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干翻他们(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佩顿这时道:“没有问题,铁锤,易,雷阿伦,吉诺比利,纳什,但替补阵容,我们有很大的缺陷。”  

“安排我全场吧。”  

这个时候,李坝是必须要站出来承担的。  

点点头,佩顿继续说道:“当纳什下场的时候,铁锤上一号位,那么五号位由哈斯勒姆顶上。  

实际上我们的内线没有问题,问题是外线。吉诺比利和雷阿伦、纳什都要承担三十分钟的时间,剩下的时间,铁锤这里补上纳什的十八分钟,还有三十六分钟,需要剩下的人来补。”  

他望向了希度和杜德利、威尔金斯三人,这是剩下的三个外线了,每个人都有十分钟以上的时间。  

这三人中,希度的身体已经不太行了,只能做一个单纯的投手,而且没什么防守。  

威尔金斯是凑数的边缘人,没什么能力。  

杜德利虽然场均还能拿个十分左右,但效率不高,需要近十次出手,不足以承担外线的进攻任务。  

“我们替补阵容打的时候,肯定会给主力阵容挖坑,会加大主力球员的压力,形成恶性循环。”佩顿说道。  

“加里,我们也可以多打一点时间。”雷阿伦说道。  

纳什和吉诺比利也都点了点头。  

佩顿摇头道:“不行,这样打,就算赢了湖人,后面的系列赛怎么办?”  

这时李坝站了起来,所有人的视线都望向了他。  

“大家不要太担心,替补阵容在场上,如果我们的外线不行,那就打进去,在篮下解决战斗,这个就交给我就可以了。”李坝说道。  

“铁锤,你的任务太重了!”佩顿说道。  

“没问题,我可以完成所有的任务。但是,湖人打的战术很让人头疼,我希望制定一些战术,能对付他们。”李坝说道。  

佩顿很为难,湖人主要是在进攻端打人海战术,通过这种乱仗来限制李坝的防守,从而提高自身的进攻效率。  

因为是湖人的进攻端,所以太阳的应付就会很被动,只能被动地跟进去,让油漆区更拥挤一些。  

媒体这两天采访了很多联盟的巨星,对太阳与湖人的G3战和整个系列赛进行评论。  

农场主卡尔马龙接受了媒体采访,他说道:“湖人赢定了,只要主力阵容能跟上太阳队的主力,光造替补阵容就可以打爆太阳队。”  

乔丹也接受了采访,说道:“太阳队可以尝试将主力分配一到两个在替补阵容中,或者有不错的反应。但整体上,太阳队实力已经落后于湖人,输是输定了,铁锤再强也无力回天。”  

湖人名宿魔术师也接受了采访,说道:“铁锤很强大,湖人应该做好打六场,或抢七的准备,因为太阳队的伤病潜在威胁更大,这对湖人的胜算更大。”  

四大中锋之一的大梦也站了出来,说道:“太阳队的阵容太老了,希尔和麦迪、卡特都是老伤很多的人,这个阵容有先天的缺陷,纵然保持了一个赛季的健康,但问题总会暴露出来的。”  

7号,G3战开打。  

赛前,更衣室采访中,有媒体问李坝:“铁锤,你对这些名宿的说法有什么回应吗?”  

“不需要,比赛结果就是最好的回应。”李坝说道。  

赛前,双方公布。  

湖人:邓肯,加索尔,阿泰斯特,科比,帕克。  

太阳:李坝,阿联,希度,雷阿伦,纳什。  

张合理分析道:“吉诺比利在替补阵容,这可以为铁锤分担压力,因为铁锤肯定上场时间很多,因为他必须要给纳什担任替补控卫。但这样一来,主力阵容的持球进攻能力与持球突破能力、空切能力就不足了。”  

徐计成道:“对,纳什老了,他已经很少突破了。而雷阿伦也老了,持球突破能力和空切能力都减弱了,失去吉诺比利,会导致主力阵容的打法变得单调起来,更方便湖人的防守。”  

于加道:“也就是说,防守希度的时候,只防他的投篮就行了,因为他根本没有持球突破的能力了。太阳队的三号位失去了串连内外线的能力,这确实有很大的问题。不过如果太阳队的主力继续打一星四射的战术,这样也没有大碍。”  

张合理道:“一星四射还是可以的,希席常规赛中投达到了五成的命中率,三分球四成,近筐反而最低,不到四成。”  

这时双方出场,嘘声与欢呼声相继响起。  

“铁锤,看你的了!”  

“铁锤,还能卫冕吗?”  

“铁锤,我们还能迎来王朝吗?”  

李坝最后出场的时候,在全场欢呼之中,许多通道口的球迷大声问着各种问题,但他根本听不见。  

今天的美西球馆,来了很多联盟的巨星,有现役的,也有退役的。  

如乔丹,已经一个赛季没有出现在李坝的比赛现场了,今天他出现了。  

如卡尔马龙,第一次以观众的身份出现在美西球馆。  

“嘿,迈克尔,好久没见了。”  

李坝微笑着走向了乔丹,向他伸出了右手。  

“嘿,铁锤,你的精神不错。”  

乔丹也热情地伸出了右手。  

二人握手的那一刻,被大量的媒体镜头定格了。  

巴克利有些感慨地说道:“两代篮球之神,全都是攻防兼备,乔丹是最伟大的进攻型篮球之神,而李坝是最伟大的防守型篮球之神。我真的希望他们能生在同一个年代,我想知道他们到底谁更强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