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塞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刚走到凉亭,便看到了在里面暖炉上温酒的陶应义。  

陶应义光着膀子,一手端酒,一手拿着筷子,嘴巴里的花生米嚼得咔擦响,冲着潘多招手道,“潘兄弟,如果我没记错,咱俩应该是同乡,过来喝一点。”  

他老家在雍州以北,与潘多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是自古塞北是一家,言语风俗几近相同,所以真正意义上来说,他们确实是同乡。  

“多谢。”  

潘多犹豫了一下,直接坐在了边上的椅子上,接过酒杯,连着下去三杯,之后同样脱去了外面的长衫。  

伸出蒲扇般的大手,俯身在地上抄了一把雪,在雄壮的身体上擦来擦去,一点也不惧寒意。  

“哈哈,”  

陶应义大笑,竖起大拇指道,“兄弟在南地待了这么些年,依然不失我北地的豪气!  

佩服!”  

他能感觉到,身为九品的潘多并未用真气御寒,实打实的靠肉身挺着。  

“这金陵城的冷也是有限的,”  

潘多再次闷入一口酒,笑着道,“在咱老家,雪下的都埋到脖子,那才叫真冷,出外小解,都得拿根棍子。”  

“是啊,”  

陶应义感慨道,“大冬天的,我还照样进山打猎,下河凿冰捕鱼。  

想想那会真是快活啊,可惜后来瓦旦人来了,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难。  

掐指一算,这都十多年没回去过了。  

如果有一天王爷能打回塞北,老子才不做什么捕快呢,整天跟一帮子街痞流氓较劲,忒没出息。  

要做呢一定做前锋,塞北要是收复了,就解甲归田,老死在塞北,再也不出来了,这南地不是人待的地方,哪里有咱那旮旯好!”  

潘多笑着道,“我也正有此意,还要娶个塞北的婆娘!  

才不稀罕这南地娇滴滴的娘们呢。  

回去了,这堆这块起码能挣俩钱,也饿不死不是?”  

几杯酒下肚,他突然敞开了胸怀。  

他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多少年没和人这么聊过天了。  

他原本是个爱说爱笑的俊朗少年呢。  

“兄弟,全是大实话啊,”  

陶应义打着酒嗝,摸了摸光秃秃的脑袋,左右看看后,低声嗤笑道,“咱们塞北的娘们,说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  

哪里像她们,本事确实有,就是说话办事不怎么利索,肠子弯弯绕绕的,外人看着都替着累得慌。”  

“你也知道她们的事情?”  

潘多诧异了一下。  

“大家都不是傻子,谁看不出来啊,”  

陶应义又往嘴巴里扔了个花生米,一边嚼一边道,“只有她们以为大家不知道呢,整天扭扭捏捏的,没一点江湖儿女的样子。”  

洪安这小姑娘的心思还有谁不知道呢?  

只是大家不理解她的眼光罢了。  

瞎子功夫再高,也依然是个瞎子。  

潘多笑着道,“不过倒是能瞧出谁英雄,谁好汉。  

方皮真是个不错的。”  

陶应义好奇的道,“都这样了,还是好汉?”  

“因他有胸襟,即使输了,也没抱怨,”  

潘多不等着陶应义斟酒,一个人自饮自酌道,“和王爷说过,没有胸襟的人,不管是贫或者富,都是下等人,算不上好汉。”  

陶应义咂摸下嘴巴,然后道,“别说,还真是在理。”  

嘴上是这么说,其实心里不以为然。  

他们家王爷怎么好意思说这种话?  

其实最没胸襟的就是和王爷了!  

小肚鸡肠!  

这个在三和,几乎是人所周知的。  

但是,此刻面前即使只有他和潘多两个人,他也没有胆量说出来。  

布政司衙门里,顺风耳太多了,千万不能没事找事。  

但凡有一点消息传到总管的耳朵里,自己不死也得掉层皮。  

两人一边喝,一边聊,不知觉中,已经喝完了一大坛子的酒。  

潘多起身拱手道,“下次我做东,再招呼上何鸿,我们几个从北地过来的,可以再畅饮一番。”  

“一定!”  

陶应义目送潘多远去。  

随后自己也披上衣服,出了布政司衙门,对着早已候在门口的官兵大吼一声道,“出发。”  

今日才到金陵城。  

一路奔波劳累,但是却不能得一刻休息。  

按照何吉祥的话来说,整治金陵城的治安,已经刻不容缓。  

虽然三和官兵的本事很大,但是论缉盗剿匪,他们捕快才是专业的。  

这就是所谓的术业有专攻。  

组建不到三个时辰的金陵城捕快,各个举着火把,一条火龙围着金陵城的大街小巷转。  

偶尔他们会遇到一些蜷缩在庙里、角门、朱墙下的乞丐、流民。  

这个时候,他们会停下脚步,挨个去试鼻息,把冻得硬邦邦的尸体扔到身后的马车上,等着明日送到城外埋了。  

至于那种还有口气的,直接送到医馆,在大刀之下,打着哈欠开了门的郎中,不敢有一句怨言。  

当然,他们也没什么好抱怨,毕竟布政司衙门是给留了银钱的,而且还挺足。  

这点便是“南蛮”的优点了。  

唯一能抱怨的,便是让自己得不到休息。  

“这死人可真有点多了,这么一会,都有十六个了吧?”  

陶应义望着身后堆满尸体的马车,叹口气道,“这寒天腊月的,土都结冻了,明个挖坑都不好挖。”  

不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