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地球历史和过去未来(6/11)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也正因为如此,畸变帝国从不愿意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全民上下逐渐丧失了研发能力,更不存在所谓的标准化、批量化之类的情况,对这个文明的个体来说,够用就行,混乱和扭曲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严格来说,这是一个技术衰退严重,并且还在继续飞速衰退的文明。”  

“所以我们想要破解他们的技术,学习他们的任何文化、语言都作用不大。”  

“最好的办法还是我们自己来对他们的技术进行拆解…”  

另一个世界。  

群星闪耀的宇宙真空中。  

大泰皇帝和不坏佛正搭乘在一艘长度超过十公里的战舰内。  

他们在这个世界中的身体完全由金属构成,甚至整个人的意识也化为了电子信号,跳跃在数据库之中。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他们对于眼前的这个世界也越发了解起来。  

他们所在的文明自称为联邦,是一个掌握了极高科技力量,并拥有着武功、道术以及魔染等等技术的强大文明。  

其疆域横跨了数十个星系,治下的人口更是难以计数,是一个远超不坏佛、大泰皇帝过去所能想象的文明。  

而联邦的制度则是一种被称为绝对民主的制度,即整个文明的绝大多数政策由全民在量子网络中投票表决。  

第一次知道这一点的不坏佛和大泰皇帝首先感觉到的就是不可思议。  

不坏佛曾是佛门领袖,手下统领数以万计的信徒,大泰皇帝更是西方国度的皇帝,治下百姓亦是无数。  

站在他们的这个位置上,都有一个很清醒的共识,那就是大众往往是短视的,而民意则是能够操纵的。  

特别是他们在和楚齐光一同游历诸天万界之后,更是明白在宇宙这种尺度的文明里,民众的短视会成为一种被无限放大的缺陷。  

毕竟百年、千年、万年的岁月,在整个宇宙无数文明的历史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于绝大部分的生命个体而言,他们的一生也不过数十年光阴。  

更何况许多文明往往占据着数千、数万颗星球,而大部分个体一生所能生活的区域也不过十几颗,甚至是只有一颗星球。  

在这样的宇宙中,要让只有数十年寿命,生存范围不过几颗十几颗星球的大众,去为了时间跨度超越千百年、生存半径在几百几千颗星球的文明发展做出决定,得到的结果只可能是短视的。  

而当大众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这种情况就越发明显。  

比如大泰皇帝和不坏佛曾经与楚齐光一同去过一个较为原始的仙道文明。  

这个文明为了对抗大约三百年后抵达的天外魔物,本应该殚精竭虑、努力发展。  

但对于这个文明的大部分凡人来说,他们的资质并不足以在武功道术上获得一定的成就,一生的寿命不过数十年,需要花费三百年时间跨越星空的天外魔物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  

没有多少凡人愿意为了对抗三百年后的灾害,为了未来的后代,在当前时刻负担更多的赋税,承担功多的工作,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楚齐光也出手了。  

因为估算出在这个世界能够获得的知识收益和花费的楚币难以收支平衡,所以这一次的楚齐光没有以武力来暴力收割这个世界的知识。  

在大泰皇帝和不坏佛辅助和观察中,他们亲眼看着楚齐光一次次煽动青少年、煽动学生、一次次串联不同的利益组织、搅动热点、制造假新闻…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所谓的民意被如此简单而疯狂地操纵,看到这个文明的大众一次又一次反对政府的政策,反对赋税的提高,反对军费对福利开支的占用,反对太过内卷的修炼要求…  

火种已经被楚齐光点燃,接下来各种思潮、反抗层出不穷。  

甚至有很多民众认为三百年后的天外魔物降临不过是一个谎言,不相信政府和强者们的任何解释。  

最后,这颗星球上的几名最强者只能出动武力,强行镇压了一切反抗,并且以高压的军事化制度取代了原先的政府,接管了整颗星球的所有资源。  

在整个文明经历了无比残酷地自我压榨、自我殖民,在牺牲了数代人的幸福之后,终于发展出了他们自己的星际舰队,踏上了逃难之路。  

而楚齐光早在搅动民意的时候,也已经顺势完成了大部分的知识收割,传下了一份楚币的仪轨之后,就带着大泰皇帝和不坏佛离开了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文明后来在宇宙中的遭遇他们便再也不知晓了。  

不坏佛当时便感叹道:“真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凭其所思所想便祸乱苍生。”  

大泰皇帝如今身为楚齐光的一大崇拜者却不这么看,开口分辨道:“大乱之世,当用重典,领头之人更要有霹雳手段,快刀斩乱麻。  

这颗星辰上的掌权之人空有排山倒海之力,却唯唯诺诺,既不愿背负骂名,也不愿双手沾血,如何能成大事?  

若不是我们动手汇聚了那些反对者,逼得他们主动出手,我看这颗星上还不知道要乱多久,说不定那天外魔物降临之时,他们连一艘星舟都未能造出。”  

大泰皇帝说完看向了不坏佛:“文明、种族的存亡之战,岂能带上个人之道德情绪?纵观历朝历代,想要将个人情绪、个人道德带入到国事处理之上的王朝,焉有不灭之理?”  

不坏佛淡淡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