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4章,大自然的馈赠(3/4)
张庸点点头。和他一起上飞机。
作为川军145师的师长,屈原山肯定是要去榆林的。
正好,作为川军一脉,不是黄埔嫡系,和榆林原来的守军,天生就有同命相怜的感觉。
都是不受待见的。
都是吃苦受累的。
“杜尚龙!”
“到!”
“东西搬上来!”
“是。”
杜尚龙带着一大群人,往运输机上面搬运弹药。
这架运输机只带八个人。除了张庸、周参谋长,就是屈原山和两个参谋、两个报务员。
另外还有一个飞行员,是负责回程的。
其他多余的空间,全部塞满弹药。虽然不多。也是礼物。
根据周参谋长的介绍,驻守榆林的军队,装备的大部分都是莫辛纳甘步枪。
这也是西北军的特色了。使用的是7.62毫米子弹。但是和美制的完全不同。
“快!”
“快!”
最终将六十箱子弹塞到运输机里面。
这已经是运输机的极限了。再装的话就是严重超载。会有危险的。
而六十箱子弹,也就是六万发而已。
可见,空运的效率真的很低。远不如一艘小火轮。
随便一艘小火轮都能送来五百箱的弹药,就是五十万发子弹。
“走了。”
张庸亲自驾驶飞机。
从长沙机场起飞,一路直飞榆林机场。
全程大约1200公里。需要飞行大约三个半小时。路上有点无聊。
飞过铜川…
飞过黄陵…
雷达地图显示,下面很多黄点。
好想将弹药箱扔下去。但是暂时不行。毕竟是有外人看着。
默默琢磨着。什么时候驾机过来,然后朝下面扔弹药箱。只要是扔到黄点控制的区域,就完事。
最好是前面有人驾机。然后自己在后面拼命的扔。
从随身空间里面源源不断的取出来。然后源源不断的扔…
陈善本?
让他驾机?
最好不过。
保证不会泄露信息…
等等。
心思一动。
我现在安排送货。用空投的方式。
会不会直接落在地面上?
好,尝试一下。
先来一百箱7.92毫米毛瑟步枪弹。一半尖头。一半圆头。
圆头是给老套筒和汉阳造使用的。尖头的则是新式步枪。
送货。
空投。
隐约感觉到有声音。
然后,好像看到有黑点落下。
应该是弹药箱?
没看清楚。
不过,一会儿以后,雷达地图有显示。
地面多了一些弹药标志。说明确实是有弹药落到了地面上。
成了。
继续安排空投。
这次直接来一千箱。量大管饱。
除了7.92毫米毛瑟步枪弹,还有莫辛纳甘步枪子弹。还有驳壳枪子弹。
隐约感觉有声音。好像有重物下坠。
依稀间,又看到一个个黑点。应该是弹药箱。但是始终没看清楚。
直到雷达地图显示,地面上多了很多弹药标志,才确信是送货到位了。的确是送到地面上了。
附近有黄点。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发现的。
应该很高兴。
但是不要问哪里来的。
问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没错。
就是从地里面长出来的。
不动声色。
继续安排空投。
60毫米迫击炮炮弹…
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炮弹…
还有手榴弹…
还有捷克式轻机枪…
还有60毫米迫击炮…
但是,能空投的就是这些东西。
20毫米苏罗通机关炮无法空投。
其他重武器也不行。
送货!
空投!
空投!
一个劲儿的往下砸。
不过,这个空投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就超出了黄点控制的区域,于是停止空投。
大概送出去了多少弹药?
没统计。
随便吧。
红党肯定会好好利用的。
继续飞…
到达榆林。
降落。
出舱。
最大的感觉,就是风沙。
四月份的榆林,自然环境也是比较恶劣。
千万不要用后世2025年的情况相比。那是新中国大力改造过的结果。
三北防护林…
黄土高原绿植保护…
那都是新中国用无数心血艰巨改造的。
人定胜天。
硬生生的逆转了大自然。
但是现在,民国,只有破坏,没有建设。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
放眼四周,都是光秃秃的。
几乎看不到任何的绿色。哪怕是一根小草。
所有的建筑物,外表都是灰蒙蒙的。门口需要挂两重布帘。
“专员大人。”
“辛苦了,辛苦了,辛苦了。”
张庸挨个和迎接自己的军官握手。还有当地官员。
他们确实是辛苦了。在这个干旱贫瘠的城镇。估计想要找点清澈干净的水都有困难。
站在这里,目睹四周,再和后世的新中国相比,恍若隔世。
根本无法相信,这是同一个地方。
很感慨…
以后的新中国,到底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啊!
青山绿水…
金山银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