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熊本千早(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贞子伸出手就好像是她真要从白板里面爬出来一样。  

他满脸大汗,心惊胆战地看着这幅画。  

旁边更是有个职员手臂颤抖,连摄像机都有点扛不住了。  

是啊这未免也太恐怖了这个人之前是没看过《午夜凶铃》的,当这种设身处境,能将别人拉入画中世界的恐怖袭来的时候,他只能很茫然地瑟瑟发抖。  

“东野老师这还真是精湛画技。”  

松井旬头皮有点发麻地说道。  

“是吗?不过只是用马克笔画的,平时还能再画得恐怖一些的。”  

东野司抬头回答了一句。  

平时还能更恐怖一些?  

听了这话,松井旬禁不住往浦岛出版社的编辑那边看去。  

这些编辑平时就是遭到这种折磨的吗?  

另一边的编辑表情其实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一眼看过去就感觉他们的心情挺复杂的。  

东野司可没说错,当初《午夜凶铃》可吓趴了整个编辑部。  

不过东野司并没有在意松井旬与另一边编辑的情况,他摇了摇头,在画上签了个姓名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近卫凉花的原因,东野司下意识把贞子胸画大了一点。  

这画一出手,东野司就知道,估计那群成人行业的出版商要照着他这个模子去生产有关于贞子的小碟片了。  

虽说是用马克笔画的,但这张贞子还是有些东野司独特的写实画风的,看上去很是恐怖,怨毒的目光仿佛能刺进观看者的大脑中,将极致的恐怖反应出来。  

也是这个时代的即时社交联络软件还不发达,要不然这玩意儿肯定会被做成吓唬人的表情包。  

东野司把这块白板放下,又拿起另一块白板,双手开弓。  

这一次是《孤独的美食家》井之头五郎。  

不过他这次画的类似于《孤独的美食家》海报,左上角是井之头五郎的大头像,右下角则是各种各样的料理。  

因为没想好画什么,所以东野司干脆把小笼包、春卷这些在日本有名的中国小吃全部都放了上去。  

旁边一直看着的松井旬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如果说刚才的贞子是可爱写实风格,那么这边的井之头五郎就是折磨胃袋的究极写实风格。  

上面画出小笼包、春卷,仿佛能飘出香味来一样一口下去,小笼包的汤汁入嘴,春卷那包裹着时令蔬菜清香也袭进鼻腔这未免也太好吃了。  

再搭配上井之头五郎那满脸空腹,呆滞望着前方的催饿表情刚才的恐怖风格转变,现在换成所有人都有些呆滞。  

明明刚吃完饭就过来上班的怎么感觉这么饿啊?  

看着漫画中井之头五郎催饿表情,与旁边特别好吃的中国小吃他们暗自咽了咽口水。  

这张海报也很快就解决了,两张画凑起来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  

这个时间肯定是会被剪辑的,所以东野司也不在意。  

至于为何平时东野司画原稿会那么慢,需要一个半小时那则是因为原稿画出来肯定是要比这种单纯画一幅简单的画面要困难的多。  

原稿需要注意分镜构图,阴影涂色这些玩意儿手上这种白板画什么都不用注意。  

要是这还需要那么久的时间,东野司也不用继续混下去了。  

只不过东野司有些困惑地抬起头。  

不说掌声、夸奖一类的东西,怎么现场突然就鸦雀无声了?  

自己画得太难看了?这也不应该啊。  

就是自己平时的水平。  

于是东野司咳嗽一声,试探性地叫了一声“松井桑?”  

“啊”松井旬果然不愧是日视电视台主持人出身,一下子就回过神来,表情也恢复了。  

只不过他像是心有余悸地看了一眼《午夜凶铃》的画,随后又咽口水看了眼《孤独的美食家》的画这确实了不起啊。  

如果不是他亲眼看见,怎么会相信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画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的?  

一边恐怖惊悚,让人压根不敢喘大气,另一边则让人口舌生津松井旬心想,做这个东野老师的粉丝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管是看他那部漫画,感觉都就只有一种下场——被折磨。  

是的,不是被恐怖折磨就是被美食折磨这玩意儿毒性也太大了。  

“东野老师可真是厉害啊,居然能如此完美的驾驭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松井旬夸奖了一句,接着又补充一句“而且还是用双手左右开弓真是了不起。”  

东野司对此也是乐呵呵地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左右开弓其实并不难,不过这次东野司也是特意这么做的,为的就是稍微展示一点东西出来。  

毕竟把读者哄好了才是关键。  

画完这两块白板后的流程就简单多了。  

无非就是互动,再聊一些东野司平时稍微点的事情。  

比方说有没有女朋友,对接下来的漫画方向有什么打算这些事情都很好回答,东野司只是稍加思索就很简单地敷衍过去了。  

唯一值得一提的或许就是东野司在专访最后还专门提了一下之前在报纸专栏上诋毁自己,说自己不适合画漫画的那批评论家。  

‘希望这些评论家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要以个人的偏见来看待漫画家的创作’  

反正就是一顿很辛辣的嘲讽。  

毕竟这些大部分都是一些中伤浦岛出版社的批评软文,骂别人之前肯定也要做好被别人骂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