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计划(2/3)
,孙老定会答应,朕实在不忍心让年已古稀的孙老再为国事奔波劳累了。但现在情势下,朕信得过的还是这位老臣的能力,你去吧,对孙老要谨守礼节,不可有丝毫怠慢之处!”
王承恩连忙答应后转身而去。
孙承宗忠心自不必说,崇祯十一年清兵入寇,打到高阳县城,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可谓满门忠烈。
论能力,其虽不具备统驭全局的战略眼光,但封疆一地毫无问题,要不是自己穿越的这个糊涂皇帝偏听偏信,一直任用孙承宗督师辽东,满洲八旗不会如现在这样从容用兵。
此次打算启用孙承宗,就是要借助他的资历和威望,胆识与气魄,威压宣大之兵。
正在朱由检胡思乱想之时,一个小黄门悄悄进来跪地禀报:“皇爷,驸马都尉巩永固请见!”
朱由检楞了一下,随即吩咐道:“快快有请!”
今天事物繁多,自己召见巩永固的事情都忘了。
不一会,一身白衣,风度翩翩的巩永固来到殿中,大礼跪拜道:“臣巩永固参见圣上!”
“免礼,驸马请起,赐座!”,朱由检笑道。
前世的崇祯与巩永固交情不错,所以见到后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对于自己这位便宜妹夫,熟知历史的朱由检心中自是感佩不已。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师,乐安公主病亡,尚未发丧,棺椁放在家中。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系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污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家中奴仆逃散一空,只有一个忠仆留下来给他全家收尸。
“乐安可好?”朱由检笑着问道。
“回皇兄,乐安向来体弱,臣遍请名医高人为之调养,颇见成效。”巩永固笑着答道,随即在小黄门搬来的锦凳上坐了下来。
朱由检沉吟一下,开口道:“驸马,朕这次召你前来,有件事要与你商议。”
巩永固赶紧站起弯腰拱手道:“皇兄有事尽可吩咐,臣无有不遵,当不得商议一词。臣此次前来,自家中带来两万两银子,交于圣上支派。”
朱由检心中一暖,说道:“朕知你喜好结交朋友,收藏字画,这两项花销都不小,家中余财并无多少,这两万两大概是你全部身家了吧?”
“值此国事艰难之际,臣些许微财算不得什么!乐安出自皇家,臣与皇家是为一体,只是积蓄甚少,无以报皇兄。”巩永固笑道。
朱由检抬手让他坐下,说道:“满朝臣子要是有一半与你这般,国事大有可为,可惜,呵呵!前番皇后召见嘉定伯,言及朝廷困难,嘉定伯闻言左顾右盼,支吾搪塞,最后皇后气不过训斥与他,万般无奈之下,嘉定伯献金五千两,呵呵,朕知他家资百万,但毕竟是朕的丈人,也只好由他去了!”
巩永固听到皇上谈及隐私,尴尬不已。
朱由检话锋一转,说道:“驸马,你门下可有忠诚可靠,善于经营之人?”
巩永固沉吟一会,答道:“回皇兄的话,臣门下有一家仆,忠心耿耿,交游广泛,善于经营之道,不知皇兄意欲如何?”
朱由检道:“你也知道,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钱粮。如今陕西,河南,山东流贼猖獗,几省不仅无赋税上交,朝廷还要大量贴补,更有剿贼动用的大兵,每年也需要巨量钱粮。
现今朝廷指望的只有江南以及两广税赋,实在是无以为继,朝中阁老重臣对此束手无策,这种情形再持续几年的话,大明江山危矣!”巩永固点头赞同。
朱由检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朕预备另开财源,不通过朝廷,用皇室的力量去赚取银两。毕竟这江山是朱家的,朝臣可以敷衍了事,朕与你等皇室中人绝不能毫无责任感,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巩永固开口道:“皇兄所言甚是!臣冷眼旁观朝堂,满朝朱紫尽皆只顾私利,尸位素餐,臣内心也是气愤至极!但臣的身份已定,只恨自己有心无力,无法助皇兄一臂之力!”
朱由检笑道:“驸马有心就好,朕领情了!你也知道现今制盐贩盐乃是暴利所在,但盐利都掌控在晋商、徽商手中,此辈与南直隶朝官之间利益盘根错节,相互勾连,盐场都被其牢牢握着。
而淮扬一带的盐场乃是大明出产最大之地,要想从其手中夺利何其难也。
朕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淮扬盐场所产之盐质次价高,分销的盐商从大盐商那里拿到货后,还要往里掺加砂砾土块,然后加价卖给百姓。
百姓买到的盐皆是粗粒大盐,无论口感色泽都粗劣无比,但因没有别的渠道,百姓只能购买这种劣质粗盐。
驸马,要是有一种洁白如雪,细如面粉的食盐以同等价格卖给你,你还会买那种粗盐吗?”
巩永固兴奋站起身问道:“难道皇兄手中有此等好盐?要是有的话,那天下大卖毫无问题啊!如此巨利之物,一旦行销天下,那皇兄所忧迎刃而解啊!”
“朕手中并无此等好盐!”朱由检答道。
巩永固一愣,垂头坐下,沮丧道:“皇兄莫不是消遣与我!”
“哈哈哈哈!朕虽然没有,但朕有制出好盐的妙法!”
