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火车被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汽车静悄悄的驶入慈济医院。  

看看四周,确信没有危险,张庸才下车。  

唉,现在真是胆小如鼠。来医院看伤员,都要小心翼翼的。  

生怕被鬼子伏击。  

鬼子啊鬼子,真是让老子不爽。  

地图没有红点。  

说明夏岚不在。  

她可能又跑路了。可能到其他医院去了。也有可能撤回去虹口日占区了。  

这些特高课的日谍,被他祸害了几个,可能全跑了。  

再不跑,就全部羊入虎口了。  

“队长!”  

“队长!”  

在慈济医院,复兴社有十几个人的守卫。  

担心日寇会对伤员动手。  

其实这种守卫,严重浪费复兴社的人力。  

他们都是外勤啊!都是机动部队。结果被调来医院守护战友。  

如果有专门的军用医院就好了。  

让专门警卫来负责医院的安全。  

然而,并没有。  

偌大的淞沪地区,居然没有专门的军队医院,真是麻烦事。  

现在还好。以后打大仗,伤员那么多,怎么处理?这些民办的医院,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外科大夫。根本满足不了需要。  

淞沪战役三个月。国军的损失非常大。阵亡二三十万。伤员更多。所有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打残。后果是可想而知。  

那么多的伤员,根本就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很多伤员最后变成了死亡。  

然而,似乎一直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  

或者提出了,也没有能力处理。没钱。没人。怎么建立军队医院?  

伤员都在一楼。  

进入住院区。发现吴六棋已经在走廊活动。  

这个家伙,和曹孟奇一样,都是打不死的小强。昨天被炸的当场昏迷,现在居然还能下来走动了?  

就是看起来脸色有点苍白。有点虚弱。需要时间恢复。  

“队长!”  

“感觉如何?”  

“除了有点胸痛,没事了。”  

“不可大意。”  

“我听医生的。”  

“那就好!”  

张庸喜欢这样的部下。  

不跟自己犟。被炸伤了就来医院处理。  

在医院也听医生的。不闹什么着急出院。甚至偷跑着出院等。  

他不需要那样的人。  

先住院。养好伤。然后继续战斗。  

否则,带伤很影响战斗力。搞不好,最后就会阵亡。  

和日寇的战斗,往往都是电光石火,生死在一瞬间。  

你的反应稍微慢一点,死的就是你。  

“岸田武夫跑了?”  

“跑了。”  

“便宜那个王八蛋了。”  

“以后抓他的机会多着呢!养好伤。大把日谍。”  

“好!”  

吴六棋满怀期待。  

张庸知道自己不会安慰人。所以,没有多说,挨个检查伤员。  

其他人的伤势,都要比吴六棋严重。  

吴六棋是运气最好的。身上没有弹片伤。就是被震晕过去了。  

其他人身上都有伤口。都是被手雷破片刺中的。幸好没有死。  

最严重的一个,身体还是非常虚弱。需要护士一直看守。大概是相当于后世的ICU,估计出院以后,也不能做外勤了。  

这就是抗击侵略者的代价。肯定会有人牺牲。肯定会有人负伤。  

敌后战斗,损失会更严重。  

更要命的是,如果负伤,还不能来医院治病。  

因为医院都被日寇控制了。  

怎么办?  

张庸皱眉。  

这个问题也很严重。  

必须有自己的秘密的医疗系统。  

否则,受伤就是等死。  

问题是,要建立隐藏的医疗系统,也没有那么容易。  

需要医生,需要药品,需要设备。  

这些,都会被日寇严格管制。很难避开监控。  

真是麻烦事…  

除非利用日寇来掩护自己。  

利用日谍来给自己做事…  

有个模糊的想法…  

忽然有人急匆匆的赶来,“队长,有人找你。”  

“好。”张庸答应着。发现是医院院长亲自找。  

院长姓龚。他请张庸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很严肃的说道:“张队长,现在有一个很麻烦的事…”  

“你说。我会想办法解决。”张庸心理素质还行。  

“我建议吴六棋转院。”  

“为什么?”  

“他有内出血。我们无法处理。”  

“他刚才不是还在走廊活动吗?”  

“是的。这是很危险的行为。但是我们无法制止。我们的人都被他骂跑了。”  

“情况很严重?”  

“我说了,内出血,随时危及生命。建议立刻转去金陵的陆军总医院。他们比较擅长处理爆炸伤。”  

“明白了。”  

张庸点点头。  

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  

吴六棋说胸痛,应该是内脏受伤了。  

可是,慈济医院的水平,无法治疗这种爆炸造成的内伤。  

心情有点沉重…  

没想到吴六棋的伤情居然是最危险的。  

回想一下。  

当时吴六棋距离爆炸点几乎是最近的。不可能如此轻松。  

哪怕是一颗小小的手雷,哪怕是没有弹片直接命中。人体的五脏六腑也承受不了。内出血,看似没事,但是非常凶险。  

“麻烦你安排两个医生,两个护士,跟我一起去金陵。”  

“现在就走。”  

“所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