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一章 边打边降(1/2)
昭定八年九月。
秋天终于到来,一消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暑气。
一直忙活的李云,也终于得了空子,得了半天空闲歇息。
此时的他,躺在自家后宅的躺椅上,看着不远处一双同龄的儿女玩耍。
分别是他的长女李殊,还有次子李铮。
这两个小孩儿只差了半岁,这会儿都是四五岁的年纪,正能玩到一起去,也因为同龄,姐弟俩关系相当不错。
李云看了一会儿姐弟俩玩耍,便将目光,重新抬头看向天上。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右眼皮一直跳。
许是因为有心事,这会儿一直跳的右眼皮,让李云心烦意乱。
陆嬛陆王妃,端着一碗羹汤,放在了李云旁边,然后走到他身后,轻轻替他按着太阳穴,声音轻柔:“大王这是怎么了?最近好像一直心情不好。”
李云“嗯”了一声,缓缓说道:“因为一些公事。”
算起来,赵成兵进成都,已经是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这两个多月,剑南道传回来的消息,时好时坏。
好消息是,赵成在成都府境内大破禁军,如今已经杀到了成都城下,兵围了成都。
坏消息是,他身后的粮道,几乎已经全烂了。
要不是公孙皓与贺钧苦苦支撑,恐怕赵成所部,早已经断粮。
而公孙皓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最近这两个月时间,公孙皓所部,为了维系粮道,伤亡着实不小。
这些剑南道的消息,让李云一度想要下令赵成回兵,但是毕竟距离太远,从李云这里传递消息到成都前线,最快也需要十天左右。
而十天时间,战场上的局势早已经千变万化,作为领兵出身的君主,李云并不想让自己的意志,太过干涉到前线主将。
但是打到现在,他心里是有些恼火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打剑南道的伤亡,甚至已经高过了去年打河北道的伤亡。
陆嬛轻轻叹了口气道:“大王,现在事情太多了,您怎么也应该把一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不必太操心。”
说着,她轻轻抚摸着李云的头发,柔声道:“大王最近,都生了几根白头发了。”
李云抬头看了看她,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笑道:“不用担心我,我不碍事。”
两个人正说话的时候,不远处李铮跌倒在地上,膝盖落地,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一旁的宫人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连滚带爬上前去,把李铮给扶了起来。
陆王妃皱了皱眉头,离开李云,上前处理去了。
而李云,犹豫了一下,没有动弹,依旧坐在自己的摇椅上,感受着秋风拂面。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一个宫人急匆匆奔过来,一路小跑到了李云面前,低着头说道:“王上,孟司正来了。”
九司,现在专设了一个洛阳司,将来多半要变成京兆司,而作为九司元老的孟海,理所应当的做了这第一任司正。
李云皱了皱眉头,缓缓说道:“让他到这里来见我。”
“是。”
宫人低头退了下去,很快,孟海也一路小跑,来到了李云面前,他半跪在地上,声音有些沙哑:“上位,西南急报。”
李云听出了他语气的不对,没有睁开眼睛,淡淡的说道:“你说罢。”
“是。”
孟海咽了口口水,低声道:“八天前,公孙将军的中军遇伏,整个中军被剑南军冲散,几乎全军覆没。”
“伤亡近三百人。”
李云缓缓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孟海,然后抬头望天:“公孙皓的中军,只剩下二三百人了…”
“是。”
“粮道上兵力太吃紧,公孙将军把所有的兵力都派遣了出去。”
孟海低下头,努力平复了心情,继续说道:“随着公孙将军中军出事,整个剑南道的粮道,被剑南军切断,赵成将军围困成都的主力,眼下…”
“眼下已经成了一支孤军。”
睁开眼睛,直接坐了起来,他许久没有说话,默默问道:“公孙皓…还有消息吗?”
