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诸葛七星绝笔(1/2)
紫府之中。
五脏神力显化,变成一座五色莲台,而模样酷似张九阳的圣婴,正端坐于莲台之上。
脸上多了一丝说不出的神圣意味。
圣婴又长了几寸,到现在已有九寸之高,身披雷霆道衣,手持帝钟如意,气质圣洁,不怒自威。
隐隐然居然和观想图中的雷祖有了几分相似的气质。
五雷天心正法大成!
第七境移紫府功成!
到了这一步,即便在上古时期,都可以被称为大能,在任何势力中都属于高端战力。
云层之中,张九阳的真身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轰隆!!
九天之上雷劫骤生。
然而当雷劫锁定张九阳的那一刻,却似乎陷入了某种短暂的凝滞。
明明是雷劫,却莫名给人一种愣住的感觉。
紧接着,雷云便自动消散了。
这一幕若是让其他修士见到,必然会羡慕嫉妒到发狂。
修士在六境及以后,每次破境都会引来天劫,只有度过雷劫才算是真正功成。
可这一定律在张九阳身上却失效了。
雷劫见到是张九阳,居然自己主动消散了。
仿佛不打自己人。
又或是天道认为,降下雷劫只会让张九阳受益,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任何伤害,也就懒得再费这个功夫了。
总而言之,原本他要度的七境雷劫,确确实实是不见了。
其速度之快,让原本还想‘充点电’的张九阳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摇头笑笑,感受着体内那比先前暴涨了数倍的法力,以及强大了十倍不止的元神,心中十分满意。
第七境,名为移紫府。
此境虽然对法力的提升不算多,却有两大好处。
第一是寿元大幅提升,每降服一尊五脏神,便可增寿一甲子,再加上原本的寿元,七境大能可寿至五六百年。
在这个难以长生,寿数十分有限的世界,已经堪称是仙人般的存在了。
第二个好处就是紫府元神极为强大,从而诞生出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已有仙神气象。
比如万里之外若有人诵其名讳,七境修士都会隐隐生有感知,若是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遇险,更是会提前生出预感。
神而明之,是为大能。
就比如此刻,张九阳心中就隐隐感知到,在千里之外的东方,就有两个人说起了他的名字。
不过那两人,一个修为不弱于他,另一个则是有着浩瀚的龙气护体,都无法看透。
他收起目光,望向手掌,有心试验一下大成的五雷天心正法。
手掐五雷天罡诀。
轰隆!!!
张九阳周身突然显化出五座雷城虚影,呼吸之间,方圆百里皆电闪雷鸣。
青雷木德星君手持九节雷竹鞭,坐镇木城。
赤雷火德星君手握离地焰光旗,坐镇火城。
黄雷土德星君掌托五岳雷印,坐镇土城。
白雷金德星君手执太白雷戈,坐镇金城。
黑雷水德星君执掌玄冥雷壶,坐镇水城。
五方雷将虚影以其为中心列阵,三十六重天罡雷音犹如战鼓,随时会降下神雷降魔。
张九阳隐隐能感知到五种氤氲雷炁,可随时打出。
分别是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和社雷,此乃道家五雷,各有妙用。
他并未召下,只是简单感受了一番便散了法术。
雷云一念生灭,阴云转瞬成晴。
神霄五雷法,乃是杀伐重器,不发则已,发则降妖除魔,震慑万邪,肃清寰宇,涤荡乾坤。
没有足够的理由就引五雷降世,体内雷炁的暴戾就会加重。
虽然张九阳不受这一限制,但该有的敬畏还是要有,明白大致的威力即可,想实战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
至此,第七境的收获已经消化完毕。
张九阳并未急着回去,而是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封卷轴,记录着诸葛之死的真相,深藏在诸葛墓中,封存了数百年。
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诸葛七星到底是怎么死的,或者,究竟是死还是活着。
以及这封卷轴的内容,是否能解开一些天尊身上的迷雾?
带着这些疑惑,他缓缓打开了卷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往往盛极而衰,月满则溢,吾曾以为,此乃天道。”
“然而,那是人祸。”
卷轴开篇的话便让张九阳精神一震,这似乎是诸葛七星的口吻。
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内容是诸葛七星亲笔写下的。
“每逢王朝鼎盛、国泰民安之时,便有一魔出世,持九节竹杖,挂传国玉玺,吞食人道气运,攫取无度,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气运流失,则龙脉不振,风雨不调,天灾频生,妖魔乱世,纵是明君在位,亦会六根失净,五浊迷心,难以治国。”
“故非世无盛世,实为天上人不欲人间立盛世。”
“然,盛世之约,言犹在耳,桃山之誓,至死方休。”
“乾陵一战,锁龙法镇压魔头,陛下陵中托孤,化作第一条龙锁,称皇室后人,能立则立,不立则废,吾可取而代之。”
“然陛下龙驭归天后,臣左目盲于魔气,右腕朽若腐木,衮衮诸公只见臣白发覆雪,焉知龙魂夜夜噬心脉?”
