  

这年代,望远镜体型都比较大。不好携带。尤其是对于特工来说。单筒越短越好。  

他举着望远镜观察片刻,果然,没有发现日寇的痕迹。说明日寇的确没有跟上来。  

疑惑。  

好奇。  

张庸是怎么发现的?  

话说,张庸的本事也真是邪门。对日寇的位置了如指掌。  

远远的就能判断出日寇的准确位置。还有他们的数量。以及和其他日寇之间的距离。枪响以后,会不会有其他角度的日寇反击。  

这样子打仗,日寇完全没机会还手啊!  

“我回去看看!”  

“我们也回去!”  

“走!”  

张庸点点头,带着他们返回。  

静悄悄的又接近日寇。发现日寇队形密集。再也没有人游离在外。  

呵呵。日寇的反应很快嘛!  

遭受袭击以后,立刻收缩队形。猬集一团。  

这样一来,敌人想要袭击,就再也没有可能。但是,日寇宪兵自己也无法做事。  

全部人挤成一堆,安全是安全了。但是还怎么搜捕敌人?  

一百多人,全部集合到一起,等于浪费。  

可是,一旦散开,又会被袭击。真是一个无解的难题。  

“八嘎!”  

带队的日寇宪兵大尉的确十分恼火。  

他可以肯定,敌人就潜伏在附近。在静悄悄的观察他们。随时袭击。  

敌人还非常狡猾。一击得手,立刻远遁。  

日军根本没法追。也不敢追得太远。生怕前面有敌人布设的陷阱。  

如果一头扎入到敌人的陷阱里面,左右机枪一起开火,那就是找死。到时候,被打死的就不是几个人了。  

无奈,唯有收缩兵力,不给敌人袭击的机会。  

可是,这样一来,想要追捕抗日分子,也就完全没可能了。抗日分子早就跑完了。  

“八嘎!”  

日寇大尉悻悻的诅咒。  

无奈。唯有收兵回去驻地。回去日占区。  

继续留在这里,太危险。  

如果中国守军突然包围上来,他们一个都别想跑掉。  

虽然他们威压中国守军,得以进入城区搜捕。可是,万一中国守军高层不怕威压,下令反击…  

“撤!”  

“撤!”  

日寇宪兵迅速的撤退。  

张庸:???  

啊?就这样跑了?  

不给力啊…  

“啪!”  

‘啪!“  

蓦然间,附近传来枪响。  

似乎有日寇宪兵被打中?  

附近还有人朝日寇开火?  

应该不是复兴社的人。可能是其他势力的。趁机暗算日寇宪兵。  

“八嘎!”  

日寇宪兵大尉暴怒。  

怎么又有敌人冒出来?八嘎!杀唧唧!  

我堂堂大日本帝国宪兵,难道还怕你们几个乌合之众不成?  

当即指挥宪兵反击。  

于是,一部分的宪兵,开始分兵包抄。  

这是非常熟练的战术。  

从两侧迂回包抄,将敌人拦截。然后一举消灭。  

屡试不爽。  

卓有成效。  

可是,一不小心的,日寇宪兵的侧翼,暴露在了张庸等人的面前。  

张庸嘴角露出一丝丝的微笑。  

好机会。  

主动送上门来啊!  

太好了!  

密切留意日寇动静。寻找有利射击机会。  

“快!”  

“快!”  

众人纷纷举枪。  

距离大约120米。比之前距离还短。  

日寇忙着包抄之前开枪的敌人,完全没有留意到,自己的侧面,还有敌人。  

“每人只开一枪。”  

“打完就跑!”  

“记住!”  

张庸低声吩咐。  

如果能干掉五个日寇宪兵就好了。  

机会应该是有的。就看各位的手够不够稳妥了。只要手不抖,120米不是问题。  

“预备!”  

“射击!”  

张庸断然打手势。  

众人立刻扣动扳机。然后低头。  

“嘭!”  

“嘭!”  

爆裂的枪声响起。  

随即,所有人都是快速的收枪。转身就跑。  

当然,张庸是跑的最快的。  

他的身体素质没有其他人好,只能先跑为敬。  

万一被日寇追上就悲剧。  

什么?  

有没有打死日寇?  

不好意思,还没有时间来查证。  

等跑远了再说。  

事实上,日寇宪兵的反击很快。  

“啾啾!”  

“啾啾…”  

子弹立刻追上来。  

幸好是他们飞一般的跑开。否则,肯定有危险。  

也幸好日寇宪兵没有装备掷弹筒。无法狂轰滥炸。否则,哪怕是跑出几百米,依然是有危险的。  

直到距离日寇差不多三百米,张庸才停下。  

好累。  

大口大口的喘气。  

感觉肚子有点疼。可能是跑的太猛烈了。  

狗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