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锦衣卫(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个混乱的年代,和平饭店似乎是连锁。到处都有。上海当然也不例外。上海这家,好像还是挺高档的。相当奢华。  

如果是自己消费,张庸肯定是不会进去的。但是有人请客就不同。  

宣司令请客。那当然是要去捧场。  

这种公开的活动,大家都清楚是逢场作戏,处座也不会介意的。  

只有私底下的秘密会面,处座才会忌惮。  

“宣司令到底是要做什么?”张庸疑惑。  

没有旁人,虚心请教。  

李伯齐虽然整天板着死人脸。但是真的教。  

什么都教。  

只要他张庸愿意学。  

“第三处。”  

“保安处长和警备司令不好吗?”  

“不好。”  

李伯齐回答的非常干脆。  

张庸:???  

这还不好?  

都那么大的官了,还不满足?  

话说,自己做个小队长,已经非常满足了。他从没有过升官的念头。  

当然,发财的念头也没有…  

发财是抓日谍附带的。那能叫发财吗?那叫战利品!  

“为什么?”  

“古代的兵马司哪里有锦衣卫吃香?”  

“明白了。”  

张庸立刻懂了。生动形象的说明。  

没错,复兴社特务处就是古代的锦衣卫。只对皇帝负责。其他人都无权过问。  

掌控别人生死。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谁不乐意?  

“处座跟我说,陈立夫可能要当局长。”  

“不是可能。是一定。”  

“那岂不是…”  

“委座依然会直接指挥处座。不用经过局长的。”  

“是吗?”  

“当然。”  

李伯齐回答的很肯定。  

张庸努力搜索后世的记忆。很遗憾。这一段缺失。  

他对军统的了解,更多是在38年以后。  

那时候的军统,已经独立出来。党务调查处也改称中统了。  

然后多了特高课,多了76号…  

凑齐一桌麻将了。  

加上一个红党替补。十分热闹。  

可是3537年这段时间的复兴社细节,张庸是真的不知道。  

丁墨村想要做三处处长。  

宣铁吾也想做三处处长。  

那真的有三处吗?以后第三处改称什么名字了?  

“那今晚…”  

“吃饭。喝酒。跳舞。打牌。人多热闹。”  

“明白了。”  

李伯齐的意思就是,私底下谈论不行。  

如果宣铁吾找机会和自己私底下商谈,务必拒绝。否则,就会黄泥巴落在裤裆里…  

以后说不清的。处座多疑。不要给对方机会。  

所谓人多热闹,就是不要落单。以免有波折。  

“那我现在做什么?”  

“去电讯组。”  

“任务是…”  

“她们好像有一些新的发现。你去看看吧。”  

“组长,我这样随便出入电讯组,会不会不符合规定?”  

“不符合。”  

“那我不去了。”  

“你是随便吗?”  

“什么?”  

“是我叫你去的。符合规定。”  

“呃…”  

张庸无语。  

只好来到电讯组。故意在外面敲门。  

这叫避嫌。  

免得一会儿情报泄露,怀疑到自己身上。  

“张队长,进来吧!”  

“谢谢!”  

张庸这才走进去。  

陈媚直接递给他一个文件夹。  

“你慢慢看。看不明白的,我给你详细解释。”  

“好。”  

张庸将文件夹打开。里面是一些监听记录。  

仔细的看。终于看懂了一些。好像是有七部电台。记录都是从一个月之前开始的。  

最新的一部,是三天前才开始登记在案的。  

换言之,就是这部电台,是三天前才第一次使用。不对。是被电讯组侦听到。  

具体的技术原理,张庸不懂。反正明白大体的意思就是了。  

这个文件夹要表达的就是,现在发现了七部可能是日谍使用的电台。说明日谍又开始活跃了。  

然而,侦听只能确定是新电台,判断可能是日寇使用。其他的信息,比如位置、距离什么的,完全没有。就连电台的开机时间,也都是不规律的。  

“陈组长…”  

“第一,我们判断,日谍电台应该尚未形成统一的网络。还没有严格的发送、接收时间。有可能是携带电台的日谍,可能不是隶属于同一个特务机关。各有安排。第二,这些电台,应该是在试机。或者是故意扰乱我们的侦听。第三,发报的内容保密级别比较低。可能是想要将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  

“有破译出来的电码吗?”  

“有。”  

陈媚拿来另外一份文件夹。  

文件夹的上面标注有绝密字样。还有严禁带出电讯室等备注。  

打开。  

里面是一份破译的电报。  

“秋刀鱼,四骑士,海东青,长生岛,青岛的鱼生。”  

张庸:???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旅游特产推广?还是随手乱打的?  

疑惑的看着陈媚。  

陈媚摇头,“我们只能破译出字面的意思。”  

“这…”张庸皱眉。  

脑袋痛。  

伤脑筋。  

最怕玩这样的智商游戏。  

玩不起。  

唉,还是去抓日谍吧。  

对了,有个长盘贵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