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八章 跌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次日,杜和杜尚书终于醒酒,他独自一人,坐在床边,脑海里不住闪过昨夜与自家兄弟的对话,片刻之后,已经冷汗涔涔。  

他一个人莫坐了许久,直到来伺候他的丫鬟,端来热水给他洗漱,并且要给他换上官服的时候,这位杜尚书才猛地站了起来,看了一眼侍女手中拿着的官服,沉默了许久。  

“老爷。”  

这侍女小声提醒道:“今日虽然没有朝会,但是再不换衣,就耽搁了去衙门上值的时辰了。”  

“今日…”  

杜尚书摇了摇头:“不上值了。”  

这位户部尚书,只换上了一身寻常衣裳,离开了家里,上了轿子之后,一路进了皇城,进入到了中书之中。  

刚进中书,杜和迎面就撞上了正在搬运文书的姚仲,杜尚书停下脚步,对着姚仲拱手道:“姚相公。”  

姚仲手里抱着文书,有些无奈的说道:“杜兄,我这也没办法全礼。”  

杜和微微摇头,表示不用,只是开头问道:“我家兄弟,在不在中书?”  

“在,杜相正在里头当值。”  

姚相公看了看杜和,笑了笑:“崔小郎,快来,带杜尚书进去见杜相。”  

中书有一些听用的吏员,供给这些宰相们使唤,姚仲这么一喊,这崔小郎立刻一路小跑过来,领着杜和来到了杜相公公房门口,然后伸手敲了敲门,毕恭毕敬:“杜相,户部杜尚书要见您。”  

很快,房门打开,一身一品官服的杜谦,站在门后,默默的看了看门外站着的杜尚书。  

他叹了口气道:“进来罢。”  

说着,他将杜尚书拉进了自己的公房,又吩咐门口的众人离得远一些,关上房门之后,杜谦给杜尚书倒了杯茶水,默默说道:“我已经等三兄一个早上了。”  

杜和沉默了许久,也跟着叹了口气:“昨夜…昨夜我喝多了。”  

他抬头看着杜谦,犹豫了一下,低声道:“要不然,我去同陛下认罪罢?”  

杜谦皱眉道:“事情已经结案,何苦再一次重提?如果这个案子再把三兄你牵连进去,先前三法司负责此案的人,又该如何自处?”  

杜尚书闻言,默然无语。  

“昨天我已经说了,这个事情只好到此为止,后面,就看三哥你做何选择了。”  

杜和欲言又止,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才默默低头,叹了口气:“我…我去同陛下辞官罢。”  

杜相公认真的看了看自家兄长,摇头道:“到了这个时候,三兄还是想要回护背后之人。”  

杜尚书默然无语。  

杜谦看了他良久,最后从自己的桌案上,取出一份文书,递到了自家兄长面前,开口说道:“昨夜,我回家之后,替兄长起草了两份奏书,这一份是辞官的奏书,三兄留在这里,誊录一份罢。”  

杜和接过来,看了一遍之后,有些艰难的吐出了一口浊气:“好。”  

他是户部尚书,而且是多年的户部尚书,位列九卿之一。  

而且,杜氏兄弟声名无两,这些年他的地位,也远不止一个户部尚书这么简单。  

从这么高的位置上,自己主动下来,是相当困难的。  

也是悖逆人性的。  

杜和沉默了许久,才在杜谦公房的桌子上落座,提笔蘸墨,将这份文书誊录了一遍。  

他对着杜谦深深低头行礼,然后一路回到家中。  

此时已经是中午。  

等他吃了午饭,又换上了一身官服,一路进了皇宫,想要求见天子。  

到了甘露殿门口,他被内侍顾常给拦了下来,顾常对着他作揖道:“杜尚书,陛下正在与赵尚书密议军机,暂时谁也不能进去。”  

杜和愣了愣,然后问道:“顾公公,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这可说不准。”  

顾常摇头道:“这种军国大事,有时候一两个时辰,有时候一两天也说不定。”  

他伸出手来,笑呵呵的说道:“如是别人,就只能在这里候着了,但是杜尚书是熟人,您要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奴婢替您送进去,交到陛下手里。”  

这就是顾常这个人的厉害之处了。  

他能够从宫人里脱颖而出,坐上内侍这个位置,并且隐隐成为李皇帝身边的头号宦官,就是因为他这个八面玲珑的手段。  

杜氏兄弟在朝中,位高权重,谁也不敢得罪,他这一句话,便很巧妙的拍了拍杜和的马屁。  

杜尚书犹豫了一下,此时从袖子里取出那份辞官的文书,递给了顾常,开口说道:“有劳公公了。”  

顾常接过文书,笑着说道:“杜尚书稍待,奴婢马上出来给您个信。”  

说着,他一路小跑进了甘露殿里。  

此时,皇帝陛下正在同兵部尚书赵成,讨论幽燕以及辽东战事的细节,并且准备定下一套详实有用的章程,顾常一路小跑,来到了皇帝陛下左近,将手中的文书递了过去:“陛下,户部的杜尚书在外面求见,这是杜尚书让奴婢转交陛下的奏书。”  

皇帝闻言,先是一怔,随即对着赵成开口说道:“且住,一会再说。”  

说完这句话,他拿过这封文书,翻开看了一遍,便重新折迭起来,递还给了顾常。  

“你出去跟杜尚书说,朕准了。”  

“让他去中书,跟几位宰相知会一声,让中书拟制罢。”  

顾常并不知道文书里的内容,只是应了一声,捧着文书又往殿外走去。  

而皇帝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