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多面华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建安元年八月,华歆、王朗辞去郡守之职,白图多次请见相邀后,入幕州牧府——反正传言里是这么说的。  

只是文书还没有到朝廷。  

州牧府对外也已经公布了两人的任命,华歆为礼部的大祭酒、教化郎,王朗为刑部司部。  

大祭酒,是只有礼部才有的职位,等同于司部,相当于“名誉司部”。  

至于礼部的正职司部,白图已经交给了孔融——不是孔融的能力有多强,而是我因为孔融现在已经醉心于著书!  

除了切韵之外,白图又整理出了不少经义方面的资料,交给孔融著书立说。  

一部切韵就已经足以令孔融,在同为“大儒”的行列中脱颖而出,而且白图秘密交给他的几部经义注释,更是令孔融感觉…自己能上天!  

当然白图选择的,都是经过了时代的考验,并且和他的理念,没有直接冲突的经义解读,并且是逐步交给孔融的。  

孔融是个很情绪化的人,为了给曹操添堵,他可以手撕儒家孝道…  

白图也正是确信,孔融渐渐“倾心”于自己之后,才将一部部经义学说,秘密的交给孔融。  

一开始孔融在震惊白图的博学的同时,还坚决拒绝这种夺人文功的行径,不过…现在已经真香。  

一来是已经习惯,二来…孔融也不蠢,他已经渐渐意识到,白图将文功让给他,是因为白图根本不需要什么“文功”,而是需要更加切实的东西。  

比如,一个可以为了白图,而从“不同角度”来解析经义的儒林领袖…  

从孔融坦然接受自己的赠礼的时候开始,白图就已经知道,现在的孔文举能为了他而六亲不认!  

白图也盼着,等到小王成长起来、老孔文名大成,到时一个造假、一个注释,双剑合璧,天下无敌——我说圣人怎么说、怎么想,圣人就是怎么说、怎么想。  

礼部有掌教化、察举官吏的职责,礼部的司部必须是白图信任的人,而孔融现在就满足这一条件。  

不过现在的孔融,虽然也是大儒名士,但却并没有儒林领袖的地位,所以白图特地在礼部设立了大祭酒的虚位,以免这些大儒相互不服,毕竟文无第一。  

实际上孔融才更像是“大祭酒”,真正司部的工作,反而都是华歆在代劳…  

对孔融,白图是真正的放心,因为孔融本身已经沉迷著书立作,追求的是文功盖世,而不是礼部的权力。  

对真正负责礼部的华歆,其实白图也比较放心。  

虽然华歆有其不光彩的一面,比如…著名的衣带诏事件后,曹操派人逼宫,擒杀伏皇后和皇子的时候,这带兵入宫的人就是华歆,在艺术创作中,更是华歆亲手将藏在墙里的伏皇后,薅着头发扯出来。  

老曹死后,曹丕动了篡位的心思,其他魏臣都还在犹豫的时候,华歆已经带着自己起草的矫诏逼宫去了…  

这形象怎么也算不上正面,也就能在“俱乘船避难”的故事里,踩一踩王朗,进入道德鄙视链的倒数第二层。  

但是白图更看中的,是华歆在曹魏时的表现。  

曹丕上位后,各大世家已经逐渐完成了门阀转型,九品中正制火热出炉,各大门阀开始在各个方面延伸自己的触手。  

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三府向曹丕提议,以后任命人才只看他的品德,不需要考教他的经义,但是这一提议,被华歆力压下去。  

表面上看三府说的挺有道理,白图之前也觉得,读经义无非是了提高自身的品德,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死书一本的经义,总有过时的时候。那直接看品德不就好了?何必非要考教经义?又不是不读经义,就没有道德…  

但白图现在也是做了功课的,所以对这“插曲”的理解也不同,从道理上来说,似乎三府说的很有道理,然而实际上却还要结合一点来看——“品德”是怎么考量的?是看名声!名声是哪来的?吹出来的…  

以当时的魏国环境,有人帮着吹的才有名声,普通老百姓、乃至于寒门子弟,朝内朝外没人站台,哪来的名声?  

也就是说,所谓的“品德”,完全是这些门阀的垄断资源,他们说有品德、才算是有品德。  

这种情况下,华歆能够恪守底线,至少留了个考核标准,已经是对曹魏制衡门阀势力,做出了巨大贡献。  

换成是曹叡时期,门阀已经全面崛起的时候,曹叡明确的说“品德对于朝廷来说,只是画出来的饼”,期望可以唯才是举,然而却被大势已成的门阀阶层三番五次的怼回去…  

而华歆在豫章期间,白图也看过其举荐之人,确实多是真才实学之辈,而且不乏没什么背景的。  

对比来看,华歆至少在选才任能方面,是很有底线的,人品高到天花板,白图不用担心他在礼部,会倒向世家势力。  

甚至这样想来,华歆一个道德底线完爆众门阀的人,后来被谁搞臭了,也似乎有些门道儿。  

同时华歆也在白图“诱导”下,举荐了管宁和邴原——这三人也被合称为“一龙”,华歆还被称为龙首。  

“子义在辽东时,听说过两位先生吗?”白图私下里向太史慈问道。  

太史慈当初擅毁刺史上书后,也曾经当过“逃犯”,并且和许多人一样,将辽东当做是避祸圣地。  

管宁和邴原,在乱世来临之后,也同样是去了辽东——每每中原大乱时,都是辽东的发展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