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梁律(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都是在十五六的年龄。  

有人要出口反对,却听见林逸继续道,“本夫于奸所获奸夫、奸妇,登时杀死勿论,这个也不要了,男欢女爱,人之常伦,记住了,任何人都没资格随意杀人,要是不服气,就让他上告衙门.....”  

林逸向来懒散,但是为了修改大梁律,他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做准备,大梁律不厌其烦的翻了又翻。  

他不是专业法律人士,但是作为在互联网里浸泡过的网瘾少年、手机控,他却知道一些法律常识,法不强人所难。  

比如最简单的,出轨是不道德的,但是不违法。  

此刻,望着用碳笔备注的密密麻麻的大梁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不知不觉中,从早上卯时说到了下晚申时。  

期间林逸不时一口茶一块糕点,而大臣们饥肠咕噜,甚至连站都快站不稳了。  

看着吃的津津有味的林逸,大家恨不得上前去手撕了他!  

这他娘的是人干的事嘛!  

有些胆子大的,破罐子破摔,直接瘫坐在地上。  

“还有那个什么八议,本王前些日子也说过了,取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王爷英明.....”  

底下的回应声有气无力。  

他们现在已经不敢反对了。  

只求着和王爷赶紧结束,他们好快点回家。  

“各位,”  

林逸笑着道,“我也不为难你们,今天就这样吧,明天继续讨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不要像今日这样扫兴。”  

他也不好逼迫太甚,把当朝大臣给饿死,就有点过了。  

“谢王爷!”  

众大臣摇摇晃晃的磕了头后,在禁卫的搀扶下出了金銮殿,望着西斜的太阳差点没哭出来。  

这摄政王不是人!  

第二日早朝,人人都学聪明了,上朝的时候都拎了个小食盒。  

林逸接着在念他修改完的律令,完全就是一言堂,朝廷里的大臣就是他的工具人。  

第五天,他才给大臣们说话的机会,三易其稿后盖上了玉玺,昭告天下。  

举国哗然。  

许多老夫子哭得跟死了爹妈似得。  

林逸当做没听见。  

刀柄在他手里,他很任性。  

安康城府尹、大理寺、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六部集中学习林逸讲话精神,保证大梁律在实践中切实贯彻落实。  

最苦的是刚刚到安康城不到半个月的陈德胜,他曾任左佥都御史,熟稔大梁律,如今升任右都御史,掌都察院,本已千头万绪,现在还要主持培训大梁律,忙得不可开交。  

下面的府衙捕快同样不轻松,曹小环把一本厚厚的大明律遮盖在头上,叹气道,“这也太厚了。”  

哪里像三和律,统共就两张纸,总结起来就是只要不杀人放火就行,执行起来简单的很,根本就不需要动什么脑子。  

哪里像现在,需要背这么厚厚的一本。  

周寻笑着道,“听说过几日马大人要出案例考察,凡是不合格的不准再上街巡逻。”  

曹小环嘟囔道,“他自己都不一定能背的下来呢。”  

周寻道,“他们是由陈德胜大人亲自检查,不会比咱们舒服。  

再说,这安康城的讼棍可比孙兴那臭道士厉害多了,据说这大梁律刊印出来的第三天,就已经倒背如流,昨日在公堂之上,直接让马大人下不来台。  

马大人要是不会背,还不由着这些讼棍逞威风?”  

曹小环道,“你说的是唐吉玉吧?”  

周寻笑着道,“除了他还能有谁,这人嘴巴可不饶人。”  

曹小环道,“别的状师勾结官吏,包揽诉讼,都是坏的流脓,他倒是个例外,善恶分明,知道体恤百姓。  

要不然和王爷也不能给他一个‘天下第一状师’的牌匾。  

行吧,不说他了,还是来背诵大梁律吧。  

我来考你两个问题,什么叫依法治国,什么叫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是为扬善,依法治国是为惩恶........”  

周寻背诵的磕磕巴巴,但是最终还是勉强背完整了。  

麒麟宫中,德隆皇帝直接扔掉了新刊印的《梁律》,一边猛拍桌子,一边吼道,“岂有此理!  

岂有此理!  

庶子敢而!”  

之后咳嗽不止,刘朝元在他身后不停的给他顺背。  

何连看着眼前满地狼藉,只把地上的书捡了起来,陪笑道,“圣上息怒。”  

德隆皇帝气怒目圆睁道,“狗东西,你也要欺朕!”  

“不敢!”  

何连低着头道,“奴才是怕圣上气坏了身子,如此反而不美。”  

德隆皇帝道,“传那逆子来见朕!”  

“奴才遵旨。”  

何连退了出去。  

不过,却直奔司礼监。  

小喜子听完何连的话后,冷笑道,“咱们王爷岂是他想见就能见的?”  

何连跪在地上,陪笑道,“公公说的是。”  

小喜子淡淡道,“不过,还是得禀告王爷,备马,咱家进王府。”  

林逸正躺在椅子上假寐。  

小喜子一直等到林逸睁开眼,才小心上前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还摔了书,摔了茶盏?”  

林逸听说他老子生气了,也是诧异了一下。  

小喜子小心翼翼的道,“圣上这次恐怕气的不轻,已经咳出血了。”  

“那就去宫里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