“建章殿议事时袖藏金针镇痛,甘露宫批红处襟前暗结血霜。”
五脏神力显化,变成一座五色莲台,而模样酷似张九阳的圣婴,正端坐于莲台之上。
脸上多了一丝说不出的神圣意味。
圣婴又长了几寸,到现在已有九寸之高,身披雷霆道衣,手持帝钟如意,气质圣洁,不怒自威。
隐隐然居然和观想图中的雷祖有了几分相似的气质。
五雷天心正法大成!
第七境移紫府功成!
到了这一步,即便在上古时期,都可以被称为大能,在任何势力中都属于高端战力。
云层之中,张九阳的真身也缓缓睁开了眼睛。
轰隆!!
九天之上雷劫骤生。
然而当雷劫锁定张九阳的那一刻,却似乎陷入了某种短暂的凝滞。
明明是雷劫,却莫名给人一种愣住的感觉。
紧接着,雷云便自动消散了。
这一幕若是让其他修士见到,必然会羡慕嫉妒到发狂。
修士在六境及以后,每次破境都会引来天劫,只有度过雷劫才算是真正功成。
可这一定律在张九阳身上却失效了。
雷劫见到是张九阳,居然自己主动消散了。
仿佛不打自己人。
又或是天道认为,降下雷劫只会让张九阳受益,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任何伤害,也就懒得再费这个功夫了。
总而言之,原本他要度的七境雷劫,确确实实是不见了。
其速度之快,让原本还想‘充点电’的张九阳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摇头笑笑,感受着体内那比先前暴涨了数倍的法力,以及强大了十倍不止的元神,心中十分满意。
第七境,名为移紫府。
此境虽然对法力的提升不算多,却有两大好处。
第一是寿元大幅提升,每降服一尊五脏神,便可增寿一甲子,再加上原本的寿元,七境大能可寿至五六百年。
在这个难以长生,寿数十分有限的世界,已经堪称是仙人般的存在了。
第二个好处就是紫府元神极为强大,从而诞生出种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已有仙神气象。
比如万里之外若有人诵其名讳,七境修士都会隐隐生有感知,若是和自己关系亲近的人遇险,更是会提前生出预感。
神而明之,是为大能。
就比如此刻,张九阳心中就隐隐感知到,在千里之外的东方,就有两个人说起了他的名字。
不过那两人,一个修为不弱于他,另一个则是有着浩瀚的龙气护体,都无法看透。
他收起目光,望向手掌,有心试验一下大成的五雷天心正法。
手掐五雷天罡诀。
轰隆!!!
张九阳周身突然显化出五座雷城虚影,呼吸之间,方圆百里皆电闪雷鸣。
青雷木德星君手持九节雷竹鞭,坐镇木城。
赤雷火德星君手握离地焰光旗,坐镇火城。
黄雷土德星君掌托五岳雷印,坐镇土城。
白雷金德星君手执太白雷戈,坐镇金城。
黑雷水德星君执掌玄冥雷壶,坐镇水城。
五方雷将虚影以其为中心列阵,三十六重天罡雷音犹如战鼓,随时会降下神雷降魔。
张九阳隐隐能感知到五种氤氲雷炁,可随时打出。
分别是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和社雷,此乃道家五雷,各有妙用。
他并未召下,只是简单感受了一番便散了法术。
雷云一念生灭,阴云转瞬成晴。
神霄五雷法,乃是杀伐重器,不发则已,发则降妖除魔,震慑万邪,肃清寰宇,涤荡乾坤。
没有足够的理由就引五雷降世,体内雷炁的暴戾就会加重。
虽然张九阳不受这一限制,但该有的敬畏还是要有,明白大致的威力即可,想实战的话,以后有的是机会。
至此,第七境的收获已经消化完毕。
张九阳并未急着回去,而是从怀中取出一样东西。
那是一封卷轴,记录着诸葛之死的真相,深藏在诸葛墓中,封存了数百年。
他现在最想知道的是,诸葛七星到底是怎么死的,或者,究竟是死还是活着。
以及这封卷轴的内容,是否能解开一些天尊身上的迷雾?
带着这些疑惑,他缓缓打开了卷轴。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朝历代,往往盛极而衰,月满则溢,吾曾以为,此乃天道。”
“然而,那是人祸。”
卷轴开篇的话便让张九阳精神一震,这似乎是诸葛七星的口吻。
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内容是诸葛七星亲笔写下的。
“每逢王朝鼎盛、国泰民安之时,便有一魔出世,持九节竹杖,挂传国玉玺,吞食人道气运,攫取无度,如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气运流失,则龙脉不振,风雨不调,天灾频生,妖魔乱世,纵是明君在位,亦会六根失净,五浊迷心,难以治国。”
“故非世无盛世,实为天上人不欲人间立盛世。”
“然,盛世之约,言犹在耳,桃山之誓,至死方休。”
“乾陵一战,锁龙法镇压魔头,陛下陵中托孤,化作第一条龙锁,称皇室后人,能立则立,不立则废,吾可取而代之。”
“然陛下龙驭归天后,臣左目盲于魔气,右腕朽若腐木,衮衮诸公只见臣白发覆雪,焉知龙魂夜夜噬心脉?”
“建章殿议事时袖藏金针镇痛,甘露宫批红处襟前暗结血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