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三选一(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指挥部帐篷内,苏七月的一番话,让大家不由得陷入了深思。  

要说师旅一级的对抗,W旅的这些干部们早就已经不陌生了。  

像乔松林、蔡国华这样的W旅“老人”,甚至在苏七月转任过来之前,就已经经历过很多次。  

而副旅长赵海、参谋长李瑞峰,在来到W旅之前同样是战场经验极其丰富的人物。  

他们对于这种级别的对抗,绝对是有一定的心得体会。  

按照他们之前的思路,W旅这次既然是主守的一方,那么对于单个阵地的守护,和多阵地之间的协防,就显得格外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保证正前方阵地的防御力,才应该是重中之重吧?  

可是听苏旅长现在话锋里的意思,似乎他准备将一部分兵力布置到后方两处高地中间的空白区域。  

这样的布置,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如果人家C师从头到尾都不饶道两个高地的后方,只在前线攻坚的话,那这个布置就白费了。  

而要想填补两处高地之间的大片空白,至少也要有一个合成营的兵力才够。  

本来W旅的总兵力在面对兵强马壮的C师时,就有些捉襟见肘。  

现在再平白少了一个合成营的兵力,那正面战线的劣势就更加明显了。  

这样浅显的道理,大家相信苏旅长肯定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可他依然开了这个话头,显然还有后招要发。  

思忖至此,乔松林就忍不住开声发问道:“旅长,真的要派一支主力部队去后方守着?”  

他是目前W旅班子成员中资历最深的一个。  

当初W旅完成师改旅的时候,他就是政委。  

苏七月刚转任的那会儿,还得算是他的下级。  

虽说苏七月现在的身份、地位早已经今非昔比,但是对于这位老领导搭档,他还是很尊重的。  

此时听了乔松林的问题,苏七月很快做出了解答。  

“是的,政委。不管C师最终会不会从这个方向来突击,我们后方这么大的空当,肯定是要设防的。否则的话,那和开门揖盗也没什么分别。”  

苏七月的第一句话,就引得大家纷纷点头赞同。  

确实,1793高地和1822高地之间的这片空间,实在是太重要了。  

一旦敌人从后方突破,占据了这片区域,那两个高地互为犄角的优势将荡然无存。  

在兵力明显弱于敌人的情况下,中间地带被占领,也就意味着W旅将要被人家切割成两半。  

到时候,C师只要用火力压制住其中的一个高地,那另一处高地恐怕就危险了。  

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苏七月才坚定地表示要在两个高地中间设防。  

即便是为此要搭进去一支合成营,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只要中间区域一直在自家红方的掌控之中,那么C师对任何一处高地的进攻,就要受到双重牵制。  

苏七月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朱海鹏和他的人无法集中全部火力来拿下两大高地之一。  

除非朱海鹏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和自己拼了。  

否则的话,他就只能按部就班地来展开攻势。  

苏七月对朱海鹏的了解是非常深的。  

他知道,朱海鹏此人十分擅长于用奇招。  

按部就班地打阵地战,绝非其所长。  

只要将对方逼得和自己打阵地战,那胜利的天平无疑将向自家W旅倾斜。  

当然了,这些话苏七月自然不会全盘给部下们说出来。  

他不是故作高深,而是希望自己手下这些干部能在战场上能够多思考、多提高。  

毕竟,自己未来肯定是要卸任旅长一职的。  

自己离开之后,无论是赵海还是李瑞峰接任旅长,面临的压力肯定都不小。  

有机会让他们多历练一下,对他们个人和对W旅的未来,都是很有帮助的。  

乔松林不知道苏七月此时心中的想法如此复杂。  

听了苏七月的理由,他就轻轻点了点头道:“旅长这么说,确实是有道理的。虽然我们在两处高地的防守看上去都很严密,但是中路大开之后,以C师的火力,完成强行突破不是什么难事。”  

乔松林对C师的了解不低,之前就曾经去C师考察、学习过。  

C师两大机步团的冲击力,在整个军区都是赫赫有名。  

几年前和同集团军兄弟部队——A师的三番战中,C师的两大机步团,就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说乔松林对自家W旅的几个装甲步兵营的战力也很信任。  

可营级单位和团级单位比起来,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尤其是绝对数量上的差距,很难来弥补。  

即便装甲步兵1营、2营都已经完成了数字化合成的改造,纸面实力上也要远逊于对手。  

有了这样的顾虑,乔松林对于苏七月分兵中路的做法,自然不会再有异议。  

乔松林说完话之后,副旅长赵海、参谋长李瑞峰也分别点头表示同意。  

蔡国华和邱洁茹、窦志刚这两个副参谋长,也随之附和。  

定下了第一步的作战部署,苏七月就点了装甲步兵1营的名。  

“瑞峰同志,后方中路的守护,就交给董文杰他们营。待会儿部署结束之后,直接让他们先过去。”  

“是,旅长。”李瑞峰应声点头道。  

苏七月微微颔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