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神明降世(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么的东西凭空出现,没有人去抬也能自己组成好看的阵列。  

科技神玩的当然不是一念之间的术法,哪怕是现场没有出现设备,实际上设备也会放在某处,做什么都是建立在科技产品的支撑之下。  

打量的空间转换设备被吕小启手捏出来,它们又在他的运作下组成了矩阵,程序运作之后开始工作起来。  

在生命星球的人眼中,出现的神明是召唤出了神器。  

那些神器看着有些黑乎乎,跟他们想象中的神器不是一个样。  

神器在他们看来就应该是充满逼格,五光十色什么的是必须的特效,要不然在至少也该是金光闪闪,怎么能是看着黑乎乎呢?  

然后,神器不该是各种兵器吗?要么就该是油灯、塔、鼎…等等之类的造物造型。  

他们看到的神器不但黑乎乎,瞅着还很肿胖,甚至有一些不知道什么作用的面板。  

“陛下洪福齐天啊!”  

“朕…”  

“大灾难有神降临消弭,陛下果然是上天庇护的天之子!”  

“朕…”  

马屁如潮之下,相貌俊朗却是脸色有些扭曲的皇帝,他想说的是刚才尿了,裤子湿着穿起来贼难受。  

至于为什么会尿了,其实是皇帝继位之后干了不少荒唐事。  

在皇帝的想象中神明就该是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神明的出现让他想到之前干的事情绝对会事发,一个激灵就给尿了一点点。  

此时此刻的皇帝在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知道自己皇帝的事业干得并不好,却是在大灾难降临的时候神明现身,没有第一时间让自己成为飞灰,琢磨着自己认为是荒唐的事情其实并不是,或者无论自己干什么都属于正确。  

“朕受上天…,受神庭王庇护。”  

“陛下万岁!”  

“朕决议修缮神庙,使神明恩泽广布大地。”  

“陛下英明!”  

因为牛逼哄哄的吕小启来了,万众的理解是皇帝肯定受到了神明的庇护。那么无论皇帝之前的名声再怎么烂都是过去式了。  

封建时代缺不了迷信与愚昧,没什么能比神明降世更能造成轰动的事情。  

大灾难即将发生却有神明现身,统治者立刻就会被套上无数的光环。  

“礼部尚书,立即将朕受上天…受神庭王庇护的消息昭告四方,传达诸国庙堂之上。”  

“臣明白,臣遵旨!”  

礼部尚书只感概神就是神,神一出现自己之前那个荒唐又糊涂的陛下,可算是开窍了。  

昭告四方,当然是为了抹去之前的负面消息,稳定该稳定的人心。  

要知道一点,神明庇护啊,还有比这个更牛逼的事情吗?没有了!  

传达诸国,不就是为了进行恫吓,找机会再发兵吞并吗?  

当了皇帝不想着开疆扩土,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  

另外,无论再怎么荒唐或其它特性的皇帝,只要能在任时期开拓疆土,后世总会有一帮人怀念的。  

吕小启原先听不懂这颗生命星球的语言,但这个并难不倒他,只要检索和归纳一下就能消除语言障碍了。  

设置完设备程序的吕小启暂时没打算下去,他正在归纳和整理语言体系,会交给那些土著并告诉他们语言体系要与宇宙接轨,此后又会多了一颗讲中文的星球,文字也会是。  

矩阵已经开始在工作,它们会在这个星球的外轨道构建虫桥驿站,等待那一颗激射过来直接吞掉,天体碰撞也就不会发生了。  

吕小启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向这一颗星球的智慧生命进行直播。  

很快这一颗星球的天空就出现了画面,地上的生灵只要抬头看向天空就能看到双屏幕。  

吕小启当然要占一个屏幕,向生灵展示自己的伟岸。  

另外一个屏幕的画面则是一颗在星空中飞行的行星,它的表面被覆盖了不知道多厚的冰层,恒星光线照射下显得银亮剔透。  

又是一段很中二的台词从吕小启的嘴巴说出,用着当地的语言告知这一颗生命星球的智慧生物即将发生什么,再安慰他们因为自己的出现灾难不会发生。  

对封建时代甚至以下的文明,只要不是脑袋里只有食物、交配和追求安全的原始人,其实不用太过玄乎的手段。  

仅仅是天空出现了画面,有声音从四面八方回荡而来,其实就足够让他们感到震撼了。  

同步翻译对吕小启来说绝不是事。  

做好事不留名什么的也不是吕小启的风格,他短短十来句话里面提到神庭王这三个称号超过二十次。  

对于这一颗星球的人们来说,今天是超级特殊的一天。  

绝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即将发生天体碰撞,他们没有那个见识以及侦测手段。  

天上突然出现了画面,那必是神仙才有的手段,画面的那一位必定也是神。  

神啊,之前没人敢轻易说自己是神,胆子最大的也就敢说自己是神的代言人、神之子之类的身份。  

现在,神…祂直接现身了。  

别问为什么笃定地认为是神,不是神怎么是浑身金光闪闪,会飞这么一个神通又怎么说。  

画面出现的时候,星球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立刻就跪了,没跪的那些要么是跟神有仇。不然就是近视到连天空怎么样都是一片模糊,又没人给介绍一下。  

吕小启花了十秒不到的时间读取了这一颗星球,知晓了历史进程,清楚哪一个地方有哪些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