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钟馗赐剑(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张九阳自问不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这女人虽然有些姿色,但不是个善茬。  

就在刚刚他推开对方的刹那,阿梨提醒他,外面的那个马夫手里多了一把飞刀。  

很显然,软的不行,她就要来硬的。  

不过张九阳也不怕,他坐到那个睡觉的老人身边,伸手一拍。  

“魂归来兮!”  

女人眼中露出一丝嘲讽,她下了药,足够这老家伙再睡上几个时辰,怎么可能会醒?  

然而下一刻,她瞳孔一震,眼神慌乱,连忙穿上自己的鞋袜。  

老人打着哈欠醒来,睡眼朦胧道:“玉琴呀,咱们到了吗?”  

女人此刻完全没有刚刚的放荡模样,而是变得端庄矜持,她扶着老人,轻声道:“老爷,已经到云河县了,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铁口神算张半仙。”  

此时此刻,她望着张九阳的眼神惊疑不定。  

而在听到老人声音响起的瞬间,外面的车夫也收起了手中的飞刀。  

张九阳微微一笑,法力妙用无穷,他只不过是渡过去了一丝,就唤醒了被下药的老人。  

至于那声‘魂归来兮’,则纯粹是装逼用。  

“你就是那位…张半仙?”  

望着年轻得有些过分的张九阳,老人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张九阳也不生气,淡淡道:“半仙谈不上,只是会些占卜、看相的小道罢了,混口饭吃。”  

谈吐不卑不亢,气度从容,倒是让老人为之侧目。  

他拱手作揖,笑道:“道长,老朽此次前来,是想请道长算上一卦。”  

“算什么?”  

老人没有直接表明来意,而是笑着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個老头,家中有一个宝贝箱子,老头年纪大了,准备把宝贝箱子传给自己的儿子,可问题是,钥匙只有一把,他却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能力出众,却不够孝顺,小儿子非常孝顺,能力却差了些,道长以为,老头该把钥匙传给谁?”  

张九阳瞥了一眼那在悄悄给自己使眼色的女人,终于明白了那句“帮二公子美言几句”是什么意思了。  

小儿子孝顺?  

呵呵,是挺孝顺的,恐怕都孝顺到床上去了。  

老人还想说什么,却被张九阳拂袖打断了。  

“崔老太爷,咱们明人不说暗话,你此次前来,不就是想问,你崔家的产业,是要传给大公子,还是二公子吗?”  

阿梨已经算出了这老人的身份。  

老人名叫崔焕昌,是方圆数百里有名的大商人,崔家的产业遍及一十二县,即便是当年的鲁耀兴也比不过。  

听到张九阳轻松戳穿自己的身份,崔焕昌眼中闪过一道诧异。  

他已经很久没有抛头露面了,这次也是突然前来,应该不会有人提前泄露消息才对。  

看来这小道长真有几分本事。  

“还请道长为老朽解惑,事后必有重金相赠。”  

张九阳装模作样地掐指测算,最后长长叹了一声。  

“家业传给哪个公子,其实都不好。”  

义父,你看我合适吗…  

“泽水困卦,兑宫第二位,主大凶象。你崔家的家运便如那飘摇的浮萍,困于水泽之中,前途渺茫。”  

崔焕昌下意识坐直了身子,皱眉道:“怎么可能?”  

张九阳摇了摇头,道:“其实比起传承家业,贫道倒是有一首诗要送给崔老太爷。”  

“什么诗?”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张九阳叹道:“崔老太爷,你最近还有什么心愿就赶紧去做吧,三日后,便是你的大限。”  

阿梨已经算出,这位富甲一方的大商人,三日后就将死去。  

“大胆妖道,竟然敢诅咒老爷,马护院,还不快快教训他!”  

玉琴好似一只被踩了尾巴的猫,气急败坏道。  

马夫眼中寒光一闪,手中飞刀再现,但还没等他射出这一刀,便有股莫名的阴风刮过,冰冷刺骨,让他浑身一哆嗦。  

这一哆嗦不当紧,射出的飞刀就失去了准头,竟擦着玉琴的头皮飞过,将那价值不菲的碧玉发簪斩成两段。  

刚刚还嚣张的女人,此刻呆呆傻傻地站在那里,双腿都在打颤。  

“放肆!”  

崔焕昌一声厉喝,怒道:“马护院,谁允许你对张道长出手的?滚出去!”  

随即他又对张九阳满怀歉意道:“老朽管教无方,还请道长恕罪,这些薄礼还请道长务必收下。”  

好家伙,竟然是两锭金元宝!  

张九阳也不客气,随手收下,道:“崔老太爷是个爽快人,贫道就再多说一句,你看那棵树,它的叶子如何?”  

崔焕昌一愣,不知对方此言何意,道:“青翠碧绿。”  

“对了!”  

张九阳拍手称赞,而后轻盈地越下马车,收摊回家。  

今日赚大了。  

可惜崔老太爷这么好的人,偏偏只剩了三天寿命,你说一把年纪了,何必再折腾自己的身子骨呢?  

一树梨花压海棠,却是红肥绿瘦。  

回到家中。  

他将其中一锭金元宝交给阿梨。  

说好的,算命赚的钱五五分成。  

小姑娘捧着那锭金灿灿的元宝,两眼放光,爱不释手地把玩许久,最后小心翼翼地收进了自己的荷包里。  

仍然是那个绣着馒头图案的粉色荷包,被张九阳找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