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塔上传法(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师父,前面便是长安城了。”孙悟空在前面探路道“城门口站着好多人,似乎是为了迎接我们归来。”  

去时凡胎,归来时皆是神仙中人,众人本可以腾云驾雾直抵长安,但是六耳却走得很慢,甚至有意游山玩水花费了不少时间。  

唐僧离去之时李世民亲自相送,如今六耳归来,李世民已经作古,女皇武则天已做了人王。  

李世民晚年拜佛,他自己动手斩了李唐气运,望眼欲穿,也未望来真经,等他到了地下,再见自己父兄,他可能心安,不过这却不是六耳关心的了。  

长安在望,猪八戒明显松了口气,六耳问道“可是打算回你的高老庄去了?”  

猪八戒摇头道“高老庄不过是人间的临时居所,放眼天地我老猪已经无家,我也不知接下来要去哪里,不过师父放心,总得等师父你在长安城中安顿下来后再说离去的话。”  

六耳看着猪八戒道“为师也望你能有个好的结局,既然你叫我一声师父,以后有事可来找我。”  

猪八戒没有面露不屑,猪八戒盯着六耳瞧了片刻,最后猪八戒行礼道“我会记住师父你今日所说的话。”  

六耳又对孙悟空等人道“当然这句话也对你们有效,你们有事都可以来找我。”  

众弟子点头后一起道“万里征程,风雨共济,以后师尊有何吩咐,招呼一声便是,西游已毕,我等却永是师尊弟子。”  

“好,”六耳笑道“走吧,入城。”  

长安城最近很是热闹,这热闹自是因为六耳,大街小巷,茶馆酒楼谈论的都是唐僧师徒。  

“你听说了嘛,圣僧回来了。”  

“我不仅听说了,我还见到了,圣僧就是圣僧,数十年容颜不老,据说他还是太宗亲封的御弟。”  

“可不是嘛,那天城门口围得是水泄不通,圣僧风采,我现在仍难忘却,真的是超凡脱俗。”  

“只是圣僧的几位弟子实在是样貌丑陋。”一人忍不住道。  

“你懂什么,”这人话音刚落便遭到众人围攻。  

“别人是面丑心善,据说他们原本都是天上神仙,那猴子更是大闹过天宫。”  

“就是,你没看圣僧三位弟子走路都与众不同。”  

“就是,我曾看到那三位弟子走路时脚下都有龙影,那三位弟子都是佛门高人。”  

“我也看到了,不过我看到的是一个猛虎的样子。”  

“不对,我怎么看到的是仙鹤。”  

整个长安彻底热闹了起来,六耳一行人成为了整个长安的焦点。  

见众人争个不休,有人问道“一月后圣僧要在大雁塔讲佛,你们可要去?”  

“去,当然要去,”众人齐声道“我们也要去拜佛。”  

茶楼的一个角落里,四人正在品茶。  

其中一人开口笑道“师弟要不你站起来走两步,也让师兄我看看你脚下的龙影是什么样子的。”  

“不过是凡人的一厢情愿罢了,”猪八戒笑道“老猪我不过是一头笨猪,入了佛门也不过是个净坛使者。”  

“便连佛祖也只当我是猪。”  

“可我从未小瞧过师弟,”孙悟空道“自从和师弟交流变化之道后,师兄我的修为突飞猛进,哪怕到了现在我都觉得,我不是师弟你的对手。”  

猪八戒笑笑不说话,这时李渔道“凡人浅薄,他们所谓的神仙菩萨不过是他们以为的样子,若觉得我们是高人,我们在他们眼中自是光芒万丈。”  

孙悟空深以为然的道“我曾经拜师时也曾到过人族城池,在城中受尽屈辱白眼,如今我还是猴子的样子,可披上佛的外衣,他们看我们的目光便不同了。”  

沙和尚也附和道“所以如今才越发明白师父说的佛只在心中,众生有无尽念头,所以所谓的佛不过是他们以为的样子,他们拜得不是真佛。”  

孙悟空叹道“可我却觉得有些无趣,所谓佛也不过如此,曾经我渴望权利风光与热闹,因此我才会上天庭求官,可是如今万众瞩目,我却觉得意兴阑珊。”  

猪八戒笑道“那是师兄你成熟了。”  

“也许只是被命运打败了吧。”孙悟空最后叹道。  

大雁塔外人山人海,足有数万佛教弟子来到了长安,那些心向佛门或者单纯的来看热闹的人就更多了。  

谁不知道唐僧是太宗御弟,更是奉观世音之名去西天取经,另外据说唐僧已经证得佛陀之位。  

唐僧便是行走在人间的佛,众佛教弟子怎能不前来朝圣。  

而且据说唐僧已经带回佛教真经,真经之中有无穷奥秘可以普度众生,众生都欲得真经一观。  

“当!”  

大雁塔上的钟声被敲响,喧闹的人群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有资格进入高塔的高僧井然有序的进入塔内,其他的只敢在塔外等着。  

六耳高高在上,白龙马四人伺候在侧。  

六耳坐下有金莲放出万道金光,六耳周身佛光不绝,更有无尽梵唱在大雁塔内响起。  

六耳所在便似是佛门极乐,众僧进来后都毕恭毕敬的对着六耳行礼。  

六耳示意自己的弟子取出一本佛经,佛经飘在空中,经书自动翻页,众僧目不转睛的看着经书。  

六耳道“佛法高深非凡俗能悟,真经在此能够参悟到几分便看你们的悟性了。”  

孙悟空等人不解的看着六耳,这经书他们都极为熟悉,因为这便是掉在河里后被晒干的空白经书,而真的经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