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守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外面听得见爆竹的响声,厅内却是一片寂静。本着节省的原则,厅内没有点燃烛架,而是在四角位置各点燃一只牛油蜡烛,靠近主坐位置点燃一只烛架,是故厅内光线偏暗。  

因此,李智云也无法看清淮阳此时的表情。不过他想,淮阳怕是没想到这些。  

杨氏拉着淮阳的手,轻声道:“方才吾所言之事,你可听清了。”  

淮阳有心说我什么都没听见,但杨氏笃定的语气,让她默然点头。  

“那你怎么想的?”  

闻言,淮阳沉默。  

见状,李智云轻咳道:“娘子,算了。”  

杨氏白了他一眼,没有追着淮阳刨根问底。不过经此一事,三人玩大富翁的时候也都各有心思,没那么愉快。  

不久之后,随着宫中传来钟声,武德元年宣布告别,大唐迎来了武德二年。  

各府年轻子弟都在向长辈磕头,家家户户喜笑颜开。  

楚王府没有小辈,故而都是奴婢们向主人祝贺,楚王妃也没有小气,凡是送上祝福的奴婢,都赐下不少东西。  

淮阳收拾着大富翁棋盘,目光略过雕刻着‘江都’名字的迷你城堡磨具,心中微微一叹,端着棋盘悄无声息的下去。  

她目前是李智云的贴身侍女,居与西跨院,属于王府内地位较高的侍女。故而,独居一间屋子。  

今日回了院子,寂寥无声,其他的侍女们都掐着点去给楚王和楚王妃送上新年祝贺,因此院子里面没有多少人。  

净面洗手之后,她悄悄从床底拖出一只木箱,打开木箱,里面放着一只成色上好的玉佩。  

轻轻的握住玉佩,淮阳不禁流泪。  

这是杨广送给她的东西,也是她仅剩的,关于父亲的东西。  

她不敢私祭杨广,只能对着玉佩追思。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传来女子的声音。  

“阿姊?阿姊?”  

闻言,淮阳将玉佩收好,连忙走出去。  

“怎么了?”  

来人是与淮阳关系颇好的侍女,她见了淮阳,说道:“阿姊,大王要见你。”  

说完,侍女便拿着楚王妃的赏赐笑着回屋。  

淮阳来到西跨院门口,见到楚王负手而立。  

大王怎么会过来?  

“大王?”  

李智云回过身,问道:“怎么一转眼的功夫你就不见了?”  

“奴婢在收拾棋盘。”她低声说。  

俩人间默然一会儿。  

李智云道:“这是给你的赏赐,拿着吧。”  

他递上一卷卷轴。  

“这是?”她看了看卷轴,又不解的看着他。  

“今日府中人都有赏赐,你也一样。”  

“奴婢......”  

“收下吧。”李智云打断她的拒绝。  

看着她收下卷轴,李智云接着道:“先前王妃说的话,你别放在心上,她与我说笑的。”  

淮阳轻轻颔首。  

至于是否说笑,他们二人心里都知真假。  

李智云道:“天气严寒,你早些休息吧,不用过来侍候了,王妃那边我会去说。”  

听他这么说,淮阳低头答应。  

回到屋中,淮阳打开卷轴,上面出现一位身着帝袍的男子。  

她顿时捂着嘴,眼泪止不住的流下。  

熬夜守岁不算苦差事,李智云在军中也没少熬夜。只是对于楚王妃来说却是个新鲜事儿,上半夜和李智云下棋倒也没有睡意,下半夜就有些难熬了。  

不知不觉,她便靠在李智云肩膀上,迷迷糊糊的半睡半醒。  

见状,李智云将大氅披在她身上,搂紧娘子。  

虽然他们二人成婚尚不足月,但感情却是在急速升温。李智云要身份有身份,要样貌有样貌,脾气也好,嘴甜会哄人,算得上是如意郎君。  

杨氏自是不用多言,十六美娘子,李智云哪有不满足的呢。  

虽是强配姻缘,但二人却觉得心满意足。  

火堆里面传来爆竹声,杨氏惊醒。  

“我睡着了?”  

“睡吧,我在呢。”  

“守岁呢。”杨氏从他怀中做起,将大氅裹紧,上面有李智云的味道。  

俩人聊着闲话,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孩子身上。  

“夫君是该多纳些女子,如此也能为王府开枝散叶。”  

“你我还年轻,说这些作甚。”  

李智云这下算是明白先前娘子为何反常,感情是因为孩子的事情。  

听李智云这么说,杨氏也没有继续纠结,转而聊起儿时守岁的趣事。  

元正日,群臣、外使、向皇帝朝贺。  

随后便是走亲戚,大抵上都是玩得来,关系好的亲戚互相走动。  

李智云自然是先后拜访了东宫、秦王府、以及齐王府,四兄弟相聚,表面上自然十分熟络,喝酒吹牛逼氛围融洽。兴许是都不想在元正日闹得不开心,故而四兄弟都没有提起朝政之事。  

次日,李道玄和李道宗俩人拜访楚王府。  

几个堂兄弟,他们三人玩得是最好的,年龄相近是主要原因。  

杨氏命人送上茶水,又在场闲聊两句,而后便带着侍女们下去,把空间留给他们三兄弟。  

“这茶可真好喝,听说不少勋贵现在都喜欢喝这种泡茶。”李道宗端着茶盏,砸吧着嘴,嘟囔道:“就是太贵了,一斤雀舌竟要半吊钱,也不知是哪给黑心的在背后主事。”  

李道玄道:“敢在长安做买卖的,能是一般人么。”  

李智云哼哼一笑,大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