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像他这种人(2/3)
了,“那边那园子是我买的,我就住这附近了,以后是要常来的,你太客气啦!”
“要的要的!您是大老板!那个…我想重新做一块招牌的,最近一直在想,要找个名人给写个字,您看您方便不方便,给我写个招牌的!”
曹玉昆又愣,勺子里的馄饨都停在那里,好半天才哈哈地笑着说:“不成啊老板,我写不来毛笔字的!不是不帮忙,是真不会!”
“没关系的,您随便写写,就一定是好字!”
曹玉昆哈哈大笑,连连摆手,忽然伸手一指,居然指向了自己,“你真要找人给你写招牌,你找她,赵主任给你写字,很有面子的!我也要找她写字的!”
赵晓兰哭笑不得。
之前两个人单独喝酒,倒是聊过这个,曹玉昆也去过赵晓兰的院子,见过她的书案和她的字,当然知道她会写。
赵晓兰的父亲很爱写毛笔字,赵晓兰从小学过,也算是有点基本功,后来闹离婚那段时间,她压力很大,就又把毛笔字给捡起来了。
再后来离婚了,因为生活里连个男人也没有,一个人的日子,既清净又无聊,干脆就也一直没丢,说话间到现在也有几年的功夫了,就连自己的老父亲,上次过来小院子,一来看看自己租的房子,二来也有劝自己回去相亲的意思,看过自己最近写的字,也是好不容易夸了一句,“有点笔力了。”
可是给人写字,自己还自认不够格。
不单纯是字好不好的关系,主要是牌面还不够。
但曹玉昆硬要往自己身上推,茶馆老板顺势就求上了,赵晓兰也是没办法,想了想,忽然说:“这样,我给你写,落款提上曹老板的名字,只要他认,那就是他的墨宝,老板你看行吧?”
老板拍手叫绝。
曹玉昆哈哈大笑。
他身边的两个丫头也都跟着哈哈大笑。
总算把这件事给应付过去了…
他们三个人也很快吃起东西来,赵晓兰本来觉得尴尬,自己跟他们小三口坐一块儿,很怕被人误解,就想着赶紧吃完,但到了这个时候,听他们小三口就坐在自己身边,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家常,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八卦心的怂恿,她竟又刻意地放慢了吃面的速度…
他们三个聊天,信息量很大呀!
而且不止是三个人的事儿,这里面甚至牵涉到了很多生意上的事情!
“嗯,我过几天就去首都…你真的确定要在首都拿地建厂子?咱们就是个饮料厂,有必要去那么贵的地方拿地?”
“要的,要拿地就拿首都的地。”
“好吧!对了,陶主任那边越做越大,可能是因为出口转内销的名头?他昨天下午还给我打来电话,说以后只是他做的魔都那边,每个月两百吨问题不大,你看,要不要接下来我,或者陶主任带头,咱们认真做一做附近这一片市场?”
“不做,没到时候!让陶主任在魔都那边多少卖一点就成了!一个魔都,每个月才卖两百吨,就说明这个市场还支棱不起来,现在甚至可以算是当成一种奢侈饮料在卖,靠这个,成不了事!”
“好,我明白了。”
“佳颖,你们别说这些啦,我听不懂,听的头疼!”
“哈,好吧,吃饭!”
但赵晓兰却忽然开口了,“玉昆,之前听佳颖说,你要投一笔钱,专门做一家生产饮用水、矿泉水的企业?”
见曹玉昆点了点头,赵晓兰马上说:“说是打算要去千岛湖?”
曹玉昆已经笑起来了——是的,他是个聪明人,肯定是一耳朵就听懂了。
于是没等他说出那拒绝的话来,赵晓兰已经果断抢先开口,“咱们这石门江的水那么好,新安江也从咱们县里过境,你看,做生不如做熟啊,你要开饮用水的企业,干嘛要跑去杭城?千岛湖在咱们的下游啊,还能比咱们这里水更好?”
说完了,她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曹玉昆只是笑,一边笑一边吹着他勺子里的馄饨。
停顿了好一阵子,一直到赵晓兰都觉得有点心浮气躁了,他才终于开口,“晓兰姐,我在咱们县的投资,已经不少啦!不能把饭都捞到自己碗里吧?”
赵晓兰应声作答,“那怎么了?这里是你的老家,是你的根啊!你的爸妈在这里,你的…娘子在这里,将来,你的孩子还会在这里长大!别人只怕根基扎的不够深,只嫌产业不够大,你还怕投资太集中了?”
曹玉昆摆手,似乎是很不愿意就这个话题再谈下去了,不再接口。
之前闲聊时,从黄佳颖那里意外得知这个消息,赵晓兰没敢耽误,第一时间就报上去了,县里几个领导甚至为此专门开了个小会,她也参与了,大家一致讨论,曹玉昆是想分散投资。
这个事儿,县里倒也不大好劝。
做生意的人,尤其还是在国内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有着过去几十年的动荡,会想要分散投资,跟别的地方也搞好关系,固然会让本地不喜,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万一你这边忽然上来一个对我有恶意的主官,她动辄就要找我的茬,收拾我,我怎么办?基业全在这里,人家要弄死我我也没招啊!
分散投资就不一样了,我在两个地方、三个地方,同时都有大笔的产业,和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力,你某个地方就不敢逼我!
