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讲故事(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你抓的?”  

“楠机关。”  

“森口牟田?”  

“你猜对了。”  

“你这样跑来告诉我,算不算出卖队友?”  

“算。”  

林小妍笑靥如花。眼神灿烂。  

张庸内心暗暗嘀咕。这个女人,多少有点不正常。脑回路有问题。  

居然想要将自己拉拢到日本人那边去。  

真是的。想疯了他。  

“那我也不能释放夜莺。”张庸坚决拒绝。  

“伱要夜莺给你做什么?”林小妍脸上依然挂着甜甜的笑容,“你如果要她陪你,十五天的时间也足够了。以后又不是没有机会。”  

“我想要张啸林的财产。只有她知道。”  

“你倒是直白。”  

“所以,十五天不够。”  

“那你要多久?”  

“将张啸林的财产全部吐出来为止。”  

“张桑,张啸林是我们扶植多年的目标。你想要完全毁掉他,是不可能的。”  

“那我先干掉段天生。他也是日本人。”  

林小妍终于无语。  

要命。对方居然什么都知道。  

不但抓了夜莺,还知道段天生是日本人。  

他到底是怎么发现的?  

段天生好像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务机关。  

严格来说,知道段天生身份的,只有极少几个高层。连夜莺都不知道。  

是的,夜莺不知道段天生是日本人。  

同样的,段天生也不知道夜莺是日本人。两人是相互绝缘的。  

可是,张庸却知道。  

真是见了鬼了。到底是谁泄露的机密?  

“段天生是楠机关的?”  

“我不知道。”  

“行。当你没有来过。”  

“张桑,请你慎重考虑我的提议。”  

“不用了。”  

“张桑,你知道,我们这些人,在军队的面前,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你再厉害,也不可能是军队的对手。”  

“什么意思?”  

“张桑,我可以坦白告诉你。军部正在制定控制淞沪的计划。如果真的打起仗来,你们肯定不是我们的对手。到时候,我们的军队,会占领整个淞沪地区。到时候,你要面对的,就是源源不断的大日本帝国皇军。你一个人能够起什么用?”  

“我不知道。但是等你们的军队打过来,夜莺肯定死了。”  

林小妍咬牙的看着对方。  

真是一个油盐不进的家伙。不识时务。  

如果不是这个家伙有特殊的本事,她根本不会和他再多说一句话。  

中国人是不足为虑的。随时都能灭亡。  

这是军部的共识。  

也是大部分日本人的共识。  

包括她上川镜子。  

眼下,军部正在华北建立“自治区”,试图将其变成另外一个满洲国。  

等华北这边处理的差不多,军部就会开始对淞沪增兵。继续复制满洲国的经验。将淞沪也变成自治区。事实上接受日本人的控制。  

张庸有本事又如何?  

在大势面前,他根本没有抗拒的机会。  

她需要他,是因为需要他来对付北方的红色苏俄。那边才是日本人的最大对手。  

“张桑,你一意孤行的话,会受到惩处的。”  

“我知道啊!”  

“好吧。既然你执迷不悟,那我只好和你中断联系了。”  

“请!”  

张庸摆摆手。  

说的好像我很想和你联系似的。  

一直都是你在纠缠我好吧。我都懒得理你。下次再遇到,我们就是敌人。  

抓你。  

上刑。  

没别的。先灌点辣椒水,让你清醒清醒。  

“对了…”  

“什么?”  

“我给你的纸条,你好好琢磨。”  

“我有脑子。不会被你的故弄玄虚迷惑。以后,你再也不要和我说这样的话。”  

“那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天,你们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你会怎么办?”  

“什么?”  

上川镜子一愣。  

战败?  

无条件投降?  

怎么可能?  

大日光帝国怎么可能战败?  

“告辞!”  

“再会!”  

林小妍悻悻的走了。  

张庸摇摇头。她的本质,终究还是侵略者啊。  

她温柔和善的面对自己,不过是想要魅惑自己投靠日寇。一旦目的达到,或者放弃,她就换一副嘴脸。  

其实这样也好。  

敌人就是敌人。大家泾渭分明,你死我活。  

随着日寇军部不断加强对特高课的控制,最终,它会变成镇压抗日志士的刽子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  

每个特高课的成员,都是战争罪人,都要接受最严厉的惩处。  

她们不会悔改。她们只有死。  

有点可惜…  

美女啊…  

转头带着钟阳等人回到了办事处。  

首先来找夜莺。  

这个女人也不容易对付。  

将她杀了简单。但是要让她合作,不容易。  

夜莺被单独关在最里面的牢房。  

这个女人,还是很沉静的。看到张庸到来,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  

默默对视。  

张庸也不说话。  

最终,还是夜莺按捺不住。  

“我提供给你的情报,价值足够十万大洋了。”  

“确实。但是,我需要更多。”  

“你言而无信。”  

“这不是废话吗?干我们这一行,有谁会言而有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