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时机刚刚好(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报告,雷达探测到前方有敌方小股装甲部队靠近。”  

“报告,b区域敌方阵地,疑似有兵力调动。规模:一个营…”  

广阔的沙丘上,苏七月正不停汇拢着通讯排、电子对抗排等各单位从前方传来的即时信息。  

“立即变换阵型,坦克连突前,侦察排紧随其后。其余装甲步兵连居中,掩护火力连继续前进。”  

苏七月很快下达了指令。  

“是,营长!”  

通讯员二话不说,立刻开始执行命令。  

刚刚处理完自家数字化合成营这边的信息,马小帅又带来了新的情况。  

这位“作战参谋”开着一辆步战车,快速到了苏七月指挥车的旁边。  

“营长,特战旅阵地雷达发现情况。红方的一支作战部队,正在从他们的守区出来,正在追击特战旅和咱们换防的地面部队!”  

苏七月闻言,就自信地一挥手道:“早在意料之中。”  

“通知特战旅的地面部队继续突进,不要管追兵。因为他们很快就没法追击了…”  

“是!”  

马小帅应和一声,很快驾车离去。  

苏七月拿起手边的电话,很快拨通了一个号码。  

“王副营长,12点方向,15公里距离,自行榴弹炮连准备进入攻击状态。”  

“不需要精准打击,只需掩护换防的友军加速即可。”  

“明白!”  

将所有作战安排都落实之后,苏七月就拿起望远镜,眺望起来。  

c军区导演部。  

看着屏幕上苏七月下达一系列指示,几位大佬脸色各异。  

杜仲平紧盯着苏七月看了半晌,感慨地叹了口气,却没有多说什么。  

李振祥的双眼之中,则是充满了欣赏。  

至于田松仁,虽然不太明白苏七月的一些作战思路。  

但是对他有条不紊地指挥,还是很认可的。  

眼看着最前排的三位大佬都不吭声,后排的c军区副参谋长向强军就忍不住对秦忠培发问了。  

“秦部长,这个苏七月后一个指示,我们都能看明白:那是要掩护蓝方驻守的特战旅向a区域快速推进。”  

“但是他这前一道命令,到底是怎么想的?”  

向强军一脸懵圈地问道:“这种突进方式,坦克连是最容易暴露目标的。”  

“如果红方及时察觉到了他们这个阵型变化,并派出火力营予以覆盖打击。苏七月他们的坦克连,怕是要损失惨重啊。”  

很显然,有这样疑惑的,不是向副参谋长一个。  

他身后的c军区几位二级部门的主官,也都有些不解。  

秦忠培对此同样有些疑惑。  

不过,他对苏七月本人是有着绝对信心的。  

秦部长确信,苏七月的第一个安排,肯定是大有深意。  

当下他就笑了笑道:“向副参谋长,坦克连是数字化合成营的主力部队。这一点,苏七月不可能不明白。”  

“他既然改变了阵型,让坦克连突前,肯定是为了后续的变化。”  

“咱们不需要着急,只需要继续观察,就能揭晓答案了。”  

秦忠培的话,同样传到了第一排三位大佬的耳中。  

杜仲平呵呵一笑,转头看向胸有成竹的李振祥:“振祥,苏七月的这个动作是什么目的,你应该猜到一些了吧?”  

李振祥迎向总长的目光,微笑着点头道:“总长,您也是一样吧?”  

杜仲平大笑一声,算是默认了李振祥的话。  

看着这两位打哑谜,另一边的田松仁就有些挠头。  

他刚想着要不要出口问一问,身后就传来了一阵惊呼。  

“不会吧,蓝方这个师侦营这么莽撞?自家空中部队的支援还没到,就和对方交上火了?”  

田松仁愣一下,连忙看向了大屏幕。  

果不其然,画面上,师侦营的四个连队已经展开阵势,同时对红方两个团的先头部队发起了冲锋。  

2个轮式装甲车侦察连、1个6轮装甲侦察车连、1个重型装甲侦察车连。  

这样的兵力,对上红方a师一团、二团的两个装甲营,看上去实力完全不对等。  

一旦正面冲击未果,t师师侦营很可能陷入重重包围之中。  

而此时后方t师的前来支援的一个团,还离得很远。  

再其赶过来之前,怕是师侦营早就被人家吃得干干净净。  

就在大家对t师师侦营的莽撞做法暗暗不解的时候,炮火声已经响起。  

师侦营因为部队的机动性强大,占据先手是一定的。  

几发火炮直接命中,红方一团一营的一个装甲步兵连,顿时损失了两架步战车。  

受到攻击之后,一营反应也算迅速,很快就调整了阵型。  

他们一边将受损严重的一个连后撤,同时指挥后面的连队从两翼尽快支援上来。  

然而一营的其他连队还没来得及上来,师侦营的另一波攻击又到了。  

由于师侦营阵型早就分散开、呈扇形状。  

因此他们能够同时攻击敌方阵地的点,要比对方多得多。  

红方受到的攻击,几乎是连续性的。  

只交火了片刻功夫,红方一团一营和二团一营的两个连,就损失过半。  

眼看着己方先头部队损失严重,红方两个团只能暂时停止冲锋,先整好阵型。  

等他们重新集结好之后,师侦营的主力已经冲到了他们的右侧,又拉开一段距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