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圣兽归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思远来见伏羲,便是凭借八卦推演到伏羲将要离去。  

因此徐思远早就通知了那四位预备圣兽。  

早有龙出大河,龟出北地。  

神鸟从南方而来,白虎今入东土。  

伏羲踏云,四兽来拜。  

伏羲使命完成,天降功德,无尽人族皆拜,自有人族气运汇聚而来。  

此时的伏羲是转世以来最强的伏羲。  

伏羲拿出人皇印。  

伏羲先对敖春道:“汝主东方,东方属木,木者青也,便封你为东方青龙。”  

敖春点头接受。  

人皇印在虚空转动,自有旨意融入天地。  

人族当为天地主角,此时的伏羲却是人族之主。  

于是人皇印下,敖春之位得天地承认。  

自有气运功德汇聚而来。  

敖春气息节节暴涨。  

敖春如今修为还低,但终有一日,北地青龙可以与那些准圣巅峰的大神通者比肩。  

伏羲又对白虎道:“你无圣兽之名,却一直在做圣兽之事,今你当为西方圣兽。”  

人皇印下,照样有功德气运汇聚而来。  

伏羲又道:“北海玄龟,本世掌北地,洪荒生灵无数,却唯你老祖可以撑天,虽非自愿,也算威武。”  

“你为玄龟,但留玄去龟,改名玄武,你可愿意?”  

伏羲这其实是在问玄龟可能放下替自家老祖报仇的想法,老祖之武记住便可,不然不可做那北地圣兽。  

小玄龟想了想道:“愿做玄武,镇那北地!”  

“善,你以后便是那北方圣兽!”  

伏羲最后对神鸟道:“你愿做那凤还是做你自己?”  

“愿做自己。”那神鸟想了下答道。  

伏羲笑道:“鸟族之中,雀最卑微,那你便从雀做起吧。”  

“而且你从火中而来,火色泛朱。”  

“便叫你朱雀吧!”  

那神鸟微微点头,对这名字它还算满意。  

从此朱雀为那南方圣兽。  

圣兽受封,圣兽归位。  

“我青龙、我白虎,我朱雀,我玄武。”  

“愿镇四方,理天地灵气!”  

圣兽立愿,圣兽归于四方。  

人皇所封,自有气运与人族相连。  

又有灵气东来,灵气东来,要入金鳌。  

最开始只有三股灵气,最后南方也有灵气东来。  

永镇天地,可佑人族,泽金鳌。  

而且青龙主东,掌那生机,白虎主西,执掌杀伐。  

玄武体型大若山岳,朱雀神火可焚天地。  

四位圣兽,四种形态。  

永镇四方,威压天地。  

有人族道:“愿拜圣兽,当为圣兽建庙立传。”  

这时伏羲俯首,看向人族。  

圣兽已封,便当归去。  

伏羲将人皇印留在人族,然后脚踏祥云而去。  

人皇伏羲今入主火云洞。  

伏羲归去之后自有新的皇者即位。  

新皇传旨:“皇者伏羲,德重功高,当尊为天皇,万世同祭。”  

天皇伏羲,今日归位!  

徐思远对着火云洞的方向行了一礼。  

“尊者你转世之前算我半师,转世之后待我若友。”  

“我知道尊者你还在等我成长。”  

徐思远顿了顿缓缓道:“我知道尊者必有大计划,不过怕是至少得等我修到准圣巅峰才行!”  

“到那一天,我当试试如何跳出这天地棋局,也愿助尊者你逆天而行!”  

伏羲归位,不算坏事,因此人族并无太多悲伤。  

不过这些都和徐思远无关了,徐思远离了人族向东而行。  

不过走了数十里后徐思远停下脚步自语道:“好久没见过祖巫了!”  

是的,好久没见过祖巫了。  

徐思远回头。  

有一祖巫骑兽而来。  

此祖巫自然便是十三祖巫蚩尤。  

蚩尤开口道:“见过道长。”  

徐思远点头回礼。  

徐思远问道:“为人族而来?”  

蚩尤来到徐思远身前,蚩尤从坐骑上下来,蚩尤微微点头道:“我巫族走出大山了,如今人族渐盛,我巫族少不了要了解人族。”  

“我巫族还想再回故土,那么我巫族免不了要和人族打交道。而且伏羲曾入天庭,和我巫族多有纠缠,我便想来看看,不想来了他便离去了!”  

徐思远问道:“可还想再霸洪荒?”  

蚩尤沉默了许久才道:“自然是想的,但这决定有些难做,我也不知我是在将巫族带入毁灭的深渊,还是会让巫族重拾往日的辉煌。”  

蚩尤叹道:“毕竟和曾经比起来,还活着的巫不多了!”  

蚩尤肩头压着整个巫族,他一个决定便可能决定巫族一族的生死。  

他自不敢轻易做决定。  

蚩尤这祖巫做的也很苦!  

蚩尤看向徐思远,如今洪荒之中唯有徐思远也可算祖巫了。  

徐思远并不开口。  

徐思远看向蚩尤身下那坐骑。  

黑眼白头,体态肥硕,尾巴短小。  

看起来是那么的憨态可掬,  

徐思远伸手欲摸,那兽暴怒,张嘴便朝徐思远咬来。  

只是怎么看这兽的动作都有些可爱。  

蚩尤提醒道:“道长小心,它以铁为食,力大无比。”  

徐思远并不躲闪,任由那食铁兽咬在自己的手臂上。  

徐思远的祖巫之体坚硬无比,那食铁兽没咬下一块肉反倒是差点崩掉了它几颗牙。  

徐思远将那食铁兽按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