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第六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日间波澜壮阔,郑颢如愿打击了王嵯巅,顺手送走了杨观音昌。  

在回府的牛车上,萱儿默默的依偎在郑颢怀中:  

“你说,祐胡亥会不会有所怀疑?”  

郑颢低头看看她,微笑道:  

“管不了那么多了,他现在还要依仗我们,他若是怀疑我要谋内算官的位置,反倒是好事。  

一个有所求的人,难道不比无缘无故帮他的人更值得信赖?”  

“杨观音昌的右手废了,他不可能再做官,你何必还要帮祐胡亥杀了他结仇?”  

萱儿的手指,在郑颢的手心里画圈圈,郑颢觉得心痒得很,将她的指头握住,抬起她下巴,认真看着她说:  

“我杀他,是为了你。我总会有暂时离开你的时候,就是要让那些想在我背后动你的人看,他们会死得多难看。”  

萱儿笑了,她闭上眼睛迎上去,身心如蜜海翻波,唇边心底,全是郑颢给她的温润承诺。  

阳苴咩城南北向共有六条街,郑久赞府在第六街。  

由于离王宫远,无形中得了个好处:在回家的路上可以观察到半个都城的情况,而且可以毫不费力的变换回路线。  

阳苴咩城的五月,并不像长安那么热,满眼的绿,让单调的灰色房屋变得生动可爱。  

“颢,”萱儿依然闭着眼睛靠在他肩头。  

“嗯?”  

“我们成亲吧。”  

“不行。这话你得收回去。”  

“为什么?”萱儿跳起来,两只大眼睛瞪着,仿佛稍微用点力,就可一口吞了他。  

郑颢忍不住笑道:“你把话收回去,我来说。”  

萱儿抿嘴一笑,转又靠到他肩上,含含糊糊道:“那你说。”  

“五月十五之前,阿贤押送的十几车嫁妆、聘礼就该到了。你之前问李大娘子怎么没过来,瑾昀没说。她随郑贤回京城去了,去见你母妃、你阿兄,告诉他们这边的情况,也禀明我们要成亲之事。  

本想给你一个惊喜,可我总不能让女人先提’我们成亲吧’,所以,萱儿,五月二十,我们成亲吧。”  

“啊!这么大的事你居然瞒着我…你、你老实说,还有什么事我不知道的?”萱儿撅着嘴,心里百感交集:  

虽然有了指婚圣旨,但公主大婚是大事,他们身在异乡,礼数肯定不及在京城周全,没想到,郑颢还考虑到这些。  

郑颢将她拥在怀里,低语道:  

“没有了,只此一桩。你不知道,我每天都想快点将你娶进门,一天也不想等…你什么都不用准备,等他们回来,东西就都齐全了。唯一的遗憾就是,我们只能向着长安方向磕头…”  

“我知道。我们算是歪打正着退到南诏,既可以避免南诏与天朝的十年战乱,又回避了皇兄心里对你的顾忌。”  

两人不再说话,依偎着回到了第六街上的郑府。  

南诏不像天朝,并不需要日日上朝,每隔五天有一次清平官和六曹的碰头。  

士、户、仓、客、兵、刑六曹,分别对应天朝的吏、户、工、礼、兵、刑六部。  

这样一个小国,确实没有多少事值得王上、大臣们天天当面商议。  

郑颢和段宗榜的正式任命第二天就下来了,虽不用上朝,他却要到宫里去谢恩。  

临走前他到后院去辞行,萱儿却不再屋里,正想找个人来问问,忽然听到后花园传来阵阵笑声:  

“莫安,抓它脖子…”  

“怎么初八爱追你,大白、小白也爱追你?你上辈子是不是个杀鸡的?”  

“他是这辈子鸡鸭吃多了!”  

“郭淮,你能不能少说两句?快把围栏钉好,我就要抓到他们了。”  

“啊!啊!娘啊…”  

郑颢站在花墙边笑着看了一会,没有过去,转身向外面走去。  

“郎君,您不是要过去跟娘子辞行的?怎么就走了?”阿哲不解的问。  

“她开心我就放心了,辞不辞行的,说不定他们的鹅还没抓到,我就回来了。”  

门外有两棵高大的鸽子树,今年花开得晚,五月了,碧绿的树冠上,还零星坠着些白鸽般的花。  

郑颢深吸了一口带着花香的空气,含笑上了牛车。  

赏给他的四十双地,位置意外的好,竟是紧挨着洱海,一条小河汇流入海,将他的地一分为二。  

也许这就是那些贵族嫌弃这块地的原因。  

可萱儿和郑颢都很喜欢这里,加上这条小河,他们的土地其实大过了四十双。沿岸是密林,郑颢并不打算开辟耕种,这里很适合用来秘密练兵。  

阿砚已经带人过去,建农舍和主人住的吊脚楼,土山顶上,还要建一座供巫师修行的神庙。  

大多数人都去了洱海边的领地,府里就觉得少了点人气。  

“阿哲,我们现在能信得过的只有乌撒部,这不行啊…你回府里安排晚宴,再替我去下帖子,今晚我要请堂叔和沙耶乌力吃饭。”  

阿哲刚要下车,想想又说:“我要走了,车上就只有您和阿措阿和了。”  

“去吧,这会没人用了,你还怕我保护不了阿和?”  

外面赶车的阿措阿和“噗”的笑了。  

郎君收的几个南诏人,吉克约布、乔金比、升泰跟阿砚去了领地;吉狄阿木、尹善义、直信留在府里;只有阿措阿和跟着他。  

毕竟大家的南诏话都说得不是太好,遇上复杂些的交流,还要靠他们。  

阿哲只好下了车,目送着郎君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