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3章 地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鬼与怪!  

这是比妖魔更加恐怖的存在。  

‘鬼’没有具体形态,难以被消灭,喜欢以各种诡异凶残的方式杀人。  

并且,不惧法器震慑,因此哪怕青阳城中都可能有!  

而‘怪’!  

指的是大范围的‘诡异’现象,本体未知,一出现就相当于天灾!如果出现在周围,可能造成整个青阳城都不得不被放弃!  

要得到它们的死后遗留之物,哪怕只是一部分,也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本地当然不可能有。”  

苏鲁肯定道:“‘诡’通‘鬼’,所谓的诡物,大部分都是鬼物!鬼遗留的物品!你们村子方圆数十里内必然没有,除非去抢别人的,最后就只剩下一个法子…可以去鬼界找找!”  

“鬼界?”  

徐长青惊悚重复。  

“也就是你们所说的阴曹地府!”苏鲁发出意味不明的笑声:“七日未过,搞不好还可以见见熟人!”  

“熟人?”  

“是的,我要你去准备一些东西…黄纸、糯米、大公鸡、朱砂、针线…”  

这是本世界的‘通灵仪式’所需,相当于灵媒的‘灵魂出窍’。  

不过在这个世界不叫灵魂,而叫‘魂魄’!  

苏鲁对地府早有兴趣,这次准备让徐长青带着他去看看。  

至于通灵的方法?  

自然是他从‘尸解仙’以及那件‘诡物’上得到的。  

在本世界,他不会动用自身的力量,也不会放出其它世界的职业道路。  

他只会选择一个土著,以本土的力量体系晋升,从而达到完美隐藏,偷渡深渊的目的。  

“咳咳…好了,大家下去准备一下,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尚且各自飞,何况人呢?有投靠的,赶快去找投靠,等到三日之后,我拼着这把老骨头,也要把剩下的人带去青阳城!”  

老村长最后咳嗽一声,总结道。  

他脸上已经没有多少表情,只是一片死灰,给人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味道。  

而这个时候行走野外,必然充满危险。  

可以说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村庄范围。  

要带领一帮老弱病残前往青阳城,路中必然满路荆棘,减员两三成都有可能。  

这还是走一些勘探出来的安全道路为前提!  

徐长青嘴唇动了动,想说自己有办法,大家不用离开,但半天没说出口。  

地府必然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在那里只是有‘可能’找到诡物,而非绝对。  

冒然给予希望,再残忍打破,才是最令人痛苦的。  

“我要自己准备,先去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件法器。”  

徐长青暗暗下定决心。  

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小寨村里面都是他的恩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当然不吝给予帮助。  

第二日。  

家家户户愁云惨淡,已经有人开始收拾行囊,准备离开。  

看到这一幕,徐长青更是下定决心,必须马上取得突破。  

苏鲁所要求的东西都不是什么珍贵之物,他咬咬牙也能凑齐。  

到了夜晚,茅草屋内。  

徐长青提着朱砂笔,在黄纸上一气勾连,形成了一张描绘有神秘文字的符。  

“你的血灵性不足,朱砂也是一样,不过凑合吧!”  

苏鲁随口评价道:“你描绘五张符就成功一次,看来于此道还是有一点天赋…”  

他本来以为这家伙会失败十次以上的。  

虽然只是描绘一张具有一点点超凡之力,连‘入阶’都算不上的物品。但一个少年能做到这点,也是很了不起了。  

“父亲曾经跟我说过,绘画与写字都是一道,讲究‘留神存意’,不必拘泥于笔锋勾连…”  

徐长青抬起头道。  

“重意不重形?这实际上就是要求集中精神力,的确有点帮助…”  

苏鲁暗自点头:“接下来的步骤,你都记住了么?要是失败,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老爷爷,你放心。”  

徐长青坚定回答。  

“那么…现在子时刚过,时辰正好,开始吧。”  

苏鲁催促道。  

“好。”  

徐长青抓起一把糯米,在床边缘洒了一圈,紧接着从旁边的竹笼里抓出一只大红鸡冠的公鸡,用红线将它的一条腿绑住,另外一端系在了自己的脚指头上。  

公鸡甫得自由,立即跑到地上吃米,将红线绷紧。  

徐长青躺到床上,将符纸贴在自己额头,嘴里念念有词。  

“魂魄出窍,或者说元神出窍很简单…想象一下你熟睡之时,突然如坠高塔,浑身一紧的时候,意念用力一冲,魂魄就出来了。”  

苏鲁道:“一些病弱的人魂魄不坚,病房里都好像有股阴气,那就是魂魄逸散的缘故…你多试几次。”  

他话音未落,徐长青的身体就直挺挺地一抽,某个魂魄浮现出来。  

“这就是我的魂魄么?”  

徐长青望着自己半透明的双手,还有床上自己的身体,不由大感好奇。  

“魂魄离体是第一步,第二步进入地府才最要紧…警惕你身上的那根红绳,它是你回来的关键,如果迷失在地府,呵呵…”  

苏鲁的声音在他的魂魄中响起。  

“老爷爷…你竟然能跟我一起?”  

徐长青望了望自身,还是没有发现苏鲁的痕迹。  

“那当然…看到绕着你床吃米的公鸡没有?跟在它的后面…”  

苏鲁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