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义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钱忠这个人,也是江东军最老的一批老资格了。  

当年,李云带着军队北上淮南道,跟平卢军梭哈的时候,连邓阳都领兵北上了,当时就是钱忠奉命留守金陵,替李云看守大本营。  

这个人的特点是,他几乎没有任何帅才。  

没有帅才的意思,就是说他没有什么机变的能力。  

同时也意味着,他会不折不扣的完成上司交代的任何命令。  

苏晟下达了命令之后,钱忠甚至没有考虑今日之内取下潼关可能不可能,他便立刻去点了三个都尉营的兵马,并且按照江东军攻城的固定路数,准备开始攻城。  

随着击鼓声响动,一身甲胄的钱忠一声令下,数千兵丁立刻朝着潼关冲杀了过去。  

此时,潼关之上的守军,也已经严阵以待,潼关关城之上,同样一身甲胄的韦全忠韦大将军,正拿着望远镜,皱着眉头看着不远处冲过来的江东军。  

现在,应该说是唐军了。  

韦大将军有些不理解。  

如果唐军要猛攻潼关,这个时候正面,至少是要六七千兵力一起进攻,同时投石车也要跟进才对。  

但是现在,可以清楚的看到,唐军的投石车,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远远够不到潼关城楼上。  

没有远程的辅助,这三千唐军只要进入一箭之地,立刻会被己方的弓弩射成筛子。  

即便他们能够举盾抵抗,等到城墙底下的时候,也一定会伤亡惨重,到了那个时候,很难再对潼关造成什么太大的威胁。  

虽然不解,韦全忠还是放下了手里的望远镜,缓缓挥手道:“弓弩手,准备。”  

“震天雷,也都准备好!”  

一排排弓弩手,很快到了预订的位置。  

一袋袋震天雷,也被运到了指定的位置上。  

关城以外的唐军越来越近。  

六百步,五百步。  

四百步,三百步!  

等到了三百步左右,韦全忠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这个距离,由高往低抛射,已经够得到了,而唐军的投石车,依旧没有就位。  

韦全忠眯了眯眼睛,挥手道:“射。”  

第一轮箭雨,被朔方军守军,顺利的仰抛射,砸进了唐军阵型之中。  

韦大将军大皱眉头,回头叫来了潼关守将罗衡,沉声道:“怎么回事?你不是说江东军打的很凶吗?”  

“连进攻的章法都没有,这也叫凶?”  

罗衡也很委屈,他看了看城下的唐军,苦笑道:“大将军,末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他们…”  

韦全忠看着城下,摸着下巴,缓缓说道:“看来,李云进攻的重点并不在潼关,而是在南北两座关隘,潼关只是障眼法。”  

他握紧拳头,缓缓说道:“城下这些江东军,说不定就是过来送…”  

韦全忠一个“死”字还没有说出口,声音已经戛然而止,因为,一声远远的巨响传来。  

“砰!”  

韦大将军猛地抬头看向江东军方向,惊道:“什么声音…”  

他一句话依旧没有说完,一枚实心的铅弹,已经飞射过来!  

随着又一声巨响,炮弹精准的命中城楼上,砸在了距离韦大将军身边,不足一丈远!  

这弹丸,正中一名朔方军将士,这将士连痛呼都没有叫出来,直接被砸的裂了开来!  

炮弹余势不减,落在城楼上的石墙上,砸的碎石飞溅!  

其中一块拳头大小的碎石,好巧不巧,正好飞溅在韦全忠腰腹部甲胄连接的缝隙处!  

鲜血,立刻溅了出来!  

这就是火炮的厉害之处了。  

在这个对火炮完全没有概念的时代,火炮的射程,就是它最厉害的地方。  

这东西,现在弹丸还不能爆炸,但是它的射程,可以保证它能够在一箭之地以外作战。  

也就是说,守城一方的远程武器,完全没有任何可能,对火炮造成任何威胁!  

这种火力覆盖,就足够掩护唐军,攻到潼关城下了!  

韦全忠整个人愣在了原地,他先是扭头看了看一旁的弹坑,又伸手摸向了自己腰间。  

再一看,已经是一手鲜血。  

他受伤了。  

不算很重,但是也不算是轻伤。  

潼关守将罗衡,因为距离太近,这会儿也受了一点小伤,他也是愣在了原地,直到第二发炮弹,再一次落在城墙上。  

直到这个时候,罗衡才反应过来。  

他连忙上前,搀扶住韦大将军,咬牙道:“大将军,这怪东西不止一次!”  

“下城楼,下城楼!”  

韦全忠整个人木住,在被扶下城楼的最后一刻,他看了城外的江东军最后一眼。  

但是他始终没有懂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打上了潼关城楼,还把他也给打伤了!  

投石车?  

哪有这么远的投石车!  

一直到下了城楼之后,韦大将军才觉察到腰间的疼痛,他到了安全的地方之后,先是解下衣甲,然后看了看自己腰间的伤势。  

他腰间,被那块碎石给斜着砸中,要不是着甲,这会儿腰上可能要被剌开一个深深地伤口,必然一命呜呼!  

即便如此,现在也是一阵阵彻骨的疼痛传来。  

朔方军随军的大夫很快上前,还韦全忠包扎伤势,等到大夫缠绷带的时候,韦大将军已经脸色苍白,满头都是汗水。  

他闭上眼睛,身子有些颤抖。  

“多少年了…”  

他睁开眼睛,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