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九个敌人(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继续等。  

痛苦的煎熬…  

唯有默默的琢磨地图打发时间。  

西北方向,一个红点在不规则的移动。逐渐靠近了一个小圆点。  

片刻之后,小圆点消失了。  

张庸:???  

什么情况?  

有人被杀?  

是负责外围警戒的士兵吗?  

是宣铁吾的人?  

下意识的想要告诉李伯齐。随后又改变主意。  

这个时候告诉李伯齐,就是让他为难。他知道以后,要不要报告宣铁吾?这是给领导难题啊!  

不行。  

不能给领导出难题。  

所以…  

什么都不说。  

装作不知道。  

以后万一追问起来,自己就说不知道。  

负责警戒的,又不是我们特务处的人。是你们宣司令的人。和我们特务处什么相干?  

继续闭目养神。  

发现地图上,陆陆续续的竟然出现了九个小红点。  

厉害了。  

居然有九个敌人!  

从他们的移动规则来看,绝对是杀手。  

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三十日元雇佣来的日寇老兵。唉,真特么的不值钱啊!  

那么训练有素的日寇老兵,才三十日元!  

这个时候的日元购买力,还不如大洋呢!  

三十日元,最多相当于十个大洋。居然就能雇佣到那么多老兵。真是羡慕。  

这些老兵的战斗技能,都是非常可怕的。  

在发动全面侵略以后,日寇会疯狂扩军。这些老兵就是骨干。  

他们会被重新征召回去军队。担任伍长、军曹、曹长之类的。是日寇步兵的最核心战斗力。  

想要杀死一个这样的日寇老兵,国军往往需要付出五个人以上的代价。有时候甚至是十个。  

战场上,那些步枪刺刀上绑着膏药旗的士兵,就是日寇的骨干。  

既然如此,现在能消灭一个就是一个。  

可惜,宣铁吾不会让他们插手的。他们也没有办法插手。  

只能看着。  

一个小白点消失。显然是被干掉了。  

又一个小白点消失…  

又又一个…  

皱眉。  

宣铁吾的手下,都是豆腐渣吗?  

居然连续被杀了五个人,其他人还没做出反应?战斗力怎么糟糕的吗?  

连最最简单的鸣枪示警都做不到?  

转头看着李伯齐。  

又忍不住告诉他。  

最终否决。  

不能让领导为难啊!  

算了,还是自己来吧。免得李伯齐吃瘪。  

举手。  

那个少校军官看到,皱眉,“什么事?”  

“我有十万火急的事情求见宣司令。”张庸缓缓的说道,“不知道宣司令有空没有?”  

“没有。”少校军官冷冷的回答。  

“明白。”张庸于是坐下来。闭目养神。若无其事。  

我已经和你们打过招呼啦!  

是你们自己不愿意听我说。  

那就不关我事了。  

准确来说,是不关我们特务处的事。  

等等…  

我去打个电话。  

我直接报处座。  

“伱做什么?”李伯齐转头看着他。  

“组长,有事。”张庸低声说道,将李伯齐拉到一边。告诉他真相。  

李伯齐皱眉。  

刚才少校军官的回答,他也听到了。  

对方显然不给他们面子。  

求见也没有用。  

“你想怎么做?”  

“我去给处座打电话。”  

“也好!去吧!”  

“是!”  

张庸于是到外面找电话。  

这时候,又有三个白色小圆点消失了。说明又被干掉三个。  

好厉害的日寇老兵。冷兵器也很在行啊!  

都没有听到枪响。说明被杀的士兵,根本是毫无反应的。  

高手。  

真的是高手。  

找到电话。打回去鸡鹅巷总部。  

直接找处座。  

“喂…”  

“处座,是我。张庸。”  

“少龙,什么事。”  

“处座,有日寇试图袭击宣司令,我想要提醒他,但是他们没有给机会。”  

“多少人?”  

“九个。”  

“你们组长知道吗?”  

“知道。但是,对方不听我们说。组长求见也没用。”  

“那你们就静观其变吧!”  

“是。”  

“对了,你给淞沪警备司令部也打个电话。告诉钱司令。”  

“明白。”  

张庸点点头。  

他觉察到了处座的意思。  

这件事,得找个证人。让钱司令也知道。  

到时候,如果要翻旧账的话,也是宣铁吾自己的责任。和特务处无关。  

相反的,会显得特务处的未卜先知。  

如果你们宣司令没有那么目中无人的话,这件事,我们特务处早就解决了。  

当即给警备司令部打电话。先找周洋。  

“少龙,什么事?”  

“有日寇要袭击宣司令…”  

“现在吗?”  

“是的。但是,宣司令不肯听我们细说。拒接接见我们。说正在和杨副司令谈事。”  

“知道了,我马上报告钱司令。你稍等。”  

“好!”  

张庸心想,有熟人就是好办事。  

换一个人,想要找钱司令,肯定没有那么容易。电话早就被掐断了。  

他故意提到杨副司令,其实也是别有用心。  

总是感觉宣铁吾来淞沪以后,找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