因此那次开会,商量来商量去,县里还是决定,不能主动
“要的要的!您是大老板!那个…我想重新做一块招牌的,最近一直在想,要找个名人给写个字,您看您方便不方便,给我写个招牌的!”
曹玉昆又愣,勺子里的馄饨都停在那里,好半天才哈哈地笑着说:“不成啊老板,我写不来毛笔字的!不是不帮忙,是真不会!”
“没关系的,您随便写写,就一定是好字!”
曹玉昆哈哈大笑,连连摆手,忽然伸手一指,居然指向了自己,“你真要找人给你写招牌,你找她,赵主任给你写字,很有面子的!我也要找她写字的!”
赵晓兰哭笑不得。
之前两个人单独喝酒,倒是聊过这个,曹玉昆也去过赵晓兰的院子,见过她的书案和她的字,当然知道她会写。
赵晓兰的父亲很爱写毛笔字,赵晓兰从小学过,也算是有点基本功,后来闹离婚那段时间,她压力很大,就又把毛笔字给捡起来了。
再后来离婚了,因为生活里连个男人也没有,一个人的日子,既清净又无聊,干脆就也一直没丢,说话间到现在也有几年的功夫了,就连自己的老父亲,上次过来小院子,一来看看自己租的房子,二来也有劝自己回去相亲的意思,看过自己最近写的字,也是好不容易夸了一句,“有点笔力了。”
可是给人写字,自己还自认不够格。
不单纯是字好不好的关系,主要是牌面还不够。
但曹玉昆硬要往自己身上推,茶馆老板顺势就求上了,赵晓兰也是没办法,想了想,忽然说:“这样,我给你写,落款提上曹老板的名字,只要他认,那就是他的墨宝,老板你看行吧?”
老板拍手叫绝。
曹玉昆哈哈大笑。
他身边的两个丫头也都跟着哈哈大笑。
总算把这件事给应付过去了…
他们三个人也很快吃起东西来,赵晓兰本来觉得尴尬,自己跟他们小三口坐一块儿,很怕被人误解,就想着赶紧吃完,但到了这个时候,听他们小三口就坐在自己身边,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家常,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八卦心的怂恿,她竟又刻意地放慢了吃面的速度…
他们三个聊天,信息量很大呀!
而且不止是三个人的事儿,这里面甚至牵涉到了很多生意上的事情!
“嗯,我过几天就去首都…你真的确定要在首都拿地建厂子?咱们就是个饮料厂,有必要去那么贵的地方拿地?”
“要的,要拿地就拿首都的地。”
“好吧!对了,陶主任那边越做越大,可能是因为出口转内销的名头?他昨天下午还给我打来电话,说以后只是他做的魔都那边,每个月两百吨问题不大,你看,要不要接下来我,或者陶主任带头,咱们认真做一做附近这一片市场?”
“不做,没到时候!让陶主任在魔都那边多少卖一点就成了!一个魔都,每个月才卖两百吨,就说明这个市场还支棱不起来,现在甚至可以算是当成一种奢侈饮料在卖,靠这个,成不了事!”
“好,我明白了。”
“佳颖,你们别说这些啦,我听不懂,听的头疼!”
“哈,好吧,吃饭!”
但赵晓兰却忽然开口了,“玉昆,之前听佳颖说,你要投一笔钱,专门做一家生产饮用水、矿泉水的企业?”
见曹玉昆点了点头,赵晓兰马上说:“说是打算要去千岛湖?”
曹玉昆已经笑起来了——是的,他是个聪明人,肯定是一耳朵就听懂了。
于是没等他说出那拒绝的话来,赵晓兰已经果断抢先开口,“咱们这石门江的水那么好,新安江也从咱们县里过境,你看,做生不如做熟啊,你要开饮用水的企业,干嘛要跑去杭城?千岛湖在咱们的下游啊,还能比咱们这里水更好?”
说完了,她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曹玉昆只是笑,一边笑一边吹着他勺子里的馄饨。
停顿了好一阵子,一直到赵晓兰都觉得有点心浮气躁了,他才终于开口,“晓兰姐,我在咱们县的投资,已经不少啦!不能把饭都捞到自己碗里吧?”
赵晓兰应声作答,“那怎么了?这里是你的老家,是你的根啊!你的爸妈在这里,你的…娘子在这里,将来,你的孩子还会在这里长大!别人只怕根基扎的不够深,只嫌产业不够大,你还怕投资太集中了?”
曹玉昆摆手,似乎是很不愿意就这个话题再谈下去了,不再接口。
之前闲聊时,从黄佳颖那里意外得知这个消息,赵晓兰没敢耽误,第一时间就报上去了,县里几个领导甚至为此专门开了个小会,她也参与了,大家一致讨论,曹玉昆是想分散投资。
这个事儿,县里倒也不大好劝。
做生意的人,尤其还是在国内这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下,有着过去几十年的动荡,会想要分散投资,跟别的地方也搞好关系,固然会让本地不喜,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万一你这边忽然上来一个对我有恶意的主官,她动辄就要找我的茬,收拾我,我怎么办?基业全在这里,人家要弄死我我也没招啊!
分散投资就不一样了,我在两个地方、三个地方,同时都有大笔的产业,和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力,你某个地方就不敢逼我!
因此那次开会,商量来商量去,县里还是决定,不能主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