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副帅(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九司的报信文书报到金陵的同时,范阳节度使萧恒的请功文书,也在这个时候送到了京城。  

这份请功文书,其实是有些不太对劲的。  

因为这个时代的战争,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打完的,一两场战斗的胜利,并不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更不能决定这场战争的胜负。  

范阳节度使萧宪身为大将军,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理论上来说,李云只是初胜了一场,最多也就是把这场战斗的战报送到京城去,而不应该是给李云请功的文书。  

这里头,带着一点萧大将军的个人情绪。  

因为早在去年下半年,契丹人异动频频的时候,范阳就曾经给朝廷上报过,并且请求朝廷援助。  

但是朝廷,一直没有任何反应。  

虽然现在朝廷没有任何支援范阳的能力,但是哪怕下诏书给范阳附近的节度使以及地方势力,让这些地方势力支援范阳,做做表面工作,对于范阳来说,也是有帮助的。  

但是从始到终,朝廷都没有任何反应,仿佛从来没有收到过范阳的文书一般。  

这自然让萧大将军很是恼火。  

而这一份请功的文书,看起来恭敬,守规矩,实际上就是在打朝廷的脸面,用李云这个开革官员,来打朝廷的脸面。  

崇德殿里,皇帝陛下看到这份请功的文书之后,果然发了火,他狠狠将文书摔在地上,怒声道:“江南道观察使李云,好一个江南道观察使李云!”  

萧大将军给朝廷的文书里,对李云的称呼,依旧是江南道观察使。  

也就是说,萧大将军,把先前朝廷的罢免文书,完全没有当作是一回事,无视了朝廷的诏命。  

皇帝陛下看了这几个字之后,果然大为恼火,发了好大一通脾气之后,才拍了拍桌子,深呼吸了好几口气,咬牙切齿道:“全然没有把朝廷当成一回事了,全然没有把朝廷当一回事了!”  

皇帝陛下能够说出这种话,就意味着此时的崇德殿里没有什么外人,准确来说,是只有两个人。  

裴璜弯下腰,把地上的文书捡了起来,他看了看文书,又看了看皇帝,低声道:“陛下,不管怎么说,这李云北上,的确是帮了萧宪大忙,萧宪投桃报李,倒也不奇怪。”  

“他投桃报李?”  

皇帝冷笑道:“他投桃报李,就可以不把朝廷当成一回事?”  

裴璜低头,沉默不语。  

发泄了两句之后,皇帝陛下也沉默了下来。  

口嗨归口嗨,但是现在,两个人都清楚,形势摆在这里,萧大将军给朝廷上书已经是给朝廷面子,至于他在奏书里写了什么,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朝廷管不着,也问不到。  

过了许久之后,裴璜认真看了一遍文书,低声道:“前段时间,知道这个李云北上的消息之后,臣心里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他不够聪明,没想到,才几年时间不见,这人竟已经勇力至斯。”  

“连契丹人,都在他手里吃了个大亏。”  

“陛下,这件事有两个办法。”  

裴璜沉声道:“第一个办法,就是装作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第二个办法,就是给这个李云重封重赏。”  

皇帝陛下黑着脸,沉声道:“他是给朝廷上的公文,又非是给朕上的密奏,这种事,如何瞒得住?”  

说完这句话,皇帝看了一眼裴璜,目光深处已经生出了一股不满。  

从两个人“搭伙”以来,朝廷的事情多有不顺,再铁的发小,也会彼此生疑,此时此刻,皇帝陛下已经开始怀疑裴璜的个人能力了。  

两个人自小一起长大,裴璜也敏锐的察觉到了皇帝的情绪,他沉默了片刻,低头道:“臣失言。”  

说罢,他就这么低着头,一言不发了。  

此时崇德殿里,更无旁人,两个人陷入到了一阵尴尬的寂静之后,皇帝陛下更是心头火起,他拍着桌子,咬牙切齿:“说话,说话!”  

裴璜叹了口气。  

这位天子,自从事业不顺之后,情绪越来越不稳定了,现在更是到了可能随时都要爆发的边缘。  

裴璜低头说道:“如果这事情陛下装作不知道,朝臣也会装作不知道,虽然不怎么体面,但毕竟也能过去。”  

“如果陛下要封赏李云,臣有一个主意。”  

他低头道:“既然契丹人来犯,那就封范阳节度使萧宪。为河北道行军总管,负责征讨契丹。”  

“这李云,可以封为行军副总管…协同萧大将军,一并征讨契丹。”  

“如今,范阳军小胜,朝廷还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派人过去,犒赏三军。”  

“这样,朝廷的脸面没有丢,事情也能过得去。”  

“行军副总管…”  

皇帝陛下皱眉,问道:“那江南道?”  

“依旧可以不封。”  

裴璜默默说道:“那李云自行其事,封不封给他江南,没有什么分别,给他个临时的差事,与上一次朝廷的诏命没有什么冲突,等到河北道战事结束。”  

“再行别的封赏不迟。”  

皇帝陛下闻言,认真思考了很久,正要说话的时候,有一个紫衣太监手捧文书,一路小跑跑了进来,走到了皇帝近前之后,他深深低头道:“陛下,东都密奏。”  

皇帝接过文书,拆开看了一眼之后,脸上的神情变得复杂起来,他挥了挥手,示意太监退下,然后看着裴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