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 梨花又开放。(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午后,有风。  

两军,阵前。  

风卷战旗,凌厉的响。  

天边耀阳,压得人睁不开眼。  

战马低吼,兵士无言紧握兵器。满身征尘,使得盔甲有几分残破。  

对面的汉军,如狼似虎气势如虹。  

以朱五的大旗为中心,无数的万岁之声响彻天地,震撼人心。  

己方鲁军,士气低垂并无斗志。济南已丢,鲁军再无安身之处。  

朱重八默默纵马,回还自己的中军大帐。  

“哥,怎么打?”徐达迎在马前,开口问道。  

朱重八目光环视,手下这十几位将领,都是最信任的家乡伙伴。同时,他脑中忽然响起刚才朱五的话,你军中还有我许多探子。  

这些人中有探子吗?  

其他各营的指挥之中,一定有吧?  

算了,不问了,问了反而难受!  

“重八!”汤和也大声道,“怎么个章程?”  

“哈!”朱重八笑了一声,“没他妈章程!”  

他一笑,其他人也跟着笑了起来。他们憨厚的脸上,看不出任何伪装的痕迹。  

“击鼓擂将,咱们集合所有兵马,直接朝朱五的中军突击!”耿君用大吼,他的儿子死在了济南城,死在了朱五手里。  

咚咚咚!  

疾风暴雨一般的战鼓响起,却不是朱重八这边。  

只见战鼓声刚刚落下,前后二十余万汉军齐声呐喊。  

“胜败已分,汉皇仁德,饶尔等性命。放下兵器,可获富贵前程,反抗者,死!”  

“死!”  

“死!”  

天地间,满是肃杀的死字。  

朱重八翻身下马,面无表情,“给各部去令,问问各军指挥,还有几人愿意跟着咱朱重八的!”  

双方的战场延绵数十里,展现越长对人数众多的汉军越有利。相反为了不让战线被突破,鲁军在兵力铺开之后,各部之间的衔接有些太长。  

传令的亲兵们领命而去,朱重八却突然让亲兵给自己打了水。  

就在中军大旗之下,仔细的梳洗起来。  

手,脸,脖子,都洗得干干净净。头发弄得一丝不苟,擦去上面的尘土。  

不知过了多久,许是一个时辰,也许是两个时辰。天上的日头从炙热,慢慢变得没那么刺眼时,一个亲兵回来传话。  

“大帅!”亲兵是跟着朱重八的老兵,哽咽道,“各部.......不奉........”  

“这些狗娘养的?”汤和怒骂,“都打算投了朱五,按兵不动?”  

“人之常情!”朱重八笑了一声,“大难临头各自飞,现在被小五围得死死的,他们有别的心思,也是正常。再说,他们不为自己想,也要为手下弟兄想。”  

说着,叹口气,“这世上,谁也不欠谁的,人家干嘛给咱陪葬呢?”  

随后,看也不看身边的伙计们,直接翻身上马。  

“哥!”  

“重八!”  

“回去!”战马上的朱重八忽然大吼,“都他妈别跟着咱,咱们今天,散伙啦!”  

中军帐下,众人皆是愣住。  

“散伙,就是各走各的!”朱重八继续大声道,“小五让咱降,咱宁愿死。但是你们都是跟着咱从老家出来的,咱没权利,要求你们和咱一起死!咱这辈子一直想做英雄,可是从来没真的做到过。”  

“现在,咱最后一次打仗了!你们,就让咱做一回问心无愧的英雄!行不行?”  

“哥!”徐达哭出声。  

“你和小五有旧,想当官他不会亏待你,想回家种地他也不会亏你!”朱重八笑道,“天德,保重!”  

“重八!”汤和哽咽。  

“大嘴!”朱重八笑笑,“你呀,跟小五低个头,他不会杀你的。以后好好在老家过日子吧!记得啊,咱爹娘的坟还在老家呢,有功夫帮咱修正修正!”  

“大帅!”老兵们哭泣。  

“跟咱一场,什么都没留下!”朱重八在马上抱拳,“来世,若有开始,咱朱重八还带着你们,杀官造反!”  

说着,一踢马腹,“谁都不许跟来!”  

他不是没有心气了,他的手下们也不是完全的没有勇气了。只是大家都知道,他们被围住了。都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人,仗打到这个份上,他们就是案板上的鱼肉,反抗只是徒劳罢了。  

十万人的性命,都在人家的手里。  

十万人,不可能都慷慨赴死。  

战马疾驰到战场中央,朱重八放慢速度。  

地上有些许的庄稼秧苗,战马甩着尾巴欢快的啃食起来。  

眼望对面,朱五的十几万大军,气势如虹。  

战马上的朱重八,轻轻微笑。  

“小五,咱来了!”  

心里默念着,合上脸上的面甲,抬头之时看到了偏西的日头,还有那么一抹悠长莫名的光。  

“爹,娘,大哥!”  

“重八,到底没出息成人!到底,是别人的手下败将!”  

“媳妇,儿子,你们好好活着,来世,咱们再聚!”  

一滴泪,顺着面甲的缝隙落下。  

但是,突然之间,朱重八感觉大地颤抖了一下。  

回头,烟尘滚滚,说不清多少人跟了上来。  

“徐天德在此!”  

“重八,汤和来了!”  

“耿君用在此!”  

“费聚誓死追随大帅!”  

“陆仲亨来也!”  

一个个老兄弟,一位位老兵,骑着战马崩腾而来。  

“他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