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宝(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涉及盐业的士族,想法是一致的!  

今后工部只负责产盐,盐引要去各地官府购买,由各地的民部属官负责。  

之所以搞出个“盐纲凭证”,是为了先收割一把,之后的盐引的定价权,也在白图手中,还可以继续细水长流。  

在地方官府贩卖盐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借助盐引价格的不同,来变相吸引“商屯”。  

比如今后如果和曹操对峙,白图就可以在合肥、寿春低价出盐引,但进献粮食交易,这样只要盐商有利可图,会自发的在淮南垦荒种粮——明代就是这么做的。  

庞统和郑氏等十七家人,全都确认过,没有人放弃优先购买权…  

当十七家的负责人,看到一位位曾经对“白公盐”不屑一顾的同行,此时“真香”的向庞统表达着自己对白公的忠心,以及对江东盐业发展的支持,不由得相互鄙视起来。  

“既然十七家都没有放弃,那么就竞价最后的七份盐纲,你们十七家之后按照竞价结果的最低价,来支付盐纲费用。”庞统说道。  

这就已经算是,白图对他们的特殊扶持。  

而就在这时,一位侍从推着一辆小推车上来,台面上还盖着红布。  

大家都猜到,这应该就是盐纲的凭证,当然…实际上大家也都知道,这应该只是象征意义,实际上谁家有资格、谁家没资格,是留档登记的。  

然而就在庞统,将红布揭开的时候,众人却不由得一阵傻眼。  

换成是现代人,肯定不会有这种反应,不就是…一堆玻璃奖杯吗?看起来还雾涛涛的,要多不值钱、有多不值钱!  

就是一个玻璃“奖杯”,造型没有多艺术,十分的死板,上面有个“盐”字的烫金字。  

不过在没有见过玻璃、只知道精美的水晶是稀罕东西的东汉末年,一尊几乎透明的玻璃奖杯,直接被认为是类似水晶的珍宝!  

后世二十世纪,考古学家在挖掘一座战国古墓时,就曾在里面发现一只“玻璃杯”,看起来和家用的玻璃杯很像,一度被认为是盗墓贼随手留下的,甚至沮丧的认为,该古墓被盗墓贼光顾过。  

然而后面的发现,却令人惊奇,古墓的保存十分完整,而且…哪个盗墓贼,会用玻璃杯在古墓里喝水?为了多喝热水还拎了暖壶不成?至少也带个行军壶吧!  

后来经过化验发现,那是一整块水晶雕琢的国宝——虽然看起来就是个玻璃杯。  

“这是…”陆怛也吓了一跳。  

“盐纲凭证。”庞统仿佛没有发现大家的情绪一样,平淡的回答道。  

奢侈!  

仅仅是这凭证的象征,就透着一股暴发户…不,是尊贵的味道!  

“这些…是水晶雕琢的吗?”陆怛疑惑的同时,脸色也十分纠结。  

如果真是白图掏空了府库中大块的、最剔透的水晶,制作了二十几座盐纲凭证,那论败家,江东豪族愿意集体称白图为最强!  

“无可奉告,不过…这东西虽然不会轻易腐坏,但很脆,要小心收藏。”庞统说道。  

陆怛似乎听出了一些什么,试探的问道:“那不知道除了作为盐纲凭证的象征之外,这些‘白公晶’制品会卖吗?”  

“主公说过,这些绝对不能叫‘白公晶’…”庞统认真的说道。  

只有这个,白图一定要拒绝!  

陆怛闻言不由得眼前一亮,听这意思…这些果然是人造的!  

马上陆怛渴望的看向了陆康,除了海盐之外,这些白公…咳,这些疑似水晶的珍宝,是不是也可以合作买卖?  

只是不知道产量如何…  

庞统暗暗一勾嘴角,果然使用些玻璃,来做盐纲是正确的,在心理上就提高了盐纲的价值!  

转眼七座盐纲凭证,已经竞价出去了三座,就在这时…有人来禀报,说是甘太守的船队已经入港。  

于是庞统宣布暂缓剩下的四座盐纲的竞价,先去迎接甘太守…  

虽然心急的人有不少,但却没人敢拒绝,哪怕他们并不在意那点鱼,不过堂堂太守亲至,他们去迎接一下不是应该的吗?  

哪怕在太平时候,太守可也是秩两千石的地方大员,而在如今的年景,太守更是位高权重的象征,尤其是…这位甘太守还是有名的属狗脸,谁敢不给他面子,就算是陆家他都敢上门泼粪…l0ns3v3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