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9章,扛雷(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庸。  

果然是他。  

如假包换。  

为什么?  

因为这么烂的毛笔字,换一个人都写不出来。  

尤其是涂涂改改,坚决不换一张,除了张庸,其他任何人都不会这样做。确实是欺人太甚。  

你好歹将纸面搞的整洁一些。好歹将每个字都写对吧。  

写错了就换一张。你会死吗?  

不过,现在,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庸。他真的来了。  

安藤利吉也逐渐冷静下来了。必须认真面对现实。  

那个张庸,真的来了。  

那个家伙不在汉口。而是在昆仑关。  

目前还不知道是临时角色,还是常驻角色。最怕就是常驻。  

如果张庸一直都在南宁城郊的话,他还是迅速选择转进吧。  

当然,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事。  

这件事,也必须交给大本营定夺。由大本营衡量。  

“报告!”  

一个参谋送来电报。  

参谋长接过来,看完。脸上古怪。  

是一份明码电报。和劝降信的内容一模一样。但是没签名。  

不过,使用的是95.27频率。懂的人都懂。  

“八嘎!”  

“欺人太甚!”  

安藤利吉再次怒骂。真的动怒了。  

为什么?  

你居然用明码电报发出来?  

那岂不是要公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安藤利吉想要逃跑?  

混蛋啊!  

你别到处宣扬啊!  

你这么一说,我还怎么跑?  

完蛋…  

跑不了了。  

军司令部肯定收到了。  

大本营说不定也会收到。然后盯上自己。  

本来,自己悄悄摸摸的撤退,啥事都没有。上面有大佬帮自己说话。  

可是,现在张庸这么一搞,大家都知道了。  

那么多眼睛盯着,他安藤利吉再跑,大本营可能就真的要追责了。  

可恶!  

张庸这个王八蛋!  

断人生路!  

你打第五师团,我都没有和你拼命呢!  

你为什么要指名道姓的和我过不去?你是要我死守南宁城,和你同归于尽吗?  

八嘎!  

我要和你拼命!  

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活!  

“参谋长。”  

“在。”  

“立刻情况报告军司令部!”  

“系!”  

参谋长去安排。  

其实,也不需要怎么报告。  

张庸的明码电报,军司令部肯定能收到的。  

例行公事处理…  

于是,张庸的劝降信,就这样无声无息了。  

结果就和他想象中的那样,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这辈子都是不可能投降的。  

明码电报发出,就是不给安藤利吉逃命的机会。  

只有被消灭的选择。被消灭了就不用浪费粮食。  

战争结束以后,也不用放它们回去。  

统统混合泥土做肥料。  

我没有大炮的时候,你可以跑。现在我有大炮了,还让你跑,那大炮不是白来了?  

“来人!”  

“到!”  

“继续发明码电报。”  

“是。”  

三亚。  

日寇第21军司令部。  

看着张庸发出的明码电报,古庄干郎脸色阴沉如水。  

这个王八蛋。真是太不讲武德了。  

又发明码电报。  

怎么就他会有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是因为华夏人以前经常有人发通电?  

跟个神经病似的。  

现在明码电报都变成张庸手里的武器了。  

搞的日军不上不下的。  

要是没有张庸的明码电报,静悄悄的命令第五师团撤出来,并不是什么大事。转进嘛,正常。  

可是,被张庸这么一搞,知道的人太多,就不能撤了。  

无论如何,绝对不能撤。  

安藤利吉都被点名了。再跑路的话,面子上过不去。  

如果是让海军马鹿知道的话,至少笑上十几二十年。  

“参谋长!”  

“在。”  

“命令第五师团据险固守!没有命令,不得转进!”  

“系!”  

“命令第33师团回援!不装船了!”  

“系!”  

参谋长去传令。  

发现军司令官还是留了一丝丝缝隙。  

只说是第五师团,没有点安藤利吉的名字。必要时,安藤利吉还能跑。  

至于怎么跑,那是以后的事。  

暂时来说,安藤利吉和第五师团,必须死守南宁城。  

将第33师团调回去,当然是要给张庸一点教训。他不是想打南宁城吗?行,来吧!  

一口气出动两个师团,左右包抄,看谁打谁。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南宁。  

日寇第五师团指挥部。  

远处传来真正爆炸声。  

是来自国军的远程炮火。继续轰击日军炮兵阵地。  

从望远镜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整个炮兵阵地,持续不断的爆发出火光,显然是没救了。  

想反击。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出手。怎么出手都是死。  

一个参谋急匆匆赶来。  

呈送给参谋长一份电报。然后快速转身离开。  

参谋长:???  

急忙低头看。脸色顿时变了。  

安藤利吉皱眉,“发生了什么事?哪个部队的电报?”  

“又是张庸的明码电报。”参谋长回答,“师团长阁下,你自己看吧。但是不要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