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至于这么卑微吗?(2/3)
石门酒现在就差不多已经摸到了。
有没有办法继续往上走?有!过几年就是好时候了——央视的标王一出,就连曹玉昆后来刷某音,都刷到过关于鲁省白酒行业的起伏兴衰的故事,什么孔府家酒、孔府宴酒,什么秦池特曲,标王一上,唰的一下,就从一个地方小酒厂,一跃成为年销售接近十个亿的大佬了!
但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自身没有那个绝对实力,一夜之间靠广告吃成了一个大胖子,一旦失去了广告的加持,自身的成色迅速就暴露出来——印象中,那个秦池特曲蝉联了两届的央视标王,却在第二届的时候,还在标王的位子上坐着呢,自身就崩了!
产能都不够卖,怎么办?川酒滚滚入陕东,一勾兑,直接上市!
时间稍微一长,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甚至还不如就像老岳父这样,稳扎稳打的守住这一块市场呢!这东西只要稳住了,把住质量关,其实并不太容易出什么大篓子,这是可以传给宋玉淮,将来甚至能再传到下一代的一笔稳当生意。
但是很显然,老岳父不但已经看清楚了白酒的发展局限性这一问题,而且,他似乎还并不太愿意只是就此守住这份产业,所以,他已经在摸索新东西了。
“黄酒…在红空那边据说卖的还行,因为据说当年有不少苏浙沪的大商人去了红空,他们爱喝黄酒,所以带动的红空那边,是有一定这种风气的,但是,恕我直言,市场也很有限,不要抱太大期待!”
饮料在红空大获成功,曹玉昆在那边,就算是站稳了脚跟了,也有了自己的畅通的出货渠道了,那么在他而言,乃至于在富平这边的整体社会观念而言,拉扯着老岳父、大舅哥,跟着也在他这条线上赚点钱,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曹玉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十九岁年轻人,他愿意帮忙,但却绝不可能大包大揽的冲他们拍胸脯。
“唔…”
宋红星缓缓点头,继而却是忽然问:“那你觉得,我要是做料酒呢?”
“呃…”
这回曹玉昆是真的愣了几愣,心念电转之间,他沉吟了下来,过了好大一阵子,才说:“阿伯,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料酒这个行当,的确跟酿酒挨得近,往这方面试一试,的确是个好主意。你让我想想…”
大家都停下动作、都看着他。
片刻后,他诚恳地说:“慢慢建厂,慢慢摸索,先小批量出货,试一试市场的反应,我可以帮忙往红空那边卖一卖,但是不要着急,我觉得,料酒这一类厨房调味品的黄金期,还没来…唔…得大概再过几年吧,可能是十年!等到国内发展到家家户户,至少是有那么几千万人是天天都吃肉的时候,它的市场就要来了,到那个时候,您差不多也做好准备了…您觉得呢?”
宋红星的眼睛,不知不觉的就亮起来了。
他看着曹玉昆,语调虽缓,心情却迫切,“阿昆你觉得,国内再有十年,就能做到让至少几千万人天天都吃肉?”
老岳父真是个厉害角色!
他才不关心红空能卖多少,也不关心现阶段国内能卖多少,毕竟有了饮料厂的前车之鉴在那里,对他过去几十年的成功而言,算是狠狠泼了一盆凉水,现在的他,似乎并不关注这些小细节了,他关注的是国内发展的大趋势。
大约在他自己的认知和反思里,饮料厂当初没干起来,主要就是因为现在国内的消费力跟不上?——这个认知,其实还真不算错。
然而要说这个,讲真,当下放眼全球,怕是没有第二个人能像曹玉昆这样,直接给出准确无比、信心十足的答复了,“我觉得…不,我确信,十年!”
“好!那我就干料酒厂!”
老岳父一向沉稳,这个时候却是相当激动地直接拍了桌子。
然后还端起杯子,“阿昆,再干一杯!不瞒你说,做料酒,我没什么好怕的,但将来怎么才能卖好,你要给你阿伯多多参谋啊!”
“肯定效犬马之劳!您一句话!”
曹玉昆也举起杯子,以茶代酒的跟老岳父碰了一下。
喝一口放下杯子,他一回头,却发现宋玉倩正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看呢,但眼神儿却有些飘,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曹玉昆冲她笑了笑,她一下子回过神来,也羞涩一笑,却是立刻转开了目光。
就在这个时候,大舅哥却忽然也端起了茶杯,“阿昆,你帮我也想个主意!你说我现在不大不小的,老想做点事情,具体做什么呢,我又不知道!”
“你主意多,能耐大,你帮我出个主意吧!”
曹玉昆愣了一下,忽然笑起来,“放着阿伯在这里,你找我?我就还是那个办法,你去把我阿伯的章子偷出来,让他去折腾去,给你挣钱,你负责花就好!”
一整个茶室里,大家都哈哈大笑。
就连宋玉淮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起来——他的确是有些创业之心不死,但显然,饮料厂的几年经历,让他现在也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他守成嘛,就还勉强行,至少认真,但创业就…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老岳父宋红星却忽然说:“阿昆,你大哥什么性子,你也知道,是了解的,他嘛,做事情很稳当,但开拓这种事情,的确不适合他。酒厂呢,他又待不下去,不肯踏实替我做事情!”
说到这里,他叹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