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筮与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思远出蓬莱,过东海,入大陆。  

靠近东海的地方都还算正常,但慢慢地便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争斗。  

巫妖争战不休,巫妖是洪荒的霸主,连带的不少种族也参与到了大战之中。  

遇到争斗徐思远选择的都是远远的避开,他徐思远可无意插手巫妖两族的战争。  

这一日徐思远走到一个小河谷边,只见数十万巫族与妖族混战不休。  

巫族肉身强横,妖族爪牙犀利,  

不大的河谷成了两族的战场,尸横遍野,血流遍地。  

有兀鹫在天空中盘旋,有鳄鱼在河中默默的等待。  

他们在等巫妖两族的尸体。  

再是霸主,死去之后也只不过是一堆血肉。  

这是徐思远一路行来遇到的最大规模的一处战场。  

血气汇聚,煞气冲天。  

随着死去的巫妖越来越多,有一丝细微的黑气出现在战场上。  

黑气出现之后分成两半,一半散入天地,一半似乎是落在了交战的巫妖两族身上。  

“劫气?”  

徐思远也不太确定,那黑气出现的突兀,消失得也非常迅速。  

两族死伤过半,巫族领头的天巫看起来约莫四十余岁,身披一身虎皮。  

而妖族头领却是一头金仙期的蝎妖。  

两位头领都有心日后再战。  

就在这时一根葫芦藤从天而降,那巫族首领被捆的结结实实的。  

同时一柄拂尘把妖族首领也捆了起来。  

一阵大风吹过,两族首领便不见了踪影。  

···  

一处隐蔽的山谷中,两族首领正怒目而视,在他们身前还有一人。  

此人当然便是徐思远。  

只是虽然是徐思远把他们抓到这里来的,但他们却用仇恨的双眼盯着彼此。  

徐思远运起伏羲第二枚玉简上的功法,但是无论徐思远怎么看,徐思远都未能从这两位首领身上看出什么。(懒得给这种龙套取名了,我有时一个名字能想十几分钟)。  

什么命数因果,徐思远他全都看不见!  

也是,世间生灵的命数因果哪有那么好看到的。  

徐思远采来一堆蓍草,蓍草不多不少,正好五十株。  

伏羲传给徐思远的玉简中有言:  

“天衍五十,其用四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  

“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便是筮草之道。  

徐思远从五十根蓍草中选出四十九根,这便是分而为二以象两。  

从第一堆中取出一根,放置于二指之间,这便是挂一以象三。  

徐思远再将第一堆蓍草分成四分,这便是揲之以四以象四时。  

···  

“装神弄鬼!”  

这时那巫族首领似乎才注意到徐思远,“快给老子放开,不然我巫族必定要你付出代价。”  

徐思远不答,许久之后徐思远停下了卜筮。  

徐思远看着两位首领道:“我刚为你二位占卜。”  

“暗中偷袭之人,你小子能卜出什么?”那妖族首领道。  

徐思远轻声道:“我卜得二位将来十死无生!”  

借助卜筮,徐思远似乎窥得一丝劫数的影子,这时徐思远再朝两位首领看去。  

在两位首领身上分明有一丝淡淡的黑气。  

这时徐思远可以肯定这便是劫气。  

因为这黑气有着无量毁灭混乱与终结的气息。  

徐思远犹豫了片刻,最终徐思远还是伸出右手,他想要取出这黑气。  

没有劫气在身,是否便不在大劫之中,不在大劫之中是否便算是改了命运。  

徐思远也不知道,他想试试。  

徐思远伸手。  

然后有火在虚空中燃起。  

此火红得妖艳。  

此火便是红莲业火!  

徐思远犹豫了一下还是收回了右手。  

劫数并非不可更改,只要徐思远愿意替这两位首领承担那因果业力,他们便有在大劫中活下去的可能。  

可替他人应劫,这也许便是后世阐教一定要送截教上封神榜的原因吧。  

当然后来阐教付出的代价也是不低!  

徐思远仍未看见命数,不过他看见了劫数。  

巫妖大劫不远了!  

逆改劫数便如此不易,逆改命数又该何等困难!  

“伏羲大神啊,你是否也是同样绝望,所以才会传我玉简。”  

“天命当真可知不可改?!”  

徐思远似乎看到了截教血流成河的样子!  

徐思远闭上眼睛似乎是不忍再看,许久之后徐思远收回葫芦藤和拂尘道:“你们走吧。”  

那巫族和妖族首领愣了片刻道:“你到底是谁?要干什么?”  

两位首领看徐思远的眼神都像是在看一个疯子。  

要不是他们毫无反抗之力便被抓了过来,他们早动手了。  

徐思远轻声道:“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自由了。”  

两位首领犹豫了片刻同时朝山谷外走去。  

就在两位首领快要走出去时,徐思远开口道:“出去注定会死,一直留在这个山谷里还有一线生机,你们还是选择出去?”  

那妖族首领首先开口道:“我等下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