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仿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秦淮河上,画舫排排。  

皇帝陛下换上了一身黑色的袍子,带着书生袍服的姚仲,行走在河畔,眼见着河流上画舫如林,到处都是欢歌笑语之声,皇帝陛下扭头看了看姚仲,问道:“先生以为此处如何?”  

姚仲看了看,开口说道:“臣觉得,已经是繁华盛景了。”  

“蒙陛下之洪恩,江南始有此景。”  

姚相公这话,还真不是吹捧。  

当年旧周末年,天下大乱,尤其是中原关中两地,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路边到处都可见野骨。  

但是,因为李云在江东崛起,江南三道,尤其是以金陵为中心的这一块区域,可以说是无缝交接了秩序,几乎没有被乱世冲击到,甚至因为李云在金陵兴建新城,再加上升格陪都,金陵城比起旧周时候,还要繁华许多。  

这的的确确,是李皇帝给这个时代带来的变化。  

李云看着河水上的画舫,还有丝竹弹唱之声,微微摇头道:“这欢歌笑语,低吟浅唱之中,恐怕也藏有不知道多少血泪。”  

姚仲闻言,微微变了脸色,他压低声音道:“陛下,臣让金陵府…”  

李云对着他摆了摆手,开口道:“出来行走,不要一口一个陛下,我称你作先生,你称我作二郎。”  

姚仲犹豫了一下,点头应了声是,他扭头看着河畔上,开口说道:“二郎若是有心中喜欢的…”  

李皇帝笑着说道:“我要是从这画舫之中寻了女子,回去之后,哪怕后宫无事,恐怕御史台那些人也要吵得疯了,别人不说,许昂第一个就不会饶了我。”  

“今夜带你过来,是为了看一场热闹。”  

皇帝陛下看着秦淮河,轻声道:“今夜,秦淮河选花魁哩。”  

姚仲这才扭头看着秦淮河,只见河畔上,几艘画舫已经开始相接,又过了一会儿,几十艘画舫连成了一片,一个戏台模样的台子,已经搭了起来。  

皇帝陛下,让杨喜租了个画舫,坐在画舫里,看着这戏台上的女子,你来我往,唱个不休。  

一个蒙着白纱,舞步蹁跹的女子,在戏台上翩翩起舞,一首舞罢,便有一个汉子,不知怎么上了这高台,一把搂住这女子的腰肢,然后瞥了一眼一旁的老鸨母,笑着说道:“常妈妈,这女子小爷要了,回头你去我家取钱!”  

说罢,他不由分说,搂着这女子下了高台,这女子心中畏惧,却不敢说话,战战兢兢下了台。  

四面一片嘘声,但是大家都没有出头,于是这场选花魁继续。  

李云的画舫里,不止站着姚相公,还站着九司金陵司的司正钟敏,钟敏低着头,在李云耳边说了几句什么,李皇帝挑了挑眉,抬头看着姚仲,呵呵笑道:“先生猜刚才那汉子是谁?”  

姚仲摇头:“臣不知道。”  

“是国公府的人。”  

皇帝陛下自嘲一笑:“国公府大管家的儿子。”  

“国公府…”  

姚仲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整个金陵,就只有一个国公府,那就是定国公周良。  

周良,不止是国公,还是驻兵金陵的将军,在金陵这一带,话语权极重。  

姚仲若有所思的看着皇帝,没有说话。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女子上台,或歌或舞,等到最后选出几个女子,也各自有人出头,争强好胜,抱得美人归。  

而钟敏,也一个个低头,向李云说明,这些人家的身份。  

十个里头,有六七个,与朝廷的官员沾边,还有不少,跟缉盗队的旧人沾边。  

还有一些,是跟卓家沾边的,但是卓家的卓宏已经被拿了,因此卓家的人,反而没了声音。  

回皇城的路上,姚仲犹豫了一下,低头道:“陛下,今夜那些人,虽然与朝廷,与陛下有一些间接的关系,但是当事之人却未必知道。”  

“比如周国公,就未必知道有这么回事。”  

皇帝背着手,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然后扭头看了看姚仲,笑了笑:“我知道。”  

“只是心中感慨。”  

李皇帝微微摇头,叹了口气:“你我当日奋起一博,倒让他们鸡犬升天了。”  

姚仲默默说道:“世道就是这样的。”  

李皇帝“嗯”了一声,点头道:“不错,很多时候,世道的确是这样的,不过我这个人。”  

李皇帝背着手往前走:“性子古怪。”  

“鸡也好,犬也罢,各家都约束好各家的鸡犬,真要是做了恶事。”  

“那就国法上见。”  

说完这句话,皇帝陛下迎着月光,大踏步走向金陵的皇宫。  

姚相公站在原地,默默注视着皇帝陛下离开,他沉默了许久,才长叹了一口气:“千百年来都是如此。”  

“陛下只是还没有习惯。”  

洛阳城里。  

洛阳的公务,很多被传到了李皇帝那里,而江东的一些事情,自然也会传回到洛阳。  

尤其是太子殿下,自然要关注一些自己老父亲的动向。  

太子殿下虽然刚刚开始参政议政,但是他五六岁开始蒙学之后,身边就开始聚拢一些自己的班底了,到了现在,虽然称不上手眼通天,但是也可以说是耳聪目明。  

李皇帝在金陵府捉办贪官的事情,很快传到了这位太子殿下耳中,太子殿下召集身边的几个老师,一番合计之后,便起身来到了中书之中,寻到了杜相公。  

见到杜谦之后,太子殿下相当客气,拱手行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