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恶鬼来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陈宁泰想起了一桩数十年前的往事。  

那时候佘山坊市还未成立,犹在拉锯战的谈判过程中。  

而他陈宁泰也不过是七十岁,刚刚踏入筑基期,正值“风华正茂”之龄。  

也就是那一年。  

一夜之间,沧夷卫西南的一座大型凡人庄子,上千口人全部死于非命。  

他和父亲闻讯后紧急前去查探,发现那些死尸皮肉都呈青白之色,临死前双瞳中充满了恐惧。  

更令人惊异的是,足足死了上千人,可庄子里却连半条游魂也没发现。  

虽然凡人神魂孱弱,近乎于微,一旦离体后消散也快。  

可若是死前情绪波动剧烈,或是现场环境特殊,还是有一定几率诞生游魂、甚至是出现怨魂的。  

庄子里一下子死了上千口人,死状又如此惨烈,正常来讲怎么着都会诞生一些游魂的。  

凭借多年经验,父亲推断这些凡人在死之前,就极有可能被人抽走或吞噬了生魂。  

其中可能性有很多,例如修炼鬼魂类功法的邪修,需要吞噬生魂来壮大自身,或是祭炼邪器等等。  

也有可能是某种噬魂类的妖兽、鬼物。  

虽说沧夷陈氏只管辖本地修仙势力、以及灵脉、灵矿、灵田等资源点,并不涉及管辖凡人城镇、村庄。  

但无论如何,这座凡人庄子也算是在沧夷陈氏势力范围内,影响如此恶劣,陈氏不能不管。  

而就在他们追踪调查此事之时,岭北卫也发生了同样的灾祸。  

因此,当时他父亲陈玄墨立即组织三大家族联手调查追踪此事,拉开了大搜查网。  

一番拉扯后,他和父亲成功拦截住了一伙叫做皮山三鬼的邪修团伙,双方发生了一场恶战。  

陈宁泰至今清晰记得,那皮山三鬼乃是罕见的三胞胎修士,联手配合起来极为难缠。  

刚筑基的他对付其中一个都十分吃力,只能辅助配合父亲,形成一个二打三的局面。  

可那时候的父亲修为已经达到了筑基期六层巅峰,距离后期也不过是一线之隔,他老人家修行的法门,正是赤阳真诀筑基篇,乃传承自云阳宗的十三门正法之一。  

父亲一身赤阳真火对邪鬼修士颇有克制,再加上玄墨灵剑和他陈宁泰之助,他竟以寡敌众,硬生生斩杀了皮山三鬼的老大。  

稍稍可惜的是。  

皮山三鬼遁术了得,再加上老大鬼一拼死掩护,倒是叫另外两鬼侥幸负伤遁走。  

之后,他们从鬼一的尸体上,搜到了三分之一的功法残篇,名为冥火噬魂诀。  

从残篇的描述中推断,这竟是一门直指金丹大道的邪修功法。  

而后又通过打探才知道,原来这皮山三鬼竟是散修奇遇出身,身为三胞胎的他们,无意中闯入了一位古代金丹邪修的秘府。  

三兄弟得到了传承后,一开始还十分低调,等到了筑基期后便开始兴风作浪。  

大吴国三大修仙势力中,竟有云阳宗与万花谷两大势力,都对他们下了通缉令,将其列入了黑榜之中。  

也是因此,陈氏用鬼一的头颅、缴获的功法残篇、以及一柄邪器冥火刀,在宗门内换取了大量贡献。  

此战之威,也令赤虬老祖和广陵老祖十分钦佩,直接推动了合作筹建佘山坊市的谈判和进程。  

毕竟这两位老祖都不是家族创始者,虽然也经历过一些大风大浪,但终究没有击杀筑基期修士的记录。  

往昔种种,飞速在陈宁泰的脑海中掠过。  

他后背湿漉漉的,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  

若非这份情报,他都已经忘记数十年前的这桩陈年旧事了。  

皮山三鬼,不,二鬼!  

临海卫!  

这些线索在陈宁泰脑海中串联了起来。  

“好一个临海白氏,竟敢勾结邪修!”他脸色铁青的站起身,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  

他宁愿自己是错判,劳师动众半天最后也不过是虚惊一场,一旦判断成真,对陈氏而言怕是要面临一场劫难了。  

很快。  

便有两道传讯符从青玉崖激荡而出,飞向了岭北郑氏和南岳赵氏。  

沧夷陈氏与临海白氏的恩怨,他们碍于顾忌不能随意插手,但是对于黑榜邪修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肯定是同气连枝。  

两位老祖收到飞符传讯后,定会立即驰援。  

否则,他们这个姻亲联盟关系,怕是会在事后彻底分崩离析。  

“希望还来得及。”  

陈宁泰面色难看的喃喃自语,随即抬手丢出了一枚玉符。  

玉符升空,随即爆裂成了一团赤红色的烟花,于半空中勾勒出了一柄巨型血斧的图案,久久不散。  

与此同时,陈氏的护山阵法小五行阵启动,分列五个方位的五行之力升腾而起,五种颜色彼此交织,相生相克,融为了一体。  

一道白茫茫的巨大护盾,将陈氏主宅笼罩在内。  

这种护山阵法具备极其出色的防御力,平常不会随意开启,可一旦开启,哪怕是筑基期修士全力出手,在短时间内也休想攻破!  

但同样,这也是個烧灵石的熔炉,开启后每时每刻都是经费在燃烧。  

就在陈宁泰启动紧急预案的同一时间。  

沧夷山西南角,古木参天的密林内。  

偷偷潜到主宅附近,隐藏起来准备等到夜深人静时偷袭陈氏主宅的皮山双鬼,同样看到了天空中那枚巨型血斧图案烟花。  

两鬼四目瞪大,眼神吃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