“有,有。”
孟海咽了口口水,连忙说道:“公孙将军亲自上阵,但是…但是…”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公孙将军重伤,被属下抢了回来,勉强送回了后方,但是按照九司的消息,公孙将军受伤极重。”
“右臂几乎被齐肩斩断。”
孟海咬牙道:“现在,还生死难料。”
李云站了起来,脸上已经看不到任何表情了。
公孙皓,并不是什么战将。
哪怕他早年是战将,在被李云废了一条腿之后,也算不上什么战将了。
这样的他,一瘸一拐的上阵迎敌,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里,李云握紧了拳头,声音沙哑:“给赵成传令,让他。”
“给老子立刻东撤待命。”
孟海听出了李云话里的火气,他连忙低头,应了一声是,然后深深低头说道:“上位,还有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
李云瞥了他一眼,按捺住心里的邪火,声音沙哑:“你说。”
“剑南军张氏兄弟之中的老三张练,正在赶来洛阳的路上,今天晚上估计就能到,他是来求见上位的。”
说到这里,孟海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应该说,他是来乞降的…”
“乞降…”
李云眯了眯眼睛,闷哼道:“等他到了,
秋天终于到来,一消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暑气。
一直忙活的李云,也终于得了空子,得了半天空闲歇息。
此时的他,躺在自家后宅的躺椅上,看着不远处一双同龄的儿女玩耍。
分别是他的长女李殊,还有次子李铮。
这两个小孩儿只差了半岁,这会儿都是四五岁的年纪,正能玩到一起去,也因为同龄,姐弟俩关系相当不错。
李云看了一会儿姐弟俩玩耍,便将目光,重新抬头看向天上。
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右眼皮一直跳。
许是因为有心事,这会儿一直跳的右眼皮,让李云心烦意乱。
陆嬛陆王妃,端着一碗羹汤,放在了李云旁边,然后走到他身后,轻轻替他按着太阳穴,声音轻柔:“大王这是怎么了?最近好像一直心情不好。”
李云“嗯”了一声,缓缓说道:“因为一些公事。”
算起来,赵成兵进成都,已经是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这两个多月,剑南道传回来的消息,时好时坏。
好消息是,赵成在成都府境内大破禁军,如今已经杀到了成都城下,兵围了成都。
坏消息是,他身后的粮道,几乎已经全烂了。
要不是公孙皓与贺钧苦苦支撑,恐怕赵成所部,早已经断粮。
而公孙皓也不是没有付出代价,最近这两个月时间,公孙皓所部,为了维系粮道,伤亡着实不小。
这些剑南道的消息,让李云一度想要下令赵成回兵,但是毕竟距离太远,从李云这里传递消息到成都前线,最快也需要十天左右。
而十天时间,战场上的局势早已经千变万化,作为领兵出身的君主,李云并不想让自己的意志,太过干涉到前线主将。
但是打到现在,他心里是有些恼火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打剑南道的伤亡,甚至已经高过了去年打河北道的伤亡。
陆嬛轻轻叹了口气道:“大王,现在事情太多了,您怎么也应该把一些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不必太操心。”
说着,她轻轻抚摸着李云的头发,柔声道:“大王最近,都生了几根白头发了。”
李云抬头看了看她,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笑道:“不用担心我,我不碍事。”
两个人正说话的时候,不远处李铮跌倒在地上,膝盖落地,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一旁的宫人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连滚带爬上前去,把李铮给扶了起来。
陆王妃皱了皱眉头,离开李云,上前处理去了。
而李云,犹豫了一下,没有动弹,依旧坐在自己的摇椅上,感受着秋风拂面。
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一个宫人急匆匆奔过来,一路小跑到了李云面前,低着头说道:“王上,孟司正来了。”
九司,现在专设了一个洛阳司,将来多半要变成京兆司,而作为九司元老的孟海,理所应当的做了这第一任司正。
李云皱了皱眉头,缓缓说道:“让他到这里来见我。”
“是。”
宫人低头退了下去,很快,孟海也一路小跑,来到了李云面前,他半跪在地上,声音有些沙哑:“上位,西南急报。”
李云听出了他语气的不对,没有睁开眼睛,淡淡的说道:“你说罢。”
“是。”
孟海咽了口口水,低声道:“八天前,公孙将军的中军遇伏,整个中军被剑南军冲散,几乎全军覆没。”
“伤亡近三百人。”
李云缓缓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孟海,然后抬头望天:“公孙皓的中军,只剩下二三百人了…”
“是。”
“粮道上兵力太吃紧,公孙将军把所有的兵力都派遣了出去。”
孟海低下头,努力平复了心情,继续说道:“随着公孙将军中军出事,整个剑南道的粮道,被剑南军切断,赵成将军围困成都的主力,眼下…”
“眼下已经成了一支孤军。”
睁开眼睛,直接坐了起来,他许久没有说话,默默问道:“公孙皓…还有消息吗?”
“有,有。”
孟海咽了口口水,连忙说道:“公孙将军亲自上阵,但是…但是…”
“但是双拳难敌四手,公孙将军重伤,被属下抢了回来,勉强送回了后方,但是按照九司的消息,公孙将军受伤极重。”
“右臂几乎被齐肩斩断。”
孟海咬牙道:“现在,还生死难料。”
李云站了起来,脸上已经看不到任何表情了。
公孙皓,并不是什么战将。
哪怕他早年是战将,在被李云废了一条腿之后,也算不上什么战将了。
这样的他,一瘸一拐的上阵迎敌,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里,李云握紧了拳头,声音沙哑:“给赵成传令,让他。”
“给老子立刻东撤待命。”
孟海听出了李云话里的火气,他连忙低头,应了一声是,然后深深低头说道:“上位,还有一件事情,还有一件事情。”
李云瞥了他一眼,按捺住心里的邪火,声音沙哑:“你说。”
“剑南军张氏兄弟之中的老三张练,正在赶来洛阳的路上,今天晚上估计就能到,他是来求见上位的。”
说到这里,孟海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应该说,他是来乞降的…”
“乞降…”
李云眯了眯眼睛,闷哼道:“等他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