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投名状(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庸举起望远镜,搜索目标。  

发现目标就在江面上。居然是一个打鱼人。  

嘿,日谍真是千变万化啊!  

还懂得打鱼。  

“那个人是谁?”张庸问韦锒。  

“哦,你说郝三哥啊!”韦锒随口回答,“他是江北逃难来的。”  

“你和他熟悉吗?”  

“熟悉。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是吗?”  

“当然!”  

韦锒得意的回答。  

张庸的脸色逐渐的阴沉下来。  

这个日谍,似乎不是孤僻那种。擅长和人打交道。  

“他很喜欢和人喝酒?”  

“差不多吧。他和鱼帮的人最熟。鱼帮就是他建议组织起来的。”  

“建议?”  

“以前,大家各管各的。有时候还有纷争。郝三哥来了以后,提议大家组成一个帮派。大家相互帮助。有纷争内部商量解决。于是鱼帮就成立了。”  

“原来如此。”  

张庸默默的点点头。日谍本事还真多。  

居然还拉起了一个鱼帮。不用说,肯定是要为日本人服务的。  

他暂时还没有露出真面目。一旦日寇入侵,这个鱼帮,就会成为日本人的帮凶。成为控制长江水道的得力助手。  

长江那么大,那么长,单独依靠日本人,肯定不可能全面封锁。  

这也是后来成立汪伪政府的缘故。因为日本人开始力不从心了。  

“郝三哥有家人吗?”  

“没有。说是家人都在战乱中不幸去世了。”  

“哦…”  

张庸心知肚明。  

果然是很标准的人设。没有亲人。  

这个年代,一个逃难来的老百姓,没有亲人,确实也正常。没有谁会怀疑。  

他只需要悄悄的扎根在鱼帮当中,慢慢的将鱼帮发展壮大。为以后打基础。  

事实上,他这个目标,应该很容易实现。  

为什么?  

因为有日本人暗中帮助。  

可以肯定,这个日谍的背后,绝对是有人支持的。  

忽然想到了温振平。  

温振平是海昌船运的老板,和这个鱼帮…  

如果他们两个合作,加上日寇财团的背后支持,完全有可能成为长江航道的新霸主。  

“帮我叫郝三哥过来。”  

“你找他?”  

“看看他都有什么收获。我们想吃烤鱼。也请你吃。”  

“好咧!”  

听到最后一句,韦锒顿时来劲。  

急急忙忙的到前面去,远远的对着郝三哥打手势。结果郝三哥没看到。  

张庸在后面举着望远镜,默默的观察目标。  

发现这个郝三哥,捕鱼的时候还真是专注。  

如果不是有系统的提醒,张庸也不可能想到对方是日本人。这鱼的功夫,令人叹为观止。  

后来才想起来。好像日本人也很擅长打鱼。在很多游戏里面,日本文明的特色,就是打鱼…  

哦,还有造船。  

比如说《帝国时代》系列什么的…  

终于,郝三哥看到了韦锒的手势,于是缓缓的将渔船驶回来。  

是个高手。  

张庸默默的判断。  

这个郝三哥,打鱼出色,驾船出色。  

附近也有很多其他的中国渔民。但是技术似乎都不如这个郝三哥。  

不动声色。  

他不准备立刻抓捕。  

先看看这个郝三哥有什么用再说。  

鱼帮…  

说不定可以被自己控制哦。  

日寇想要控制鱼帮,但是又不敢暴露身份,自己正好借此下手。  

北岗太郎和菊田洋介,身上都有屎。  

这就是未来的投名状。  

一旦爆出去,对他们会非常不利。  

所以,只要不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他们都会愿意合作。  

这个郝三哥…  

也可以这么办。  

“三哥!”  

“三哥!”  

韦锒帮忙将郝三哥的渔船拉过来。  

张庸就站在原地看着。并没有靠近。因为岸边很潮湿的。都是淤泥。  

不久以后,郝三哥过来了。  

“这位老总…”  

“你叫郝三哥?”  

“是,老总您这是要…”  

“今天收获如何?够不够我们这么多人吃一顿?”  

“老总你们…”  

“我们给钱的!”  

张庸拿出一把大洋。数了数。总共八枚。  

差不多了。这个时代的鱼不值钱。哪怕是一渔船的鱼,也就是卖几个大洋而已。  

即使加上人工费也是绰绰有余了。  

“老总…”  

“给我们张罗一下。我们就在你这里吃烤鱼。如何?”  

“好的。好的。”  

郝三哥自然是求之不得。  

他对自己的伪装很有信心。判断没有被拆穿。  

正好从这些人的嘴里,得到一些消息。  

于是立刻叫人来帮忙。开始烤鱼。  

张庸带来的人很多,有差不多八十人。全部吃烤鱼的话,需要等很久。于是,又去张罗其他的菜。  

鱼帮正好也有一个做生意的地方。面积还挺大。就是凳子不够。从来都没有这么多的客人。但是没关系,他们去附近借。很快就将凳子凑齐了。  

“他大名叫做韦锒。锒铛入狱的锒。”郝三哥和张庸闲聊。  

张庸随口问起韦锒的书名。  

郝三哥表现的也有一些文化。说自己以前在家,曾经上过初小。  

还说,郝家祖上也曾经阔绰过。可惜,后来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