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天劫,将至(3/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州城里的修士,此时都纷纷面色大变,激活自己所有的保命手段,尽可能朝远处激射而去!  

这是他们有生以来见过最恐怖的天劫,已经远超「天仙巅峰」修为能遇到的天劫威力了,这种程度的天劫,一旦被笼罩进去,他们几乎是必死无疑,根本扛不住的。  

而因为这个劫云范围太大了,连中州城都被完全笼罩进去了,必须得尽快撤离,中州城也不安全。  

若从高空俯瞰而去,便会发现这一幕极其壮观,那些刚从秘境出来的闯关者和中州城的修士纷纷面色大变如蝗虫般飞在空中朝远处快速激射而去,生怕天劫落下时,自己被笼罩进去。  

“呼!”  

这这时——  

巴丹整个人灵气涌出,缓缓飞在高空中,偌大的身躯站立在天地间,如挑战神魔的凡人般,手持巨大利刃,面目狰狞的按昂首望向头顶的天劫露出一丝狞笑。  

“都说「真仙劫」恐怖如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好,好,来的好啊!”  

“不过想要以此劫难来阻我踏真仙,那真是小瞧我了!”  

“今日,我巴丹便要让世人知晓,谁才是潮汐仙界的最强者!”  

随后。  

巴丹才深吸了一口气后,望向站在地面上的陈泅声音略微急促道:“前辈,烦请带着我的族人速速撤离,这天劫威力极其恐怖,我不一定能挡下来,若是前辈被这天劫笼罩进去,恐有性命之忧!”  

巴丹这番话并没有传音,而是声音浩荡响彻整个天地间。  

原本不少正在逃命刚从秘境里出来的闯关者,此时听见这番话纷纷下意识回头望向那个站在天地间的巨人,和地面上拄着油伞的年轻人。  

在秘境里,就有不少人怀疑这个陈泅很有可能便是帮助巴丹的那个神秘前辈。  

而现在巴丹一句前辈,基本上是已经将这个猜测板上钉钉了。  

这个前辈待巴丹还真是不薄啊,那可是「真仙机缘」,就这么让出来了,这份恩情比那「阴帝之运」都难还。  

一个是临危救命之恩,一个是扶上青云之恩。  

这两个恩情都是最难还的,而巴丹又是出了名重信重义,这两份恩情够巴丹慢慢还的了。  

不少人面色复杂的望向巴丹头顶上那恐怖的天劫,待过了今日所有人见了巴丹都得恭恭敬敬叫一声前辈了,巴丹现在已经是真仙修为了,不过是伪真仙,并没有拥有真仙的全部实力,也没有真仙修为独有特殊手段。  

这是因为还没渡过「真仙劫」。  

一旦真仙劫结束后,便是一个真正的真仙,届时将彻底无敌于潮汐仙界,而蛮族也将成为潮汐仙界的第一大族!  

撑着天道伞站在地面上,任凭狂风暴雨吹打着自己的的陈泅,抬头望向站在天地间浑身战意的巴丹,轻叹了一口气才有些疲惫到。  

“巴丹啊,你也不是新人了,难道你就没发现自己并没有被天道锁定吗?”  

“啊?”  

站在天地间的巴丹微微一愣,闻言才反应过来,是哦,以往渡雷劫的时候,在劫云诞生时,自己都会被天道锁定,这个时候无论自己躲在哪里,劫云都会跟着自己到哪里。  

但今天,他好像确实没有被天道锁定。  

他给这个事情忽略了,难道是因为「真仙劫」比较特殊一点,不用天道锁定?  

总不能是因为这天劫不是他的吧?  

怎么可能!  

巴丹脑袋如拨浪鼓般摇了几下,这种程度的天劫怎么可能不是他的「真仙劫」,除了他的真仙劫之外,谁的天劫能有这种威力?  

“好了。”  

而这时——  

头顶上的劫云已经越来越浓郁了,足足遍布了数百里,整个天地间都陷入了一片漆黑,抬头望去只能看见在无穷无尽闪烁雷光照射下如同流星雨一般的狂风暴雨。  

天劫,将至!  

陈泅摆了摆手,将自己身后嘲天宗弟子以及蛮族众人全都放进了自己的小世界里,此时再想走已经来不及了,很明显那巴丹还没反应过来,他只能言语更直白一点。  

“这是我的天劫,不是你的,来我小世界里躲会儿吧。”  

“这”  

巴丹整个人僵在原地,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颤声道:“这怎么可能,这种程度的天劫,天仙巅峰都绝对渡不过去的,这..这是前辈你的天劫?”  

“嗯,我的升仙劫。”  

说罢也没空等巴丹再多说什么,便将巴丹收入自己的小世界内,而巴丹也没反抗,此时天地之力已经将他牢牢锁定住,他知道自己离开升仙会后应该会要迎来天劫,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陈泅将天机伞撑在头顶,踩在虚空中平地而起,站在天地间如一缕浮萍般抬头望向那笼罩天地间的漆黑劫云,整个场面看起来如同是鸡蛋碰石头,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而他此时的修为是「渡劫巅峰」。  

只有过了此劫,剩余的修为进度才会全部消化。  

“唉。”  

他望向头顶那漆黑且不断闪过阵阵雷弧的劫云轻叹了一口气,老实讲,这次劫云的威力有点超乎他的想象了,不出意外的话,这下又得养伤好几年了。  

他这一生,有两场天劫,让他印象最为深刻。  

第一场是,「一品天劫」弑天雷劫。  

第二场是,「二品天劫」弑神雷劫。  

今天这架势,看来是应该将要迎来他的三品天劫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