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为谁活着(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盘古界中的每一寸土地之上都有灵气朝着那葫芦流去。  

盘古界只比曾经的洪荒略小,因此每个瞬间汇聚的灵气都堪称海量。但是在徐思远的注视下,这些灵气却并不能荡起丝毫涟漪。  

身合天道之后,徐思远对盘古界中一切事物的掌控都上了一个台阶。  

而随着无边灵气的涌入,在那葫芦之中便传来声声剑鸣。  

剑未出世,却已通灵。  

无边剑意,充斥高空,众生不需抬头便可感知到有剑高悬,似乎只需一剑便可斩尽众生。  

还未真正成型便有如此威势,若真的出世,此剑当可斩圣灭神。  

只是此剑是由盘古界中的道祖所铸造,道祖之剑可能斩其他道祖?  

“兄长,恭喜你终成圣人。”女娲对着伏羲道。  

伏羲摇了摇头:“其实没什么可喜的,不过一时之圣人,并非不灭之永恒。”  

女娲又道:“但终究是圣人,而且兄长曾卜算到巫妖之战的惨烈,兄长成圣后何不再算一卦,看看那最后的结局。”  

“妹妹你难道未曾听说过医者难自医,我这算卦的其实也难算到自己的命运。”伏羲答道。  

女娲笑了:“兄长说笑了,若不是为了执掌自己的命运,众生何必寻仙?若卦不能自算,兄长你何必苦苦求道。”  

伏羲转移话题道:“你一直高居在云端之上,高高在上便自会觉得冷清。你可要去人间看看,看看你遗留在人间的那块石头。你我并无传承,他却可看成是你唯一的子嗣。”  

女娲看着伏羲轻轻笑道:“女娲从来不是笨蛋,我明白兄长是决定死在我前面了,看来兄长是不知道我的命运,但却愿先拼命为我争取一线生机。兄长可是怕你去后我会觉得更加孤独?”  

“不!”  

伏羲摇了摇头,他似乎是觉得有些冷,伏羲看向那高悬于天际的大日,在那日光的照耀下伏羲才缓缓道:“我的确算了一卦,在那卦中我看到了无边的黑暗,万物归于终结,一切都被毁灭。”  

“那是浓郁到了极致的黑,站在那黑暗之中宛如身处于极北冰原,那是一种凉到了骨髓的冷。而在那黑暗中埋葬着你和我,天与地。”  

“既有无尽的黑暗,那又当去何处寻找那一线光明?”女娲想了下手指天穹:“那光明可在他的身上?”  

伏羲继续摇头:“女娲你今日全猜错了,所谓的光明在你,在我,也在众生身上。”  

“其实我们都是那一线生机!”  

女娲有些懂了,女娲笑道:“那就去大地之上走走吧,不论如何总得见他一下,不然以后怕是再也见不到了,而且我的确算是欠他的。”  

“猴哥,你在难过?”在一山峰上猪八戒开口问道。  

孙悟空脸上有着笑容,孙悟空开口道:“我笑得开心,因此哪有所谓的悲伤难过,倒是师弟你自从她死后你的脸上便再无微笑了。”  

孙悟空拍了拍猪八戒的肩膀道:“我知道你的心其实也随她而去了,但你还有我们。”  

猪八戒取出一壶烈酒,猪八戒饮了一口酒后道:“我的心还在,但是却的确是很难感受到快乐了。”  

孙悟空从猪八戒手中拿过酒壶,孙悟空也猛灌了几口。  

“还有多少猴子猴孙存活着?不必瞒我,我知道师兄你那所谓的笑容坚强或者孤高其实都是一种伪装。”猪八戒开口问道。  

孙悟空闻言长叹一声:“不多了,或者说已经几乎没有,我曾经替他们划去了生死簿上的名字,我以为他们从此便能永生,但是···”  

孙悟空的目光很是忧伤,孙悟空沉默了许久才道:“我忘了他们不是石猴之身,他们的肉身都是会腐朽老去的。”  

“他们死后魂魄不入地府,天不管地不收,常被风吹雨淋,常受霜刀雪剑。”  

孙悟空的语气无比内疚:“想必你也知道灵魂的痛楚才是最难熬的,而我为了不为他们带去麻烦,很多年我其实都很少回花果山去看看。但其实自从我诞生在花果山之后,我便是他们永世的灾祸。”  

“我才是他们最大的苦难!”  

“可即便这样他们还是尊我为王,但其实我宁愿看到背叛,他们越忠诚我便越是难过。”  

“但花果山上的猴子永远学不会背叛,”猪八戒开口道:“是不是正因为如此你才不愿见那白狐。”  

“是的,我只是一只猴子,我还不太懂什么是爱情。”  

猪八戒实在是很懂这只猴子,猪八戒道:“像你我的异性朋友都不多,能够走进你我心里的更是少有,但是她们一旦走进去,你我便不会舍得让她们再走出了。”  

“你只是怕再为她带去灾祸罢了。”  

孙悟空没有反驳,许久之后孙悟空开口道:“活着好难!”  

“是的,活着好苦!”猪八戒也赞同道。  

只是突然孙悟空和猪八戒相视一笑,两人开口道:“但我们都还得继续活下去。”  

两人站起来握住彼此的双手,他们笑着等待着最后的终结。  

不是为了自己,只是为了他们在乎的人。  

比如同门,比如爱人!  

比如兄弟。  

宝剑还在炼制之中,徐思远的一道符篆却落在了昆仑山上。  

昆仑之上玄都掌人教,多宝掌截教,红云掌阐教。  

但其他两教加起来的人数也没有截教的零头多,而且红云更是从截教中走出来的,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