朱由检大笑道。
巩永固将信将疑的道:“皇兄勿要戏言,刚才皇兄言及天下之事,臣心忧不已,实在无心玩笑。”
朱由检收起笑容,温言道:“朕并非戏言。据朕所知,两淮、两浙盐场所产之盐都是煎煮而成,谓之熟盐,大明绝大部
王承恩连忙答应后转身而去。
孙承宗忠心自不必说,崇祯十一年清兵入寇,打到高阳县城,赋闲在家的孙承宗率全城军民守城,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战死,孙家百余人遇难,可谓满门忠烈。
论能力,其虽不具备统驭全局的战略眼光,但封疆一地毫无问题,要不是自己穿越的这个糊涂皇帝偏听偏信,一直任用孙承宗督师辽东,满洲八旗不会如现在这样从容用兵。
此次打算启用孙承宗,就是要借助他的资历和威望,胆识与气魄,威压宣大之兵。
正在朱由检胡思乱想之时,一个小黄门悄悄进来跪地禀报:“皇爷,驸马都尉巩永固请见!”
朱由检楞了一下,随即吩咐道:“快快有请!”
今天事物繁多,自己召见巩永固的事情都忘了。
不一会,一身白衣,风度翩翩的巩永固来到殿中,大礼跪拜道:“臣巩永固参见圣上!”
“免礼,驸马请起,赐座!”,朱由检笑道。
前世的崇祯与巩永固交情不错,所以见到后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对于自己这位便宜妹夫,熟知历史的朱由检心中自是感佩不已。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京师,乐安公主病亡,尚未发丧,棺椁放在家中。永固以黄绳缚子女五人系柩旁,曰:“此帝甥也,不可污贼手!”举剑自刎,阖室自焚死,家中奴仆逃散一空,只有一个忠仆留下来给他全家收尸。
“乐安可好?”朱由检笑着问道。
“回皇兄,乐安向来体弱,臣遍请名医高人为之调养,颇见成效。”巩永固笑着答道,随即在小黄门搬来的锦凳上坐了下来。
朱由检沉吟一下,开口道:“驸马,朕这次召你前来,有件事要与你商议。”
巩永固赶紧站起弯腰拱手道:“皇兄有事尽可吩咐,臣无有不遵,当不得商议一词。臣此次前来,自家中带来两万两银子,交于圣上支派。”
朱由检心中一暖,说道:“朕知你喜好结交朋友,收藏字画,这两项花销都不小,家中余财并无多少,这两万两大概是你全部身家了吧?”
“值此国事艰难之际,臣些许微财算不得什么!乐安出自皇家,臣与皇家是为一体,只是积蓄甚少,无以报皇兄。”巩永固笑道。
朱由检抬手让他坐下,说道:“满朝臣子要是有一半与你这般,国事大有可为,可惜,呵呵!前番皇后召见嘉定伯,言及朝廷困难,嘉定伯闻言左顾右盼,支吾搪塞,最后皇后气不过训斥与他,万般无奈之下,嘉定伯献金五千两,呵呵,朕知他家资百万,但毕竟是朕的丈人,也只好由他去了!”
巩永固听到皇上谈及隐私,尴尬不已。
朱由检话锋一转,说道:“驸马,你门下可有忠诚可靠,善于经营之人?”
巩永固沉吟一会,答道:“回皇兄的话,臣门下有一家仆,忠心耿耿,交游广泛,善于经营之道,不知皇兄意欲如何?”
朱由检道:“你也知道,朝廷现在最缺的就是钱粮。如今陕西,河南,山东流贼猖獗,几省不仅无赋税上交,朝廷还要大量贴补,更有剿贼动用的大兵,每年也需要巨量钱粮。
现今朝廷指望的只有江南以及两广税赋,实在是无以为继,朝中阁老重臣对此束手无策,这种情形再持续几年的话,大明江山危矣!”巩永固点头赞同。
朱由检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朕预备另开财源,不通过朝廷,用皇室的力量去赚取银两。毕竟这江山是朱家的,朝臣可以敷衍了事,朕与你等皇室中人绝不能毫无责任感,否则将死无葬身之地!”
巩永固开口道:“皇兄所言甚是!臣冷眼旁观朝堂,满朝朱紫尽皆只顾私利,尸位素餐,臣内心也是气愤至极!但臣的身份已定,只恨自己有心无力,无法助皇兄一臂之力!”
朱由检笑道:“驸马有心就好,朕领情了!你也知道现今制盐贩盐乃是暴利所在,但盐利都掌控在晋商、徽商手中,此辈与南直隶朝官之间利益盘根错节,相互勾连,盐场都被其牢牢握着。
而淮扬一带的盐场乃是大明出产最大之地,要想从其手中夺利何其难也。
朕从锦衣卫那里得到的情报来看,淮扬盐场所产之盐质次价高,分销的盐商从大盐商那里拿到货后,还要往里掺加砂砾土块,然后加价卖给百姓。
百姓买到的盐皆是粗粒大盐,无论口感色泽都粗劣无比,但因没有别的渠道,百姓只能购买这种劣质粗盐。
驸马,要是有一种洁白如雪,细如面粉的食盐以同等价格卖给你,你还会买那种粗盐吗?”
巩永固兴奋站起身问道:“难道皇兄手中有此等好盐?要是有的话,那天下大卖毫无问题啊!如此巨利之物,一旦行销天下,那皇兄所忧迎刃而解啊!”
“朕手中并无此等好盐!”朱由检答道。
巩永固一愣,垂头坐下,沮丧道:“皇兄莫不是消遣与我!”
“哈哈哈哈!朕虽然没有,但朕有制出好盐的妙法!”
朱由检大笑道。
巩永固将信将疑的道:“皇兄勿要戏言,刚才皇兄言及天下之事,臣心忧不已,实在无心玩笑。”
朱由检收起笑容,温言道:“朕并非戏言。据朕所知,两淮、两浙盐场所产之盐都是煎煮而成,谓之熟盐,大明绝大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