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炎黄子孙(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轩辕与神农之兵汇于阪泉。  

轩辕亲率熊、罴、狼、豹、貙、虎六部之军与炎帝对战。  

六部之军加起来共有数百万,一时间军旗招展,杀声震天,颇有气吞山河之势。  

轩辕正值壮年,雄姿英发,顾盼之间,尽显王者风范。  

神农在阪泉远望,望见轩辕雄姿后轻叹道:“好一位王者,不像我这般白发苍苍。而且手下兵强马壮,他可为人皇!”  

神农妻子听訞开口道:“年少者勇猛无畏,却也正因此最易生轻敌骄纵之心。”  

“陛下先至阪泉,那轩辕也敢亲率全军而来。”  

神农道:“非是轻敌,有巫族过大江,巫族再现,我人族必先一统。”  

“此战会是我和那轩辕之间的第一战,却也会是最后一战。”  

神农北望,不见巫族,但可以想象的是巫族北来,无一合之敌!  

“这会是我人族的又一劫难嘛,但不论如何,人族先得一统!”  

于是神农挥手,神农在这阪泉布置已久。  

神农招手,有熊熊烈火在阪泉燃起,神农手下也有异人。  

顿时有风肆虐,风助火势,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水火最是无情,浓烟呛鼻,火焚万物。  

在那风中轩辕甚至闻到了烤肉的香味,只不过烤的是人肉罢了。  

火势滔天,神农命全军出击。  

风从皇命,从神农一侧吹往轩辕部,得风火相助,神农一方大占上风。  

有人建议轩辕后退。  

轩辕摇头。  

巫族将来,我轩辕今率全部兵力,今日一败,我轩辕又能退到哪去。  

轩辕命人击鼓。  

鼓声隆隆。  

浓烟之中,可为指引。  

轩辕举旗,烟雾之中难见军旗。  

但轩辕之声传便全军。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我轩辕与你们同在!”  

“汝等可还敢战乎?”  

六部军都是轩辕亲自编炼,如今听闻轩辕的声音,军心大定。  

纵水火无情,但轩辕在军心便在。  

军心大定。  

轩辕部虽仍处于下风,但是却还不至于溃败。  

轩辕神农两者的士兵加起来也有千余万。  

千万战士舍命搏杀,千里平原,血流遍地。  

外有巫族,内有分裂。  

若有新的人皇,当在这次战争中诞生!  

这时有九天玄女从天而降。  

玄女道:“吾从天而来,你若愿拜天,火灾自消。”  

轩辕拒绝了:“天皇立国以来,我人族从未拜天。”  

玄女笑道:“但天终究高高在上,天永恒存在,你人皇却只有一代,你若不愿拜天,那敬天也可。”  

“只需让世人知道天庭的存在,如此便可。”  

火势仍然汹涌,有猛士被火焰吞没。  

死状惨烈,面目全非。  

都是我轩辕训练出来的战士啊。  

轩辕最终低头道:“既天庭存在,让人族知道也无妨,我愿敬天。”  

玄女微微一笑。  

轩辕的答应并未让玄女意外。  

你人皇不过一代,我天庭为了这一天又等待谋划了多久。  

轩辕答应后自有龙从天而来。  

此龙长有千丈,仰天长啸,威震八方。  

此龙为助新的人皇登基,此龙可算应运而来。  

此龙便是应龙。  

龙族曾经从洪荒败退,但是仍有龙族在洪荒生活。  

这些龙族与四海断了联系,渐渐的也不再以龙族自居。  

这应龙在龙族从洪荒退走后便一直独居,它便住在洪荒东北隅的凶犁土丘上,和龙族也从未往来。  

只是不曾想这应龙却已暗中投靠了天庭。  

不过却也正常,昊天并非昏庸无能之辈,这些年昊天怕是在洪荒布下了许多暗手。  

应龙北来,有雨从天而降。  

大雨倾盆,熊熊烈焰顷刻间被雨水浇灭。  

在烈火之中轩辕的军队都未曾崩溃,如今有龙北来,天降大雨。  

六部战士士气大振。  

神农毕竟年老,神农在后方指挥,而且神农本不擅练兵,神农之军渐不是轩辕对手。  

轩辕有些自豪的看着自己手下的军队。  

有此虎狼之师,何愁天下不平。  

轩辕之声响起:  

“战!”  

不过轩辕随即又下令道:“不可伤了神农分毫。”  

神农有大恩于人族,我轩辕二十便即位为君。  

在父亲你的心中是否也觉得有愧于神农,所以早早离世。  

我轩辕同样对神农有愧,我当永尊神农。  

“可惜师兄曾经说过不阻你天庭入世。”漫天雨水中无当圣母轻声道:“我截教此次未必不能拦下你轩辕。但拦得一时,可能拦你永久?”  

“时来天地同借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无当圣母叹道:“这便是那大势嘛,想你神农曾在无尽欢呼中加冕为皇,如今却困守于这阪泉。”  

无当圣母来见神农。  

多年未见,无当圣母仍如往昔。  

神农已老,却仍记得圣母。  

虽为人皇,却愿对无当行礼。  

无当圣母避开神农一礼,无当圣母道:“你部虽众,但已注定失败,你既为皇,皇者不当向任何人投降。”  

“我无当没有资格做你的师傅,但我愿意带你去火云洞拜见天皇。”  

神农笑着拒绝:“是呀,我败了。”  

“但我人族如今需要的正是轩辕这样的人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