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明王授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半个月后。  

青州城中流行起了一本奇书,讲的是前朝一位名叫钟馗的状元郎,因相貌丑陋而被皇帝冷遇,故而怒撞金銮殿,并相助太祖刘玄朗斩妖除魔,最终受封为赐福镇宅圣君的故事。  

故事之离奇,风格之独特,让这本钟馗捉鬼传迅速传遍全城,一时间青州纸贵,各大书斋都派人连夜印刷。  

酒楼里,茶馆中,都有说书人在讲钟馗的故事,场场爆满。  

甚至连青楼中的客人,都会谈论这本奇书。  

聊斋先生这个名字彻底火了。  

有人猜测他是个大官,不然官府为何不封禁这种讲鬼神的书,突然变得开明起来。  

其他人想要跟风模仿,结果第二天书就被查封了,自己也少不了吃瓜落。  

只有对聊斋先生的钟馗捉鬼传,官府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也有人猜测聊斋先生是一位道法高深的修士,不然怎么会知道这么多鬼神之事。  

众说纷纭,但谁也不知道这位聊斋先生究竟是谁,一时成迷。  

但在民间,却逐渐有人崇拜起书中那位吃鬼杀妖,刚正不阿的天师钟馗,一些商人嗅到了商机,连忙找人绘制钟馗画像,卖得十分火热。  

府邸内。  

张九阳脸都快笑出花了。  

脑海之中,可以看到一缕缕淡淡的香火神力不断飘向观想图,虽然质量不高,但胜在数量庞大。  

只见那铁面虬髯的天师钟馗越发具有灵性,身上的官袍飘然欲飞,色彩已经蔓延到了祂的胸口。  

速度比起之前可谓是有了一个巨大的提升。  

最主要的是,随着钟馗杀鬼传的不断传播,他获得香火的速度还将继续提升。  

张九阳已经隐隐感觉到,再过不久,他就能再获得一次钟馗的传承。  

果然,成为钦天监的外围人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岳翎这条大腿要抱住了,她位高权重,家世不凡,很快还将继续晋升。  

只要有她的支持,自己就不用担心被定义为邪道了。  

甚至于,等她将来升上去了,说不定还能帮助钟馗成为朝廷册封的正神。  

形势一片大好。  

庭院中,迎着夕阳,岳翎仍然在练习着刀法,动作一丝不苟,神情专注至极,陷阵十二式如行云流水,杀伐之气极盛。  

在她周围,似乎连落叶都带了几分肃杀。  

“头,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罗平忍不住说道。  

他本不是一個喜欢谏言的人,做手下的,须知军令如山,但在这里待了半个月,案子却没有半点进展,他也有些急了。  

虽然这里的生活很惬意,不用打打杀杀,阿梨做的饭菜很好吃,九哥人也很好,但他知道,自己并不属于这里。  

钦天监的人,并不属于这样的生活。  

老高没有说话,只是看向岳翎。  

龙雀刀微微一顿,清澈的刀光照亮了那双锐利的眼眸。  

岳翎默然片刻,颔首道:“是要换个办法了。”  

老高闻言犹豫了一下,似是要张嘴说什么,却被罗平嘘了一声。  

阿梨蹦蹦跳跳地走过来,小辫子一甩一甩,拉着岳翎的手亲热道:“明王姐姐,吃饭啦,今天阿梨给你做了炖大鹅哦~”  

这段时间的相处,她已经和岳翎熟络了起来,在不戴明王面甲的前提下,她觉得岳翎姐姐又漂亮又厉害,都有点小崇拜呢。  

岳翎收刀入鞘,摸摸她的小辫子,眼神柔和了许多。  

吃过晚饭,她突然喊住了正在收拾碗筷的阿梨,道:“这段时间多亏你照顾,这样吧,我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  

“你现在就可以提。”  

阿梨愣了一下,而后惊喜道:“明王姐姐,真的什么要求都可以吗?”  

岳翎点点头,补充道:“当然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罗平和老高闻言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彼此眼中的惊讶,看来岳头是真的喜欢这个小姑娘,竟然说出了这种话。  

明王岳翎的一个承诺,价值万金呀。  

阿梨毫不犹豫道:“姐姐,你嫁给九哥吧!”  

正在喝茶的张九阳直接喷了出来。  

不仅是他,罗平和老高也都给震麻了,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他们看着张九阳,眼中十分佩服。  

不是,兄弟你好勇呀,岳狠人都敢调戏?  

岳翎的瞳孔微微一滞,而后眸光清寒,如刀子般凝视着张九阳。  

“你教的?”  

张九阳脸都黑了,道:“家教不好,让你见笑了,等会儿我关起门来打。”  

岳翎的目光这才变得柔和,淡淡道:“多打几下,算上我的。”  

阿梨连忙上前撒娇,笑道:“姐姐,我是和你开玩笑的,我换个条件还不行吗?”  

她小大人般哀怨地看了一眼张九阳。  

九哥年纪也不小了,真是不知道把握机会。  

“姐姐,你教九哥剑法吧,我见他总是叹气,说自己的剑法实在是…糟糕秃顶!”  

张九阳默默将手伸向剑柄。  

实在是忍不住了,现在就想打。  

岳翎淡淡瞥了他一眼,嘴角闪过一丝笑意,对阿梨道:“你确定要让我教他剑法,而不是用在自己身上?”  

阿梨用力点点头,脆生生道:“九哥在哪,我就在哪,九哥学会了厉害的剑法,不就能保护阿梨了吗?”  

张九阳顿时露出一个慈爱如老父亲般的眼神。  

这孩子,没白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