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真假张九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噗通!  

棺材板直接横飞出去,在地上摔成数截。  

张九阳按着鬼物的脖子,将其死死压在身下,阿梨则是压着双腿,粉色的刀刃干脆利落地切断了脚筋,那叫一个快准狠。  

钟馗杀鬼咒下,这鬼物的阴气已经散去了很多,若不是张九阳故意留了手,他现在已经魂飞魄散了。  

“九哥,要不要劈了他?”  

阿梨的小菜刀在鬼物的身上来回比划,目光兴奋。  

张九阳刚要说话,却突然目光一凝,看清了鬼物的面容,虽然有些血肉模糊,但那颗锃亮的光头,还有大胡子,都似曾相识。  

“你是…”  

“能仁和尚?”  

张九阳眼中露出一丝诧异,这不就是青州城金身寺的住持能仁和尚吗?  

相传他本是一个云游僧人,进入西山寺后手段神异,名声大噪,很快接替了住持之位,并将西山寺改名为金身寺。  

周府的管家称其十分贪婪,极爱黄金。  

能仁和尚曾提出要周府一半的家产才能出手捉鬼,后来被张九阳给搅黄了,说起来他还曾担心能仁会来找自己麻烦,但后来对方就没有出现过了。  

却不想,这位大和尚竟然栽在了陈家村,变成了棺材中的鬼物。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能说话吗?”  

张九阳拦住了阿梨举起的菜刀,问道。  

能仁和尚却是目光狰狞,怨气极重,血淋淋的脸上满是恨意,仿佛张九阳是杀他的凶手一般。  

什么情况?  

张九阳有些纳闷,两人虽说有些芥蒂,但也算是勉强并肩作战过,至于这么仇恨我吗?  

“看来是无法交流…”  

他拍拍肚子,道:“那就勉为其难加个餐吧。”  

陈家村某处。  

罗平手提一杆亮银枪,浑身浴血,目光锐利,枪法如暴雨梨花,斩杀了一只又一只蜂拥而上的恶犬。  

这些都是陈家村的狗,但此刻受煞气影响,发生了某种诡异的变化,眼睛冒着红光,獠牙狰狞,速度快如猎豹。  

好在罗平枪法醇熟,武艺不凡,再加上第二境的修为,一杆亮银枪在他手中当真是虎虎生风,威势不凡。  

这一刻的他不再是稚气未脱的少年,而是千锤百炼的战士。  

不久前他睡了过去,后来是被疼醒的,睁开眼便看到这群恶犬在啃食着自己的身体,四周也是一个陌生的地方。  

他没有畏惧,张开嘴巴便啃了上去,生生咬断了一只恶犬的喉咙。  

腥燥而滚烫的热血入喉,反而更加激起了他的凶悍。  

罗平满嘴鲜血,杀气腾腾,捡起自己的长枪便和这些恶犬战在一起,靠着一身悍勇,竟生生将这些可怕的妖犬全部斩杀。  

踩着一地尸体,他呸了一口,吐出几根狗毛。  

“畜生,咬得老子还挺疼。”  

他身上大大小小有许多伤口,不断在往外渗出鲜血,但他仿佛浑然不觉,提着长枪就往原先住的地方赶去。  

然而没走几步,他便猛地停下了脚步。  

深沉的夜色被火光照亮,四周的温度迅速上升,竟让罗平的脸上冒出点点汗珠。  

他眯着眼睛,打量着眼前这个由火焰凝聚而成的人形东西,微微皱眉。  

火焰收拢,凝聚出五官。  

罗平目光一震,脱口而出道:“鲁耀兴?”  

听到这個名字,那双火焰凝聚的眼睛中泛起一丝波澜,但随即又消失不见。  

张九阳吞下了能仁的魂魄,食鬼神通下,他一边消化着对方的力量,一边在识海中观看对方的记忆。  

这一看,却是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  

记忆中,能仁本是一个没有多少本事的游方和尚,以化缘为生,因为常常能化到钱财,所以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姓林的算命瞎子。  

那瞎子称其四柱纯财,月令建禄,将来必能大富大贵,聚敛万金。  

他本以为是遇到了骗子,但对方却送了他一座小金佛。  

那金佛非常厉害,有诸多不可思议的能力,不仅可以驱鬼捉邪,甚至还能帮他修行,法力大进。  

他也因此成为了西山寺住持。  

不过那金佛也有一个副作用,就是要吃黄金。  

它以黄金为食,而且每天的食量越来越大,如果不能满足,就会发生一些恐怖的事情,比如能仁常常从梦中疼醒,发现身上满是烫痕和烧伤。  

因此他只能大肆收敛黄金,庙中看似金碧辉煌,但佛像的金箔其实都被他换成了黄铜,全都进了金佛的肚子。  

久而久之,能仁便想干票大的,然后甩掉这个烫手山芋。  

于是他盯上了周老爷家,开口便要一半家产,本以为没什么问题,却不想被张九阳给搅黄了。  

他本来是有报复的想法,然而当晚却被林瞎子找上门来,索要金佛。  

他哪里肯给,这金佛吃了他那么多金子,在没有赚回来之前绝对不能失去,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金佛却突然变得滚烫炙热,自动跳了出来,身形不断长大,相貌也发生了变化。  

那五官,那模样,分明不就是…张九阳吗?  

在他的惊惧声中,张九阳模样的金人化为一道道烧红的金液,将他彻底淹没,不仅烧烂皮肉,还钻入口中,煮熟脏腑。  

张九阳猛地睁开双眼,瞳孔之中依旧残留着震惊之色。  

那金佛,竟然和他长得一模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